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3级教练员课-20211229″在线视频购买


主讲: 陈中华  片长: 60 分钟  难度: 3/5  语言: 中文  
年份: 2021  地点: 加拿大埃德蒙顿陈中华太极馆  

陈中华3级教练员课-20211229
访问键入您的用户帐户。您需要先登录购买访问。 请注册登录


如果你喜欢这个视频,你可以更便宜的一次购买这次系列的全部视频,一键购买这个视频包。
购买3级教练培训课程视频包2021
注:
  1. 本网站视频包是为方便学员而特制。
  2. 视频包可以理解为视频分类。
  3. 视频包内的有些视频有可能已经在本网站发布,也有可能你已经购买。
  4. 视频包的价格和单一视频价格相比非常低。视频包内的视频数量会一直添加,直到价值达到2倍或者以上才会停止添加。
  5. 鉴于以上,如果你购买的视频包内的视频有些你已经购买,恕不做退换、退款等补偿。同理,如果你购买的视频包含在了你将来>购买的视频包里,我们视为同样。
  6. 本视频包内的所有视频都是付费视频。您通过这个课程的付费得到了这些视频的观看权利。这些权利只限于您本人。您没有权利分享或者销售给任何其他人。
  7. 请注意您已经同意本网站和陈中华老师本人享有使用您的肖像权,视频权等所有商业和法律方面的权利。
  8. 购买视频包表明理解以上解释并同意以上条款。




 

统计: 173 总浏览,

“陈中华3级教练员课-20211229″在线视频购买》上有 3 条评论

  1. 调头:不能在外调(手,小臂),要在里调(小一的、上的腋,中盘的腰裆,下盘的脚)。调头是“在同一个轨道位置上,换了。”。我说“换了轨道”,我说的答案是一个很严重、但是很好的错误:)

    作的幅度和尺寸一样”。尺寸,力度,准确度,内家拳外家拳是一样大,内家拳在里、外家拳外边。在外看得见,在里看不见。没经过学习和练习,不知道里怎么的、不知道怎么这么大。
    这也是陈老师给我们教作时的思路和顺序,先把作做出来,幅度、力度都做出来,然后在外加上实用拳法的规矩,要做作、但是外的幅度给限定了、在里的幅度保持大了。

    劲是距离加时间差。距离是结构力的范畴。时间差是速度的范畴,提速加速。套路里是平均速度突然加速,进阶练法是静止状态突然加速。行云时遇骤风,流水常有激湍,才是真的行云流水。推手中先和对方敷上(粘连黏随),然后加速。

    煞腰压肘,脆,翻。

  2. 练习煞腰压肘,开
    确定1,1是没有对错的,是个标准。肩如何开掉头换点而不是换道,换道在外能看见,换点看不见,看不见所以我们不知道,需要老师告诉我们。
    内家拳和外家拳作没有差别,作的尺寸和幅度,力度、大小、准确度。老师用的例子,掩手肱捶。道和法,道可以不知道,法不知道不能活。
    力、劲,是结构力,距离,速度。速度是个中性词,是快慢的概念,加速度/提速。太极的发力,陈式太极拳是弹抖,从零到有速度。推手,顺劲,粘黏连随是和对手的相对速度为零,然后突然加速却不改变原有轨道煞腰压肘掩手肱捶发力。练习煞腰压肘,先慢慢做作后突然发力,躯干亶中不动走胳膊,胳膊绕着身走。分离在腋。再练从零到突然发力,脆,可以在小擒打里找。翻,一碰就打回去,躯干向相反的方向走,很小一

  3. 本课主题:力是速度差(第一步是结构,结构正确以后是速度)
    力是加速而不改轨道:结构对了以后有了力。进一步要求力能用,能用的力是速度差。速度差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从匀速运突然加速,二是从静止状态突然加速。加速而不改变结构、不改变原来的运轨道

    课程伊始,我做收肘出手发力练习,陈老师指出又一个毛病,没有“调头”。在收肘和出手之间的衔接,是一个回头的动作,这个作是里做的,是腰裆、胸肋做的。具陈老师做了正确的演示,可看回放。以这个作为引子,陈老师开始课程:

    换点、里、看不见、幅度一样大:调头,是换了(里),不是换了轨道(外)。换轨道是能看见的,换点看不见的。在里作,但是作的幅度是和别人在外作的幅度得是一样大的。幅度是指尺寸、力度、等。

    (道、法:道是规律,人可以不知道规律,而自身已在规律之中,不知道也在按照规律运行;法是方法,是遵照规律、做事的方法。陈老师说,道可以不知道,法应当知道。)

    掩手肱捶和抡拳为例,抡拳是外距离很大,掩手肱捶是手放好了以后,腰裆、胸肋、腋,撑出来,、手上运距离很小(手不动

    速度差:突然改变了运趋势(加速),陈式太极拳所谓“抖劲”。从零突然加速。在推手中粘连黏随是为了和对方 保持速度差为零,和对方一起,然后突然加速;在套路中“行云流水”并不是匀速、流畅,行云时遇骤风,流水常有急湍,并不是一只舒缓、匀速的运,要有“突然加速”的抖劲。

    煞腰压肘:老师说常用到的(推手中)的发力作,是煞腰压肘,也是他经常演示的。让大家练习这个作。课后可以多练。这作要是躯干不,躯干要硬!硬了不了,手脚才可以越过躯干连上。压住肩,定住肘。
    关于中间不动(硬、不动)、两头连上,和老师昨天说的“躯高低并不等于力的高低”,力下去并不是身下去,是有关系的。身不下去,但是力下去了,是中间一大节能保持硬且不动,上下连上了(上的力到下去了)而中间不需要有移动位移

    发力(速度差)的进一步要求是“脆”。初学,是按照步骤做动作(类似正圈一二三),进而是快速的做出一二三(还能看出来步骤),最后是“脆”,一碰就就出。老师说到了这一层是“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