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 陈中华 片长: 48 分钟 难度: 3/5 语言: 中文
年份: 2022 地点: 加拿大埃德蒙顿陈中华太极馆
如果你喜欢这个视频,你可以更便宜的一次购买这次系列的全部视频,一键购买这个视频包。
购买202212-202311 陈中华2级3班教练员课直播及回放视频包
注:
- 本网站视频包是为方便学员而特制。
- 视频包可以理解为视频分类。
- 视频包内的有些视频有可能已经在本网站发布,也有可能你已经购买。
- 视频包的价格和单一视频价格相比非常低。视频包内的视频数量会一直添加,直到价值达到2倍或者以上才会停止添加。
- 鉴于以上,如果你购买的视频包内的视频有些你已经购买,恕不做退换、退款等补偿。同理,如果你购买的视频包含在了你将来>购买的视频包里,我们视为同样。
- 本视频包内的所有视频都是付费视频。您通过这个课程的付费得到了这些视频的观看权利。这些权利只限于您本人。您没有权利分享或者销售给任何其他人。
- 请注意您已经同意本网站和陈中华老师本人享有使用您的肖像权,视频权等所有商业和法律方面的权利。
- 购买视频包表明理解以上解释并同意以上条款。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
1、一搭手,就是扣,用手抓就是死扣,用手放在棍上面就是活扣。
2、太极就是扣,也就是粘连粘随
3、你的劲和对方使的劲合住了就动不了,不是用手抓,理解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且是在一条直线上,如果两个矛盾的力不在直线上,那它们的合力方向将改变,大小也会改变,从而达不到粘黏连随。
4、手是前后的力;肘合住是左右的力;头下向形成上下的力(胯的力往上走,肩的力向下),形成一个网,使得对方出不去了(18‘54″)
5、粘黏连随是别劲的几个不同方向
6、太极拳就如同小孩做滑梯,拧着就下去了,如果要不顺就拧的难受,会不舒服;顺的话就下去了。我的理解是曲线运动,这个曲线是三维的,在各个面上加速度的角度和方向都不同,所以如果要产生如此的效果,就是将一个二维的直线变成三维的曲线。
7、不做动作是原地不动,做了动作就是发生了位移,就是开始晃了
8、实用拳法的化掉是指双方力的平衡,是我100斤,对方也是100斤,我1000斤,对方也是一千斤,但是刚开始的100斤和后面的1000斤的平衡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实用拳法一直在找平衡,也就是化掉;功夫指的的是我用1斤让对方平衡了,剩余150斤完全就可以让你蹦出去了,也就是砝码。四两拨千斤就是需要有千斤力,有了千斤力,有了平衡,谁能加上4两谁就能赢
9、如何又有千斤力?那就是转化,也就是腰挡转换,转换支点(很重要!!)通过将长度转换成重量(杠杆的原理,力臂和力发生了变化)
学习笔记:
1.画圈眼睛看前方,不要换位置。
2.中马步:1分42秒-3分30秒
3.当成一个理念练出来,时时刻刻的大脑里面下意识记着这件事,“别”的关系就叫扣:3分30秒-7分钟
4.六封四闭的扣:8分30秒-9分钟。任何时候不允许抓人。
5.推手是怎么抓住的?:12分50秒-13分50秒
6.六封四闭开合练法:上下,左右。
7.化掉:33分51秒-36分27秒
8.四两拨千斤:37分-39分钟
9.腰裆转换就是转换支点:39分13秒-41分11秒。不需要练死力,只要有了结构可以造出力来。
10.脚底下一定要有这个感觉:44分25秒-46分44秒
知识点:
一、实用拳法大部分是半马步
外形:先弓后马步
正中:马步
身体微向前靠一点,后腿蹬开再屈膝
不即不离:既不在一条直线上,又不能严格说,不在一条直线上。
例如:
一根棍,左手碰左边,右手碰右边。“别”的关系,叫“扣”。北京天坛,四根棍“盘起来“,抓“死扣”,开“解扣”。
推手时,搭手、脚是反扣。
二、六封四闭
左手放里面,右手放棍外面。
所谓太极劲:贴粘连随、不丢不顶。所有动作都是“扣”,开口的“扣”。像迷宫,两手握拳,不允许抓对方。一搭手,对方觉得手抽不回来。对方没抓你,你却跑不掉。一搭上没事,往里一推,发现坏了,进去出不来了,这种开口的“扣”
一搭手,对方反抗,对方反抗的劲和你的劲合上,对方正好走不动,找个人配合。自己的力是没有用的,不用力,抽回;反抗,别死了。
太极所有动作都设计,像房子盖起来,什么也没有,有四面墙,对着墙撞一撞,才有作用。
动作做好了,像迷宫一样,看是空间,走不出来,前后、上下、左右都走不动,四面八方走不动,站着不走,什么也感觉不到,对方卡你了,对方做对了。走了都是死路。按套路,摆出结构,在位一点不动(沉肘),像鱼进网,出不去了。腋窝向下,胯向上,合肘向里,手转力走了。四面八方全是东西,只变大小,开始大,里面进来东西,四面八方合死了,然后再回去,外面四面八方有人堵我,慢慢撑开。
最好有中轴,微微偏开一点,不倾斜。面对面,胸对胸,拳头对对方的肩、脖子。
六封四闭,只走开合,增加弹簧力,是匀称的力。收肘时,把力收在手上,这力开始走了。也不推也不拉,也不耸,也不往上也不下落,只是原地动作,力在里面开始走了。
动作做完,力都在两个手上,像红缨枪一样刺出去,全身都是做开合的圆形运动,最后的力从两个指尖打出去,打出一条直线。
三、真正的“别”劲,感觉不到。
感觉对方的动作很普通、很正常,一下感觉不行了。
“别”劲是单一的,太极的动作贴粘连随是综合的,贴粘连随是“别”劲的不同方向。
交别:顶上,错开了位。
螺纹:拳头进去一顶,直接缠绕下去。像滑梯一边滑一边拧,很顺地下去了。
螺旋:顺下去,拧的难受,停止腰就会拧坏。自己不顺,调整受伤,不调动作太顺了,身体感觉不顺,让你没办法难受。
这就是太极的感觉。有很多对(相对的)这样的动作。
四、压缩活塞:试一下,太难了。实际上是安全的压弹簧,弹簧放在活塞里,外面没有筒子,弹簧就会蹦出去,放在筒子里,没有地方跑,按规定的方向,顶着压。
知道怎么做,怎么控制。
不会控制,对的也是乱七八糟的。
怎么样压?
任何东西出不来,所以给了压力。一松,腾的一下又回来了。
五、换个角度来看。
动作有了规律,有规定,有方向感,自然而然地是全身配合、大小一样了。所有动作都要对称。不对称要调整,统一了。顶头沉肩正好是一对,身上所有的动作都是阴阳,每对阴阳大致差不多大小。越这样,用上力时出的力越大,自己不受损害。
六、实用拳法讲究一个东西。力化掉是什么?
我们的力永远不变小的,但可以化掉。
化掉一一平衡关系(天平)一一水涨船高
以来不撤劲,找到相应的与之平衡,平衡越来越加码,高功夫就是一搭一手,手指头就与之平衡。若再加力,一个平衡150斤后,剩150斤,直接蹦出去了。
七、四两拔千斤(车队的故事,乌鸦)
洪老师说,四两拔千斤,首先有一千斤的力,你与之平衡,谁加四两谁赢。所谓一羽不能加,也是这个道理。
八、怎么样有千斤之力?
转换一一腰档转换
力出腰档一一转换支点(杠杆)
力是死的,力量的传达是劲路。
转换是造力,力是真实的,虽然个子小,但能造出力。
只要有结构,就可以造出力。因为有内功。
真实的力,调出来的,不在一条直线,一个纬度上,对方看不到(他不知道,你的动作)。这就是魔术师的东西。
九、传承
握一根棍,两个手上的用力是不同的,拧拔劲、交别。
今天用胳膊讲,实际上讲腿上的东西。脚下的东西,不能绝对平衡。
用腿演示,脚和膝盖,也是交别劲。
这堂课老师由马步讲到交别、扣,不即不离、四两拨千斤、转换,以传承之心教大家真东西。
1.我们的拳中大多数是用半马步,先马后弓,所以从前面看像马步,从后膝看像弓步,两个脚不在一条线上,又不完全不在一条线上,这种站姿是为了形成腿上的【交别】劲。这种理念在手上也是一样,左右手分别在棍的两侧,形成别的关系,一手抓住棍就是死扣,一开就是活扣。举例:中国古代建筑梁架的榫卯结构,也是横竖相互交错,一个压着一个形成稳定结构。
2.和对方一搭手就是一个【扣】(活扣),脚下和对方盘着也是扣(死扣)。
和别人搭手感觉手抽不回来,就说明对方有太极的扣。当六封四闭动作做对时,对方反抗的劲和自己的劲合上了,对方会感觉四面八方都走不动、憋死了、卡住了,感觉像进入了迷宫,这就是【不即不离】。
3.老师让我们用六封四闭的定式夸张地、只走开合地练:两臂像撑开锅,走上下和左右,只变大小,做全身开合的圆形运动;变小时像把里边的人顶岀去,变大时像把外面的人顶开;肩压着下面、胯顶着上面形成一对力,手和肘形成一对力,让对方像鱼进了网一样出不去;力在两手上像红缨枪一样,身体像压缩活塞一样增加弹簧力(即均衡的力)。左右的力是引导对方的,真正起作用的是上下的力。我们的拳里所有的动作都要对称,每对阴阳出来的力差不多大小才不会伤者自己。
4.力是如何化掉的。
问:我们的力是永远不变小的,但可以化掉。如何化?答:一杆秤左右各放1斤,平横了,各放1百斤,也平衡了。力是平衡地化掉的。洪老师比喻为“水涨船高”。这种平衡越来越加码,如以1斤平衡150斤就是功夫。
问:四两拨千斤,我还要千斤力吗?,答:首先你得有千斤力,谁能加上4两谁赢!。原来没有千斤力和对方平衡,四两是空的。
问:我有千斤力还要练太极?答:我们不需要练死力,太极拳可以造出千斤力。问:怎么造?,答:力出腰裆,以腰裆转换来转换支点,转换是造力,力是调出来的。我们只要有了结构就能造出力来,通过腰裆转换支点,调节支点使长度变重量、力变速度。这个内功(外人的理解)是真实的力,是源自科学原理调出来的。
5.老师总结:用讲胳膊讲腿,脚也是不能绝对平衡的。
交别等这个隐蔽性的知识(隐形知识)老师能无私地、层层递进地告诉我们,就是传承。谢谢老师!
不即不离:在一条线上,并不在一条线上。一只手在一侧,另一手在另一侧,形成了“别”。这就是“扣”即是开的也是合的。推手中,一搭手就是个扣。手在对方的里侧,脚在对方的外侧,外面的脚往里走手往外走正好别倒对方,上面和下面合在一起就是个死扣。太极的粘黏连随不丢不顶就是扣住了对方,太极所有的动作都是扣,扣住了就是“别劲”。
六封四闭开合练法:全身都在做开合的圆形运动,但最后的力从手指尖打出去,打成一条直线,合要体会弹簧力,弹簧力就是匀称的力,收肘的时候一定要收到手上去,把一大块海绵变成一小块海绵,然后再把它变成一大块海绵。收到时候把上下左右前后的力合进来然后再四面八方撑出去
别着,扣;
对方一搭手无法收回,说明身上有了太极。
六封四闭的另外一种练法,练习交别劲。要点:上下、左右的幅度对称,左右为引导对方,起作用是上下;不能有其他动作。
以溜滑梯的感觉为力形容太极拳练习的东西。
化掉,对方给多少,我就给多少平衡掉。
四两拨千斤,需要有千斤力与对方平衡,然后另外再施加一点即可。腰裆转换,结构造力。
本次课关键是“交别劲”,在身体各个部位练出一对交别劲;结构力,腰裆转换。
01:42 半马步,先弓后马,到正中间就是马步,后面蹬开屈膝,不即不离,做对了胯很难受,
04:16 左手碰棍子左边,右手碰棍子的右边,把这个当一个理念,给练出来;这样出现的一个关系就是一个“别”的关系;所有的都是这个东西,手一抓就是死扣,手一打开就是开扣,就像天坛的榫卯结构,一搭手,就是扣,上面手是在对方手背,但是脚上在里面,一直扣住他,推手过程就是别住对方;学拳时候两个人是握拳练,不允许抓对方,两个人推手,两个人一搭手,对方就感觉手收不回来了,这个时候就是扣;
11:50 六封四闭的要领,推手时候,动作做好以后,对方直接不动,手能拿出去,但是他只要一乱动,就被扣住了!不即不离——已经在位了,但是一点儿也不往前去,一点儿也不往后,前后手、肘、肩压住、胯顶住,把对方锁死了;六封四闭只做大小,不做动作的练法;中轴稍微偏一点;
18:20增加弹簧力,弹簧力就是匀称的力,收肘的时候一定要把力收到手上去,但是不推不拉,不怂,力就开始走了;做完手要像红缨枪一样,动作都是做开合,但呈现出来的是,从指尖上打出来打成一条直线;两手要像瞄着一根棍,瞄准对方;
23:14 “交别”,交是和对方顶上了,别是给错开了,感觉像坐滑梯,手在螺丝螺纹里走,不顺着就把自己拧伤了;就在原地都合进来,或者都分出去;
28:40 左右都是引导对方,上下的才是起作用的,压缩活塞的运动,“安全地压弹簧”,把弹簧锁死在一个筒子里,这样压就不会乱跑;
32:00所有的动作都得对称,推手中才不受伤,实用拳法讲的“力”都不会变小,但是可以化掉他,化掉就是你的力量和人家平衡了;“水涨船高”,天平,你一斤我一斤,俩人平衡了,所以就是化掉,从来不撤劲儿,但是做了调整,化劲是一种平衡关系;
36:36 四两拨千斤真是含义:洪老师说:首先要你得有千斤力,和对方平衡,然后谁能加上“四两”谁就赢了;
39:18 腰裆转换意思是转换支点,力是死的不能变的,转换是造力,虽然我个子小,但我能能造出力来;力量的传达是劲路,速度和距离的变换;不需要练死力,只要有结构了,就能造出力来;
41:43对方突然感觉你的劲儿大了,但是对方不知道你怎么调整出来的,你如果告诉他因为我有内功,实际上是你调整了结构,对方就真的会相信;只要和对方不在一个维上,不在一条线上,他怎么也看不见你的动作;
44:00实际上今天讲的是腿上的东西,内功的传承就是这个有交别劲儿;
47:04 脚和膝盖也是交别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