20201015周四“入门”直播课笔记 徐敬鹏

本次课讲改拳。一开课陈老师打拳的变化(进步),最初把作打完,之后是转换为太极状态。“化学反应”,不是物理反应。一开始学就是模仿作,不要想(因为想了没用)。积累足够久才能有“化学反应”。

第一位学员李明

金刚捣碓一转身 收肘不够。肘朝丹田使劲收。

六封四闭陈老师说收肘的时候如果手了就没有真正收肘。收肘是手不动肘调了。

作大了很好,但是如果收肘的时候手跟着了,就没收到。

作要大一,步伐深一些。节奏要清晰,分了阴阳才清晰,特别是收肘出手两个作。

16分,陈老师总结:手和肩是横的,肘是竖的。收肘的时候手如果跟着走了,肘还是横的没有竖起来。三角关系是有横有竖才形成的。“三个实”。

21分,陈老师说身三个平衡。肩膀、腰裆、膝盖,三个水平。肩是往里合的,丹田腰裆是紧紧合在一起,把两胯想成两个,两个相互绞缠,永远不分开。膝盖是两个膝盖像被皮筋绑住,使劲往外撑开,但就是撑不出去。

第二位学员李玉柱:在记套路、动作的阶段(陈老师语28分)。

27分陈老师总结:掩手肱锤打拳是转,有阴阳才会转。

第三位同学谢敖文:31分陈老师评:整一做,能看出来脑子里有动作,但是不够清晰。

陈老师评:33分50秒,以右转身捣碓为例,讲外撑四个角。按照节奏、步骤,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是真正的秘籍,这种不起的,要求非常清晰,但是平时很难做到,不注意的地方,都是最重要的。

“老师的毛病”,是老师说了之后,自己却做不到。陈老师谈自己,因为到西方国家教拳,学生较真,记笔记。老师头天说的第二天自己没做到,学生会揪着不放。不得已,逼着自己把简单的动作做对。“简单的动作做对”是非常难的,但是简单的动作做对会有大作用。

第四位同学江庆森:

十字手的双下分,应该是分开一下,手不动了,是从肘里往里往下压,往胯上去,手只是配合转了一下但没动。

披身锤,身转出来,胯领肘转。

下掩手锤的斜上的反手捶,是顶出去手,肘要收好、肩要压住,后肩先定住(用后肩帮助定住前胸),用前手的肩肘上弦,不能跑了弦了,然后转胯、转肩、把小臂整个顶出去。

陈老师评:收肘不够,意识有了,动作要做出来(手不动收肘)。

51分陈老师总结:步型和步型转换,前腿短后腿长。转换的时候陈老师用单鞭左转身捣碓动作为例,左边膝盖不能动,不能因为身要左转就把膝盖放松往左边跑。定住膝盖把身过来,是地下不动(膝盖别动)把身过来,步型换了。前腿后腿的长短,不是膝盖挪动,是胯的转和开实现的。

52分半,陈老师说打拳要进步,非得发生“质”的变化才行,不是一练就有的。质的变化,用自行车的链条比喻,如果有松动了没那么紧了,这时候直接拿掉一链太紧了转不了了,只能等待,等到松到一定程度,刚好拿掉一节链,整个链条这时候刚好紧了。身发生错的地方,是改不过来了,不是一说一听能改的,得练够时间。练拳就像外科手术,调整我们的身调整是个过程。从知道要改的地方,到真正改过来,是一个落实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坚持到底,否则身一定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去的,时间又浪费了。

第五位同学荣菊先。陈老师评:慢是有方法的慢,我们的拳并不慢。

回答问题阶段:三条平衡线。陈老师解说:肩上一个平衡线,胯的连线(中间是丹田),底下膝盖。三个平,一个脊柱贯穿。

就肩这条线来说,收肘走到丹田,往外出的时候虽然叫出手,其实是指尖领劲另外的部位做的,只是用手指领着方向、后顶出去的。肩膀这个平不能破。

丹田来说,合紧。有这条线了腰才是腰(两个胯有关系才是腰)膝盖来说,挣紧。揸开、绷开。

每个,是绷的,软的,软的不是懈的,软的是说遇到力可以变的稍微弧一些,但不会漏下去。松而不懈。

更多帖子

统计: 455 总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