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中的奇缘

林克彤先生与李金凤

每逢庚子年,世上必有大事发生。远的不说,1840庚子年,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強敲开了古老封閉的清王朝大门。1900庚子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史上称“庚子国难”;印度发生大饥荒,数百万人死亡;欧洲爆发罢工浪潮。1960庚子年,中国开始了持续3年前所未有的大饥荒,美國正式介入越南戰爭,非洲17國相繼宣布獨立,智利發生芮氏規模9.5的大地震,14萬人死亡。

2020更是一个不寻常的庚子年。一过了年,新冠肺炎就开始爆发,迅速漫延到全世界,成为世纪之疫。恰在此时,我女儿要在香港生第二个小孩,于是在7月里匆匆赶到香港伺候月子。好在那时香港还未强制酒店隔离,只需自己在家隔离14日就行了。

说起来,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到香港了。之前我曾去过两次香港,因此对于香港并不十分陌生。我女儿的家住东涌,是一个离香港国际机场不远的新市镇。由于远离喧嚣的港岛和九龙,这里的生活相对闲适而宁静。东涌地铁站的上盖是一个大型商场,叫做东荟城,里商铺林立,都是国际名牌,价格比市区的便宜一些,因此很多人专门跑来买东西。疫情爆发前,每到周末商场里都相当拥挤。周围几个大型屋邨(相当于国内的居民小区),都由高大的屏风楼组成,周围绿树成荫,不远处就可以看到海。

到了香港后,我就在早上下楼转转,看看有没有其他练拳的。我们附近公园里确实有练太极拳的,不过练的是简化太极拳。我就只好找块地方自己练。我练拳一向不算勤奋,到了香港,天气炎热、地方局促、杂事繁多,就更有偷懒的借口了。算来我练拳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自20 15年起开始学习陈氏老架,前后练了2年。教拳的老师不大讲拳理,只是让放松,因此一直进步不大。3年前遇到实用拳法,在师父身上见到了真功夫,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于是改学实用拳法,也参加了几次师父的讲座。听讲时似懂非懂,回来总是练不上身

最初接触实用拳法时,师父就提到过林克彤师兄,说是香港律师,学识广博,对实用拳法的拳理研究得颇为深入。也有师兄对林克彤师兄的套路称赞有加,说他的拳外看来波澜不惊,作却全是里做出来的。后来有师兄给我打印了不少林师兄撰写的文章,说写得不错,让我细读。我读了几篇,不甚了了,就没有继续读下去,但是却对林师兄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因此在来香港前,心中就存了个想法,希望能在香港遇到林克彤师兄,得到他的指

我和林克彤师兄之前没有正式交往过,因此虽然知道他人在香港,却也不敢贸然主和他联系。不过上次来香港时,有一次在东荟城商场中看到一个身影十分熟,似乎是林师兄,但又不太确定,正犹豫是否上前相认,那身影却不见了,事后心中十分惆怅,后悔没有把握住时机。这次来到香港,隔离完不久后,在一次逛东荟城商店的时候,忽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随即消失在人群中,头脑中立刻想到林克彤师兄,又想不会这么巧吧。不过从侧后方看到那人头发灰白,又有连鬓胡须,带着镜,容貌看上去是个老者,但身形挺拔,步履轻快,没有丝毫老态,像是个练武之人,应该就是林师兄没错了。虽然此次仍未能相认,但两次在商场偶遇,是否说明林师兄就住在附近呢?这样每次逛商场的时候就多留了个心。

没过不久,一次晚饭后一家人到商场闲逛,真的又一次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在人群中快步走着。我确定那是林克彤师兄,于是不再犹豫,鼓足勇气跑了上去打招呼。林师兄最初有些愕然,显然对我没有什么印象,等我做了自我介绍,提到师父和大青山,林师兄立刻亲切了许多。林师兄刚刚下班回来,还未吃晚饭,于是略略寒暄了几句,约定星期日一起练拳便分了手。

星期天我依约来到林师兄告诉我的地。这是海边长廊旁林荫路中的一块空地。八月的香港十分炎热,这里却有树荫遮挡。透过树林,又能看到海上的波光。林师兄告诉我,原来有几个拳友,每周会聚在一起练拳,现在因为疫情的缘故停止了,学生也不敢来上课了。我问林师兄早上也在这里练拳吗?林师兄说他睡得晚,早上一起床就要去上班了。平时都是中午利用午餐的时间练拳,然后简单吃个沙拉之类作午餐。晚上大约8回家,睡觉前在房间里练练基本功或单式。只是在周末才能抽出较多的时间练拳。

我对林师兄讲了学拳的经过,师兄说你练练我看看,我就打了十三式,他说挺好不错。按武行规矩,一般对不太熟悉的人这样评价,潜台词就是水平一般,问题很多。这样的机会怎么能轻轻放过,我就说师兄你就别客气直说吧。他笑着说你的拳作挺规范,基本的横平竖直都不错,但是里有很多过去练过的东西,打的还是舞蹈太极。最大的毛病是上下起伏、左右晃动。我呢也很直接的说,虽然知道打拳不能起伏晃动,但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犯的这些毛病。他说不急,咱们慢慢来。先把中轴定住,再说其他。

林师兄先手把手地让我会什么是中正。他说想要定住中轴,脊椎一定要直,我敛臀敛得太过,腰向后突出,丢了劲了。保持身中正,要在练拳时“如坐櫈上”。于是林师兄让我在旁边围着花坛的石阶上会正确的身姿。石阶的高度正好和小腿的长度相仿,坐下后大腿差不多是水平的。林师兄让我头顶领劲上身正直,全身放松,然后在上身完全不用力的情况下慢慢站起来,再慢慢坐下,重复数次后再微微离开石阶,站成拳架高低的马步,然后换成侧马步,慢慢添加手上的作。经过这样的练习,我感觉身确实稳定了很多。接着林师兄又纠正了我脚的角度、膝盖位置和腿上用力的方法。

这样一就差不多两个钟头了。回家的路上,林师兄问起我日常练拳的情况,说你练得太少了。你虽然也不年轻了,不能像年轻的师弟们每天练20趟,但是现在不工作了,时间应该是有的,应该争取每天练5趟以上。最好每天打套路前看一遍师父的一路视频,这样打出来的拳马上就会不同,持之以恒,功夫就出来了。

那天回家之后心里非常兴奋。疫情以来没有办法得到师父和教练们的指导,对自己的拳心里没有底。一方觉得自己练了好几年了,应该不错了;另一方又怀疑自己的拳还有哪里不对,但到底是什么也说不上来。拳练得没什么感觉,因此提不起劲来。现在巧遇林克彤师兄,似乎一下子在我打开了一扇门,真真切切看清了自己的毛病和练拳的方向,心中十分喜悦。于是暗下决心,今后好好练拳,一定要让林师兄刮目相看。你一个瘦老头能练出来,不信我就练不出来。

此后每逢星期天林师兄都会指导我练拳。每次我经过一周的练习,得意洋洋地演练给林师兄看时,他都会说,不错,进步很大,不过…… 中轴还是、还有起伏、还是起肩、劲还没下去、手上还有舞蹈作、身还鼓涌,等等等等。每次指出我的问题,林师兄总会立即教我正确的做法。经他正了我的正圈后,我才发现画圈这么难。几天下来就练得我肩酸腿疼。我才知道,什么是把功夫往里练。外人看来轻描淡写,好像就是站在那胳臂,实际上里再自己跟自己打架。

3个月来,林师兄陆续帮我正了基本功和大半趟一路。正拳时林师兄会结合作讲拳理。例如金刚捣碓的第二我的左手总是跟着身子跑,林师兄就让我反复练这个动作,左手务必留在原地,我还是定不住,师兄就捏住我的左手中指尖,让我会身手分离的感觉。

拦擦衣最后一动出手时和正圈出手相同,必须先把前胯填起、后胯塌下,左脚蹬劲,右手转出。我在出手时右肩老往后跑,林师兄说这样劲就丢了,然后在我身上试验,让我会两种做法的区别。师兄按我的方法做动作时,我感觉到一股压力但是可以顶住。当师兄按正确的方法做动作时,我没有感到什么压力,人却不由自主地向后翻,越想保持平衡,却越是加速跌倒。做单鞭出左手时,右勾手总是跟着身子往左转。师兄让我想象右手勾在橡皮筋上,虽然不是完全不能动,但是又很大的劲拉着,这样才能不丢劲。借着这个动作,林师兄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不丢劲,怎么带劲练拳。在帮我调动作时,我感受到林师兄的功力,一手我就站不住,好像劲特别的大。

虽然回回一起练拳都挨说,可我心里挺高兴。我越来越清楚实用拳法的规矩是什么,越来越清楚什么是分阴阳,越来越清楚为什么要开胯开肩、如何开胯开肩,总之,拳越练越明白了。有些概念、拳理以前听师父讲过多次,但是一直没弄明白,现在慢慢都明白了,串在一起了。

这几个月,我对下会最深:

  1. 太极拳就是分阴阳,这是实用拳法的总纲,要在套路的每一个动作中现出来。
  2. 分阴阳,就必须有动有不动。一般来说,相连的两个部位不能一起动,要一个一个动,不然就会双重
  3. 上下要相连,胯一定要开,不然上下就变成两截,劲过不去,连不上。
  4. 关节不但要能开,还要能锁。
  5. 动作要由腰胯带动,要直接,不要加兰花指之类不必要的小动作。
  6. 练拳时最好把动作分解开,身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动。
  7. 练拳最好定时并定出最低的量,这是下限,必须完成,以身体不受伤、不透支为上限。
  8. 套路强度可有变化,但是每天最少有一遍要带劲练拳,而且低强度练也要不丢劲。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无法一一尽述。

这次和林师兄相遇三个月内实用拳法水平进步快。得益于师兄手把手一对一的指,每星期和林师兄见,一次次自以为正确,又一次次认识到自己理解上的偏差,使我可以不断地矫正方向,不至于偏离正轨太远。犹如打铁,未待铁胚冷却,就遭到铁锤再一次的击打,使铁胚的形状曰益接近成品。这给我以后练拳两启发
1、像我这种先飞而晚入林的人,学的多忘得快。每每参加师父和教练举办的讲座都怀着兴奋和激动的期待,被师父的演示所折服。觉得得到了真传,功夫会很快上身,时间一长慢慢就淡忘了师父讲的内容。所以以后听师父和教练的课一定用笔记记要,并打铁要趁热,抓住一反复练习,饭一口一口的吃,不可贪多,才可把功夫练到身上。
2、练习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拿出时间来找师父、教练或者师兄给指。师父在zoom课上多次强调时时指导的重要性,就是因为一个人单独练习,时间一长没有太极理论的指导、没有教练动作的指导,动作跑偏是正常,功夫提升速度慢,可能就是大家说的到了瓶颈吧,这个时候如果有师父和教练给你拨动作,消除毛病,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的事。自己入师门3年,确信自己已经入门。这三年从师父和教练那学习了很多很多,明白了些实用拳法的独到之处,了解到什么是里做功夫。但离师父要求的功夫成就仍相距甚远。香港这三个月里经过林师兄的口传身授,对师父实用拳法理论的和动作的真实含义以及如何在套路里体现。又有了切身体会。愿所有有条件的拳友都能抓紧一切机会多多亲近师父、教练以及有资格给予自己指导的师兄。这将大大缩短你登顶的路程。
2020年11月初我离开香港回家,先飞到上海在酒店检疫,期间检疫,参加了师父给大家改拳的网课。轮到我时,我有些紧张,打了十三式。我一起手,师父就接连说了几声好,最后评时,对我做了肯定,说肘走得很好,下一步要转中轴,要有这个意识。有其他师兄看了网课,很惊异于我的提高,说不是到香港带孩子去了吗,怎么拳进步了这么多?他们怎么知道我的一段奇缘。

现在练拳,每天看师父的视频,练套路时不求快,把动作分解开,一下一下按规矩练,体会劲路的变化,尽量不丢劲。每天练5遍。慢慢觉得动作越来越饱充实,脚和手开始发生联系了。

在香港期间,林师兄多次为我演示一路炮捶。我用从他那里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他的拳,发现他的拳舒展大方,不晃动、不起伏,既稳重又轻灵,转折自如,发劲干脆,可以清楚地看出洪师公和师父的传承。回想起学拳的经历,我对师父的教导,林师兄的指引,以及教过我的教练和其他拳友的帮助,怀感激之情。我会更加努力的练拳,希望将来有一天也成为实用拳法传承上的一环。

后记
20年在香港遇到林克彤师兄后,经师兄三个月手把手的指导,打拳水平提升迅猛,心存感念,一直想把这段经历写下来。后师父zoom课的表扬和几个师兄的惊叹,促使我下决心写一下这段不寻常的个人经历。怎奈自己理科出身,实在是不善爬格子,颇感茶壶里下饺子–肚里有嘴里倒不出来,但又不吐不快,因此就硬着头皮写开了。一个多月下来,大概有了个框架,但太骨感,自己并不意。既然是共同经历,我就把文章发给林师兄,请他修饰。林师兄不愧是出过著作的人,经他润色,把我的那种说不清的心理和体会表达的淋漓尽致。

最后希望每个拳友在学习实用拳法的过程中,在我们师门内结下友谊,祝师父、林师兄身体健康,祝我们的实用拳法越来越好,祝我们的大集体温暖融洽、我们的拳广泛传播!

统计: 787 总浏览,

2020年疫情中的奇缘》上有 4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