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2级教练员课2班3班-20230809″在线视频购买


主讲: 陈中华  片长: 75 分钟  难度: 3/5  语言: 中文  
年份: 2023  地点: 加拿大埃德蒙顿陈中华太极馆  

陈中华2级教练员课2班3班-20230809
访问键入您的用户帐户。您需要先登录购买访问。 请注册登录


如果你喜欢这个视频,你可以更便宜的一次购买这次系列的全部视频,一键购买这个视频包。
购买202212-202311 陈中华2级3班教练员课直播及回放视频包
购买202209-202308 陈中华2级教练员课2班直播及回放视频包
注:
  1. 本网站视频包是为方便学员而特制。
  2. 视频包可以理解为视频分类。
  3. 视频包内的有些视频有可能已经在本网站发布,也有可能你已经购买。
  4. 视频包的价格和单一视频价格相比非常低。视频包内的视频数量会一直添加,直到价值达到2倍或者以上才会停止添加。
  5. 鉴于以上,如果你购买的视频包内的视频有些你已经购买,恕不做退换、退款等补偿。同理,如果你购买的视频包含在了你将来>购买的视频包里,我们视为同样。
  6. 本视频包内的所有视频都是付费视频。您通过这个课程的付费得到了这些视频的观看权利。这些权利只限于您本人。您没有权利分享或者销售给任何其他人。
  7. 请注意您已经同意本网站和陈中华老师本人享有使用您的肖像权,视频权等所有商业和法律方面的权利。
  8. 购买视频包表明理解以上解释并同意以上条款。




 

更多帖子

统计: 328 总浏览,

“陈中华2级教练员课2班3班-20230809″在线视频购买》上有 23 条评论

  1. 1,两个腿和丹田关系丹田压住两支腿不动的,起传导作用。
    2,步骤,太极拳由很多零部件组成,我们通过老师制成各种模板练作,反复的重复,达到一定的时间,积累一定的量,就将这些零部件形成了身记忆。在身体中留存下来.。然后让这些记忆组合。
    3,跟着老师练拳架,练节奏。
    4,时间在太极拳里就是节奏,时间就是白天黑夜太阳月亮,阴和阳。
    5,教练教细节看出规律。
    老师讲逻辑大道理,用细节说明理论。一个东西加一个东西,只要比过去的数大就行了。
    6,是否是跟师父学的拳。听细节分类。方向节奏不对,报上看的书上学的;下腰,自己练的。
    7,一个球在地乱滚,上加一变成一根,旁边加一就卡死了。

  2. 1,太极拳基础作必须为2个,也就是必须分为阴阳。两个作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关系,比如两条腿,必须有丹田压实它,如果没有丹田,一条腿一,就没有劲2,一条腿铲出,腿要直,上步时如同坦克履带一样,从脚踝处,一节一节往上走3前脚是脚跟着地,后脚是脚前掌着地

  3. 1.两个脚和丹田关系丹田必须定住丹田是一个,底下两个脚是丹田分出来的。丹田定住不动压住了,一只脚往地上一蹬有一股力量返上来到丹田丹田的力又返到另一只脚上。
    2,太极核心不管它原来是什么状态。一定要把它分出来一个,然后再加一个有了两个就变成一条线,变成。轴会转,把轴锁在一个地方,在轴边上插上一个东西它就不会转了。这就是第三个
    3,太极分5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时间,时间就是节奏,节奏就是恰到好处(时间恰到好处,角度恰到好处,软硬恰到好处),三个恰到好处就是神奇。
    4.太极软、硬,分二个,又分一个是长的,一个是短的,横是长的,短的是竖的,横、竖是有形的,圆是无形的。

  4. 星期三晚上老师课讲的内容很丰富,受益匪浅。
    1.老师讲:我们随便一站,这两脚站在地上,只能叫一个脚。两个脚和丹田没关系,是使不上劲的。丹田定住,没发生关系。脚蹬在地上,两个和一个是一样的。就是一个脚复制另一个脚。两脚和丹田发生关系,脚就能使劲。这需要丹田定位丹田是一个,底下两个脚是丹田分出来的。丹田定住不动压住了,一只脚往地上一蹬有一股力量返上来到丹田,然后继续返到另一个脚上。晨练时我想着老师讲的原理试着找找两脚和丹田关系。发现丹田定住了,两脚很扎实。像座在板凳上一样,丹田好像是中间的一只脚。一套拳打下来,感觉轻松了许多。但有时丹田合不住,又丟了。
    2.模版,是在模版上重复的。需要反复多次用模版,作才能随手就来。练不到一万次,它是没用的。
    3.老师说:太极是一台机,机有8百万个零件,所有的零件都是重要的。任何时候有一个零件坏了,这个机是不运转的。等调制好之后,机开始运转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分出来哪些零件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因为有的零件坏了它在机的外,抽出来换新的就完了。有的在里,把它拆了这个零件角度非常重要,而且很贵。
    4.太极核心的东西,不管它原来是什么状态。一定要把它分出来一个,然后再加一个有了两个就变成一条线,变成。轴会转,把轴锁在一个地方,在轴边上插上一个东西它就不会转了。这就是第三个。明白了这三,来练这个拳。
    5.太极分五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时间,时间就是节奏。洪老师说:节奏就是恰到好处。它有三个层①时间恰到好处②角度恰到好处③软硬恰到好处,三个恰到好处就是神奇。
    6.身是三维立,如果是软的拉紧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硬的,如果是硬的,到一定成度就变成软的了。太极软、硬,分二个。二个又分一个是长的,一个是短的。横是长的,短的是竖的。横、竖是有形的,圆是无形的。发生变化:就是尺寸发生变化,大小发生变化。
    7.时间包含万物。人活着最大的东西是时间,时间是记忆。让这个记忆有意思,有意思就是你喜欢的东西。记忆就是存下来的东西,留存、储存。
    8.有无老师指练拳 :第一看方向,打拳方向不对,表示是自己学的。第二看节奏,节奏不对是看书学的。第三看是不是下腰,下腰是自己练的。
    9. 功夫:就是过渡,过渡就是转,转就是关节。
    10. 整学习:从细节里看出规律。

  5. 星期三晚上老师课讲的内容很丰富,受益匪浅。
    1.老师讲:我们随便一站,这两脚站在地上,只能叫一个脚。两个脚和丹田没关系,是使不上劲的。丹田定住,没发生关系。脚蹬在地上,两个和一个是一样的。就是一个脚复制另一个脚。两脚和丹田发生关系,脚就能使劲。这需要丹田定位丹田是一个,底下两个脚是丹田分出来的。丹田定住不动压住了,一只脚往地上一蹬有一股力量返上来到丹田,然后继续返到另一个脚上。晨练时我想着老师讲的原理试着找找两脚和丹田关系。发现丹田定住了,两脚很扎实。像座在板凳上一样,丹田好像是中间的一只脚。一套拳打下来,感觉轻松了许多。但有时丹田合不住,又丟了。
    2.模版,是在模版上重复的。需要反复多次用模版,作才能随手就来。练不到一万次,它是没用的。
    3.老师说:太极是一台机,机有8百万个零件,所有的零件都是重要的。任何时候有一个零件坏了,这个机是不运转的。等调制好之后,机开始运转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分出来哪些零件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因为有的零件坏了它在机的外,抽出来换新的就完了。有的在里,把它拆了这个零件角度非常重要,而且很贵。
    4.太极核心的东西,不管它原来是什么状态。一定要把它分出来一个,然后再加一个有了两个就变成一条线,变成。轴会转,把轴锁在一个地方,在轴边上插上一个东西它就不会转了。这就是第三个。明白了这三,来练这个拳。
    5.太极分五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时间,时间就是节奏。洪老师说:节奏就是恰到好处。它有三个层①时间恰到好处②角度恰到好处③软硬恰到好处,三个恰到好处就是神奇。
    6.身是三维立,如果是软的拉紧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硬的,如果是硬的,到一定成度就变成软的了。太极软、硬,分二个。二个又分一个是长的,一个是短的。横是长的,短的是竖的。横、竖是有形的,圆是无形的。发生变化:就是尺寸发生变化,?大小发生变化。
    7.时间包含万物。人活着最大的东西是时间,时间是记忆。让这个记忆有意思,有意思就是你喜欢的东西。记忆就是存下来的东西,留存、储存。
    8.有无老师指练拳 :第一看方向,打拳方向不对,表示是自己学的。第二看节奏,节奏不对是看书学的。第三看是不是下腰,下腰是自己练的。
    9. 功夫:就是过渡,过渡就是转,转就是关节。
    10. 整学习:从细节里看出规律。

  6. 视频学习笔记:如何东西给它分两个,如果再加上一个,它就不会了,就死了。
    上下的东西,可通过左右的距离变化,位置不同,数据不变。
    如何事物可用削减法,学会分类非常重要。
    最高级的类就是时间,时间在拳里就是节奏,3级就是练的时间差
    如:初收,是将外的东西接进来再扔出去。
    节奏就是时间的恰到好处,角度的恰到好处,软硬度的恰到好处
    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有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有意思,记忆就是存下来的东西,即留存。
    学习方法:从细节找规律。
    有无老师指练拳,看拳的方向,看练拳的节奏,看拳架有没有前倾,看作的过度,就是有没有关节的转。

  7. 1.两脚在地上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一个脚。两个脚是一个,合不到一起去,两个脚合到一起去呢,两脚和地的位置,合到一起才能使上劲的情况下,需要丹田定位
    2.这两个脚在陈老师腿上,相当于你的脚在地上。这个时候它这两个脚和一个一样。
    一个的意思:一个使不上劲的。
    模版就是重复,在模版上重复。
    3.陈老师演示:两个点和一个点是一样的,定住丹田,一个脚蹬地产生的劲通过丹田传到另一个脚:6分55秒-8分08秒
    4.核心的东西:任何东西不管它是什么状态,一定要给它分出一个点,然后再给它加上一个点,一个点加上一个点就是一条线。这条线它就变成了。把轴锁在一个地方,它会转。在边上再插上一个轴,就不会转了。(11分33秒-12分20秒)
    5.有形:可变的
    无形:圆
    最高级五级是时间
    活着就是记忆
    6.整的学习:56分09秒-59分06秒
    7.李红的问题:洪老师怎么确定作的准确性?:59分41秒-最后。

  8. 本次课程主要讲了两个大的方。一个是模板,模板有好多,要反复练习才能更好的应用模板。另一个讲了时间,并由时间演化出了节奏、记忆、生死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片段,不做赘述。
    在讲时间这一话题时我觉得陈老师不仅是知识广(光的存储),而且哲学思想(生死的判定)很透彻,很有深度。当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节奏(三级教练员课讲太极拳节奏),太极拳的节奏,让我继续学下去的信心更加坚定。
    ps:还有老师回应了我(可能不是在这节课,记混了),令我非常感,当时就想大喊“老师记得我!!!”

  9. 1.作一开始就是难受,做的对了就更难受了,舒服了作就跑了。坚持练最后就不难受了
    2.看一个东西就要去实践出来,会了反复的去练习运用起来,老师练单词一样,同一个意思的东西,用不同内容实现出来,反复练习到骨子里
    3.老师讲的每个动作,都是太极拳的零件,缺一不可。
    4.模板,核心的东西任何一个东西都要分出一个来,在加一有了两个就是一条线有了两个变成一个有了轴可以固定在一个地方照样可以转,第三,中间有跟棍叉进去就转不动了。
    5.模板 长短的变化,一根木棍来演示,木棍横着看两边,在把木棍竖起来,两边就发生了变化,两边的距离变短了。
    来演示 手在两边,脚底下一直顶着,推的时候中轴转动,把手转成了前后,左右的距离就没有了
    “圆是无形的”
    21个问题百分之百就知道答案
    主要的是分类学习
    练拳最高的层次就节奏,节奏时间
    时间和速度有关系,人活着就时间翻译成人活着就是记忆。
    节奏没有实物,恰到好处三个层,1时间上恰到好处,2角度上恰到好处,3软硬程度上恰到好处。
    定式和定式之间就是节奏。
    学到第三级就是时间差,比方,如果你开车在路上你节奏和后的车节奏突然对不上,后的车就会撞上你的车。
    我们就是把外的东西抓进来,在扔出去,这个节奏很重要,不是外的东西就把它顶出去,我们的阴阳是这样分的,往外和往里是一对阴阳。

    学习就,要相信,要相信,在完成老师讲的东西
    不起的非常重要,老师讲东西的时候要认真听讲,什么都不要做就是听老师的话就好了
    要听细节,细节就是分类,分类就是看是报纸上看的,还是书上看的,还是实际学的。
    可以写出来的就是百分百无用的,有用的东西是没法说的,书上不说实话。

  10. 今晚老师讲课内容特别丰富,非常重要,对练拳有指导性意义。简述内容:
    老师说练拳不能舒服,最终练到不别扭。
    1、模板:两脚蹬地,丹田定住压住不动,一只脚用力往地上蹬,力会反上来到丹田丹田一动不动,就返到另外一只脚上,这就有了
    2、举例2保龄球自己在滚起来时是一个。一一 太极拳的无序状态。所有人都有利,都有功夫,但是是无序的状态。是一个点;控制它,第一需要两个点:按住它就开始转。2点是一条线一一转;边上再加一个点,三个点就定死
    就是太极核心的东西—–核心的东西就是任何东西,不管原来什么状态你一定要给他分出一个点来,然后再给他加一个点,一个点和一个点,有了两个点就是一条线有了一条线,它变成了,那个轴你能把它锁在一个地方,但是呢它会转,在边上再给他插上一个东西,他就不会转了。这就是第3点。记住这个模板,在模板上重复。
    太极拳就是一个软的一个硬的。
    这软的和硬的东西里边,这是一个东西的两个,这两个同时又分一种,就是一个长的一个短的。
    橫的叫短,长叫竖,圆的就不发生变化。
    就是一个软的,一个硬的
    橫的叫短,长叫竖,圆的就不发生变化。
    举例:老师手拿棍说: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尺寸发生变化,大小发生变化。
    就是……
    道家学说里把所有东西分类:最高的类就是时间。
    3、练拳最高阶段,粗略分五类:最高层次:时间—-节奏。学到第3级时候,这个时间就叫时间差
    如打篮球,双手出去接,再收回来。太极拳作大,如初收,从搂膝拗步,从外往里收,先收肘再出手,就是接篮球作,先接着,然后扔出去,不是直接去碰它,这个就叫做节奏。
    4、太极拳整是怎么回事?就是把外的东西抓进来再扔出去,不是先把它顶出去。分阴阳
    往外和往里是一对阴阳。35:41
    5、太极分几个层次?5个层次:最高的就是节奏,节奏是时间,没有实物。
    节奏呢洪老师说的叫恰到好处恰到好处是三个层的,时间、角度、软硬程度上恰到好处,这三个到了恰到好处,它就出现的是神奇,所以每一个层次里的东西用不同的方法去练,最基本的就是练拳架子,练拳架子跟着师练,这就叫练的是节奏。
    6、时间包含万物。
    时间和速度和东西是有关系的。
    人活着最大的东西就是时间,但是时间没有意义。时间翻译成我们活着的意义是记忆。
    时间是记忆,所以作要重复练,跟着练,要把它记住。记住了第1层就有了有了记忆了就是让你活着,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是:让这个记忆有意思,有意思就是你喜欢的东西。
    记忆就是存下来的意思,留存,储存。
    7、整的学习是从细节里看出规律。一方法(重要)
    最后老师回答李红班长提出的问题
    8.洪老师年代怎么练拳的?
    第一看方向–方向不对是自学的,
    第二看节奏–节奏不对是看书学的,
    第三看:下腰,是自己练的。
    作转换→过度→关节转换,
    第一是方向,
    第二是过渡:过度→关节→转关

  11. 1.模版的重要性:重复一万次,进入大脑深层。
    2.身要发生关系:如随便一站,两只脚是一个,因为没有关系,合不到一起去。只有通过丹田定位,两脚才发生了关系
    3.学习的三关:难关是太容易了,学不下去。
    4.完全一样的过不去的,说明第一关就没过去。这个东西开不了,所有太极都开不了:太极是一台机,里有800万个零件,任何时候有一个零件坏了,这个机是不运转的。机运转后,才能分出重要和不重要的。
    5.三个:分出一个;再加一个就是一条线,变成了一个,会转;在边上再给他插上东西,他就不会转了,这就是第三
    6.软的让他变硬,硬的让他变软,长(竖)短(横),通过作让他的大小发生变化。
    7.分类:分类很重要,通过逻辑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最高类是时间。
    8.太极分五个层次:最高是节奏(时间),没有实物。其他都是实物,三级是时间差。太极是先收肘再出手,把外东西抓进来再扔出去,这个节奏很重要,不是外的东西先把他顶出去。往外往里是一对阴阳。
    每个层次的东西用不同方法去练,最基本是练拳架。定式和定式之间的关系就是节奏。
    9.恰到好处的三个层:时间,角度,软硬程度。
    10.时间:时间得到,时间没到没有办法。先知道,知道了,然后怎么去办。所以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你时间处理得快,速度快,并且拿了没有再丢掉,这样才行。人活着就是记忆,能记住就是时间,记不住就没有时间。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是让这个记忆有意思,有意思就是喜欢这个,可以把记忆进行组合。
    11.判断拳:一看方向。二看节奏,会不会过渡。三看是不是虾腰。
    12.功夫:就是过渡,过渡就是转,就是关节。
    13.整的学习:从细节里看出规律。
    最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太极的知识,尽快能和老师对上

  12. 今晚老师的课内容特别充实和有意思,听完课同时有云里雾里和眉飞色舞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哈哈,现将老师讲课内容简要记录如下:
    1、课前桂荣姐问我背贴墙是在练什么,我回答桂荣姐说我是在练习老师和我们说过的自练内容,主要是在自己身上找一找中正、、别。课上老师问我这样练习感觉如何,有没有收获?收获可大了:),一方让身多熟悉了中正、轴、别劲的感觉,另一方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师、教练给我们一加新的东西,自练的感觉也会随着变化,包涵内容越来越厚实,中正比原来自觉,轴的感觉比原来明显,别劲慢慢会连起来,练着越难受但也越舒服和开心:)
    2、老师给我们说了个模板,靠墙一站两个脚在地上,如两个脚不能合在一起去,还只能算一个脚,那两个脚要合在一起去,建立起关系,就需要丹田定位,两只脚像从丹田这一出去,并且这时丹田不动了,压住了,这时候一只脚往地上一蹬,他有个力返上来,返到丹田丹田一动不动,他就返到另外一只脚上,这就有了
    3、老师在给我们讲上这个模板时候穿插又给我们说了模板的学习方法,老师说模板并不是单纯重复,而要在模板上重复练习,比如孩子学东西快,是因为他一会了一个模板,他觉得非常有意思,就从早到晚,一刻不停的在不同的地方用这个模板,用一个夸张的说法就是他在尽快的时间内,这个模板他用了一万次,用到最后进了骨头了,进了大脑深层了,他就/才真正变成自己的想用就用的东西,只要情形一对,模板就自出来了。老师还说教了一个模板,如果我们没有做到,一段时间之后讲到另外一个东西,需要这个模板的东西,但是我们还是没有阿,那自然是影响学习,自然是不行的。
    4、老师说真正学习的过程是要过关的,第一关是一开始觉得很难,要顶着困难往前走,慢慢会感觉变得容易了,等到第二关,是倒过来的,什么东西一听都会,并且是真会,觉得学不下去了,太简单了,但再往前走会意识到有更深更难的东西,又开始过第一关了。嗯,我有个好办法,有老师、教练看着,不管什么关,练了再说:)
    5、老师说太极拳难就难在哪里,太极就像是一台机,里有800万个零件,任何时候有一个零件坏了,这个机是不运转的。所以老师在讲课时会说一个东西是最最重要的,下一次又会说另一个东西是最最重要的,实际上是这个道理。真正的重要不重要是另一码事,是在这800万个零件都调试好了,机开始运转之后,在这基础上才能分出来重要和不重要的,有的零件在外一下就换好了改好了,有的零件在里,并且非常贵重,更换非常不容易,这个时候才分出重要不重要,但在造这个机,安装这个机的时候,所有的都是最重要的,因为缺了一个,你打了开关,机是不操作的。
    6、在上老师课时需要非常非常认真的听课,记住一层一层所有的东西,到某个时间我们会一下子明白,老师说的东西都了然于心了,如果不能这样,机永远合不起来,就会觉得老师讲的课永远是个谜,怎么都听不明白。
    7、老师以保龄球举例说所有人身上都有力,都有功夫,都有东西,但是是处于无序,失控的状态,要控制他,第一需要两,比如滚的保龄球,滚的时候,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碰着地,如果上去用手这么一按,手上一个底下一个,两个了就能控制住他,但是只有两,保龄球还能原地打转,边上手再一碰他,三个,他就不转了,就定住了。这就是我们太极核心的东西,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任何东西不管他原来是什么状态,你一定要给他分出一个来,然后再给他加一个有了两个就是一条线有了一条线他变成了轴,轴你能把他锁在一个地方,但是呢他会转,在边上再给他插上东西他就不会转了,这就是第三。明白了这个三,明白了关键的,知道怎么操作了,所有的学拳,都是这个东西。那么如果我们找到的东西不是这样,要逼着他变成这样,什么意思呢,对方身上有软的地方,软的地方刚才的模板套不上,怎么办,你得拉他,拉到一定程度他就变成硬的,就是说这个绳,他拉紧了就变成硬的,如果是个硬的东西,你就悠他,悠到一定程度,他就变成软的了,本身不是,但他有了软的功能了,所以太极推手时,我们说这个人看上去这么强壮,一推怎么也推不,但一起来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个道理。
    8、老师说上讲的是一个东西分软的、硬的这个,那一个东西还可以分另一种,就是可以分为一个长的一个短的,如果变成球,他也没有长也没有短也没有高,他也没有变化,但只要有长的短的就有变化,可以通过圆的运让他的尺寸(大小)发生变化,这个在推手的时候,身左右是有个距离的,推的时候对方出了一种力,你也有个感受,通过这种变化,身感受一下没了。懂了这个模板,就会明白因为我们身是三维的,他是可以在任意的作、任意的方向、任意的大小都可以做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一做出来,对方没这么练过的话,他怎么也不知道你怎么回事,就感觉你身上太神奇了。有形的,我们就可以让他变化,无形的,是圆。
    9、老师给我们说了回答问题的模板,回答问题不要怕错,同一个问题回答到一万次的时候,你一定是对的,增加我们的知识量,同时不断排除错误答案,正确答案自然就会出来了。另外这一万次不是简单的猜一万次答案,而是要会逻辑、会分类,这样会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老师用21个问题的故事给我们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道理。分类是个大学问,我们学拳、练拳也要学会分类。
    10、老师说本能就是生来就有模板,非本能学习的就是你本来没有模板人家给你放上,两个在一个层次上比较,本能的厉害。
    11、老师说千万不要认为上位者和公众人物简单或者容易,要换成是我们,人家一年5个错,我们可能是1000万个错。
    12、老师说我们的拳按老师的分类分五类,最高层次的分类就是时间,时间在拳里细化之后就是个节奏,最高就是打个节奏,我们学到第三级的时候就叫打个时间差(查了网站文章,第一级是结构,第二级是空间)。老师用打篮球接球的例子给我们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道理。节奏也就是洪老师说的恰到好处,洪老师说的恰到好处有三个层,一个时间上恰到好处,一个角度上恰到好处,一个软硬程度上恰到好处,这三个到了恰到好处,就出现了神奇。所以每一个层次里的东西用不同的方法去练,我们最基本的就是练拳架子,练拳架子的时候,跟着老师练,就可以练到节奏,在自己练的时候,这个节奏没有,没有就练个骨架子,也不错,摆对位置,摆对定式,定式与定式之间的关系就是节奏。节奏是最难的东西,因为你不跟着会节奏的人后,你就不知道节奏是什么,但是通过视频、照片,可以找到固定位置,连在一块先按自己的方法练(身边没有会节奏的人时没办法的办法)。
    13、老师穿插着说了我们太极拳整就是把外的东西抓进来再扔出去,这个节奏非常重要,不是外的东西先把他顶出去,我们的作是这么分的阴阳,这是往外和往里的一对阴阳。
    14、老师说时间得到,时间没到没有办法,时间到指的是老师给了我们一大堆东西,比如100万个砖,砖上有不同的字,你得一个一个拿,拿完了,你才知道了里这些事。知道了,然后怎么去办,就好说了,但是你都不知道,你都没拿过东西,我们没法往下谈。所以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你时间处理得快,速度快,并且拿了没有再丢掉,这样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活着就是记忆,能记住就是抓住了时间,记不住就没有时间。所以我们作为什么要反复练,就是要把他记住了,记住了第一层就有了有了记忆了,就是东西活着,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是让这个记忆有意思,有意思就是喜欢这个,可以把记忆进行组合,觉得这个很好玩,玩而求之。
    15、老师说记忆就是储存、留存的意思,记忆很重要,同时解读记忆的记忆也是很重要。
    16、老师进一步拓展拓宽了讨论的思路,每天我们要吃馒头,馒头能让我们生存,就相当于馒头给了我们时间,用就是的模板,馒头就是时间。地球上的时间只有两种,阴的和阳的,阳的,指看到太阳的时间,阴的,指看到月亮(或者看不到太阳)的时间,地球上所有的东西,用就是给他套模板,所有的东西都是太阳和月亮的结果,白天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太阳的,晚上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月亮的。另外我们看食物,中国中医把吃的东西根据能量性质不同分为热的、凉的和温的,热的给的能量多,但身消耗也大,凉的给的能量少,但身消耗也小,老师还联系自己的身情况说明质和食物的相互影响,还给我们说了中国人和“阳”人的区别,老师说上所讲的是基于太极阴阳理论的一些思路,和现代科学有吻合之处,但不是现代科学,希望对我们有所启发。
    17、老师说整体的学习,从细节里你要看出他的规律,这是一个方法(重要)。
    18、老师回答了红姐的问题,红姐的问题是洪老师在他那个年代是怎么样确定自己作的准确性,老师给我们说他当年出国时问洪老师,要是在国外碰到一个人,说他也是您的徒弟,但是我又不认识,我该怎么鉴别?洪老师说,我们鉴别的东西不是什么证书,这些都不管用,你就是听细节,什么细节,分类,分什么类,他说的事是在报纸上看的,在书上写的,还是实际学的,实际学的东西和书上写的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没法在书上写出来)。老师说我们在没上老师课之前,所有知道的东西都是假的,这个假不是真假的假,就是没有用的,有用的东西是没法说的。老师说洪老师传拳,对知识的掌握、对历史的传承、对同时代的人下一代的人如数家珍,清清楚楚,他对老师分析谁有什么毛病谁有什么缺,这样一教,老师一下就知道太极怎么回事了,但这些话没有一句能写在书上。就是说,看看这人说的是不是明上没有的,是不是拳里的真东西,他知不知道“秘密”。老师又举例说,怎么证明真正认识人,真正认识人就是知道细节。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在拳上,洪老师说你看他练拳,第一看他的方向,打拳方向不对表示是自学的,第二就是看他的节奏,节奏不对,那是看书学的(那时没有视频),第三是不是下腰(弯腰撅屁股)的,只要练拳这样就是自学的,因为老师站那教,你一下腰,他就过去说你,一直站在一边说你,老师就是参照物就是一镜子,老师教的,你这些毛病都没有(模板对了),不是老师教的,自己练的,练得再刻苦,里东西不对(模板不对)。老师由此又说到学习上的问题,给我们说了洪老师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故事,学习时一定要把老师的话听进去,真真正正的听进去。在这个主题上,听过老师的课,思考之后有两个补充想法,一是老师说的书上写的没有用,是说对于武术这一类身体运用技术的事来说,让身体懂才是核心,口传身授,身授一定是更重要的,是在先的,书上的道理只有身体触发了感受之后才有意义,否则是没有意义的;二是普通人在学习太极的过程中,只有赢没有输,或者只能赢不能输的,是学不会太极的,只有阳没有阴不是太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败了、输了,在自己的学习上是占大便宜的。
    19、老师说第一是方向,第二是会不会过渡,这就是核心的东西,学的东西两个在哪是可以有参照物标出来是很简单的,难就难在过渡是怎么过过来的,功夫就在过渡里面,过渡的东西是什么,过渡就是转,把他和身体部位联系起来,过渡就是关节。
    老师这堂课对我们这个阶段来说真是太充实重要了,课上说的东西需要我们认真琢磨消化很长一段时间,谢谢老师!

  13. 练拳的感觉:首先练拳不能练舒服了,越练越难受,终有一天就不难受了(不舒服是由于肩胯等关节不开,在练开的过程中是难受不舒服的是别着劲的,等练开了就舒服了)。
    丹田定位:我们随便一站,两个脚都在地上,这个情形只能叫一个脚,这一个脚只是一个,因为这两个脚合不在一起去,两个脚要合在一起需要丹田定位。两个脚合在一起丹田是个1,底下两个脚是分出来的并且丹田不动了,一个脚一蹬,力返回到丹田丹田力又反倒另一个脚。这个得练到一万次才有用。
    练太极的难处:这一个东西开不了所有的东西都开不了。就像一台机有八百万个零件。开始造这个机时所有的零件都重要,缺一个都不行。当机运转有一个零件坏了它在外边说他重要也可以说不影响机工作不重要,把它换掉就好了。如果里的坏了,换掉它得需要把机都拆开那机不能运转了说明这个零件最重要。这就是说不认真听课学习不把所有的太极机零件掌握了就永远不能把太极机安装起来,太极就会永远是个谜,永远不明白。
    三个:太极核心的东西,无论他在什么状态一定要给他分出一个来,然后在给他加一个有了两个就是一条线,一条线就变成了一个,轴可以锁在一个地方但是呢它会转。在边上再插上一个东西它就不会转了。
    太极的变化:如果是软的,就把他拉开变成僵硬的,如果是硬的就把他成软的。软硬是一个东西的两,同时又是另外一个两就是长短。如果要变成球就没有长短高的变化。只要是长的短的就有变化。短的叫横,长的叫竖。发生变化就是他的尺寸发生变化。我们的身是三维的,他是可以任意的作,方向,大小做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做出来对方没有练过他怎么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回事儿。你是有型的,有型的可以变化。

  14. 记住学习的模版,重复,去找自身的问题,模版是没有问题的。
    老师一直反复强调“节奏”,练拳最高的层次就是时间,我在练习推手过程中也在试图找这个时间差,现在是知道什么时候打时间最佳,但我却不了,每当自己调整好了,那个时机就错过了。
    还有练拳最关键的就是那个过渡,不是,1到2,最难的就是练如何从1到2,推手时这个处理不好也是最大的问题,看书是看不会的。
    从在山上参加讲座开始,我会最深的就是要多摸陈老师,去摸老师身上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摸到了,想办法练出来,很重要,老师没有的不去追求。过去人学拳没条件的靠看书,书上没实话,学不着真的,就得摸着老师,现在有网站、有可以反复回看的视频,能去现场听、看、摸老师才是最重要的。

  15. 1.靠墙随便一站,两个脚在地上,这样两个脚,合不在一起去,只能是一个,使不上劲。需要丹田定位,才能合到一起。
    两个脚如果是各自独立,两者没有关系,通过丹田两脚发生联系。当丹田压住不动时,一只脚往地上一蹬,有力返上来到丹田,然后继续返到另一只脚上。
    2.模版,是在模版上重复。需要反复多次用模版,才能随手就来。练不到一万次,它没有用。
    3.太极是一台机,机里有八百万个零件,所有零件都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任何时候有一个零件坏了,机是不运转的。等调试好了,机可以运转了,才能分出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
    4.举例:保龄球,在地上滚,是无序状态。需要控制它,要有两个,手按在地上原地转就不跑了。两个有条线,成为一个,锁在一个地方转。再边上加上一个,就不会转了。
    5.变化。木头棍因为有横竖,我们通过作能让它发生变化。尺寸(大小)发生变化,左右的距离通过变化就没有了
    我们的身是三维的,可以在任意的作、任意的方向、任意的大小都可以做变化。因为是有形的,所以可以做变化。而圆的是无形的。
    6.21个问题。通过21个问题一定能找到答案。用分类的方法,通过逻辑里的排除法,每一次可以排除掉50%的内容,逐步进行分类,最终找到最后的答案。有意识地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拿出来做一个模版。有人天生能用这个模版,就是本能。本能很厉害。
    7.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了,最高的类就是时间。我们的拳可以分五类,最高的层次,就是节奏(时间差)。打个比方,接篮球的作,不是往外去顶上篮球,而是先从外把篮球接进来。
    8.太极拳里的节奏,洪老师说叫恰到好处。有三个层:时间上恰到好处,角度上恰到好处,软硬程度上恰到好处。跟着陈老师练拳,练的是节奏,定势和定势之间的关系就是节奏。不跟着会节奏的人练,就不知道节奏是什么。
    9.时间。练拳时间还得到,时间包含了万物,我们需要一去吸收学习。人活着就是记忆,下一步就是让记忆有意思。记忆就是留存的意思。
    10.洪老师在他那个年代是怎么样确定作的准确性的?只要能书里能找到的那都不是秘密,秘密是谁也不知道的。洪老师看练拳,一看方向,方向不对是自学的;二看节奏,节奏不对是看书学的;三看是不是虾腰的,如果外形虾着腰的是自己练的,不是老师教的。
    11.看书学的人,节奏对不上。节奏不对,指的是之间是如何过渡的。功夫就在过渡里。过渡就是转,联系到身的部位,就是关节,关节是能转的。

  16. 老师的课,难在
    认真听一节课,没能消化、理解
    之后仔细听,感觉稍微能理解一
    后来发现,又听不明白,理解不了
    这大概就是学习中必经的过程
    今天的课,回放了三遍…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悟问题、疏通问题
    2、在同一模板上重复
    随便一站,两脚踩地,丹田定位(变成一个
    小孩子会了一个模板,用最快的时间,使用上万次,进入骨头、大脑的深层,老了的时候,随用随取。
    3、学习的方法
    第一关,每次学模板,没做到,学习困难,过了一段时间变得容易,又过了一段时间又容易了…
    顶着往上走很难。
    第二关,一听就会,并且真会,学不下去。之后再意识到原来还有更深的东西,又开始顶着往上走很难。
    第三关,搭建关系
    两个腿(棍)合为一丹田压住),一条腿的力返到丹田丹田的力反到另一根棍上。
    脚上的力返到丹田丹田一动不动,力反到另外一只脚上,这就是模板。
    4、太极是一台机,机上有8百万个零件,任何时候有一个零件坏了,机是不运转的。
    8百万个零件全部调适好了,机开始运转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有的零件坏了,在机的外,换上只需乙2分钟,有的机坏了,是核心零件,在机的里,需要三个月。
    制造和安装机,所有的零件都是最重要的。缺一个,打开开关,机不操作。
    这是一个理,要认真听,一层一层,非常复杂。不认真听,所有东西记不住,机永远合不起来,永远是个谜。非常认真听,明白了,老师说的都是有道理的。
    老师讲课时有不符合逻辑的逻辑,逻辑里有重有非重。真正的重要不重要是相对而言,是另外一码事。
    5、太极的核心
    任何东西,不管原来什么状态,分出一个,再加上一个,一,两个一条直线,一条直线变成,轴锁在一个地方,会转。在轴中间有,插上一个东西,不会转了。
    绳子软的,拉紧它。
    棍子硬的,晃动它,有软的功能,像绳一样。
    太极推手
    搭手,是软的,一推,变硬的了。
    老师讲二、三个,一旦突破了,就容易了。
    软、硬一个东西的两个
    这两个又分另外一种
    一个长的,一个短的。
    变成球,无长无短无变化。
    大脑中、太空中,一横一竖不一样。
    长竖、短横
    变化化成符号就是
    变化指的就是尺寸发生变化,大小发生变化。
    横、竖,左右距离,通过变化变没了。
    通过中轴变成窄
    举例:扔保龄球
    光滑的理石地,球扔出去,自己在转,这个时候加不上,控制不住,这就是我们练拳无序状态,所有人身上都有力、都有状态、都有功夫,但他是无序的状态,需要控制它,有两。球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碰地,用手按它,就可以控制它,按住后转,两个转,三个不转,死了。这就是太极的核心东西。
    6、21个问题,可以百分之百找到答案
    逻辑排除法
    逻辑消减法
    逻辑分类法
    道家归类为时间
    时间就是节奏
    无实物
    时间差
    洪老师讲恰到好处
    时间、角度、软硬程度
    时间包含万物,
    知识堆积成山,需要一个一个去拿。
    克服时间和速度、东西有关。
    人活着就是记忆
    记住就是时间
    活着的意义是
    让记忆的东西喜欢、有意思。
    记忆是存贮、留存。
    中国的科学家已经能把光贮存住了
    7、太极整
    的东西抓进来再扔出去,节奏非常重要。
    最基本的是练拳架子
    和老师练节奏
    8、整的学习
    从细节里看出规律
    用理论说明细节(逻辑、理论)
    用细节说明理论(技术、方法)
    9、洪老师那个年代怎么确定准确性
    鉴定同门师兄
    听细节、分类
    有用的东西是没法分的
    甄别:
    朋友等于不认识
    没说出任何内容因为不认识
    有内容的不管好、坏都是好事
    选最好的老师
    看他知道不知道秘密
    讲出来的不是秘密
    洪老师对知识的掌握、对历史的传承、对这一代及下一代的人如数家珍。
    分析毛病、优,明白了,太极不能写在书上,不说毛病能学吗。
    练拳
    第一看方向,方向不对自学习的。
    第二看节奏,节奏不对看书学的。
    第三看下腰,下腰的自己练习的。
    学拳有自身原因和老师的原因
    归根结底还是自身思维问题
    10、功夫在过渡里
    会不会过渡,难在过渡
    过渡的东西是转
    转在关节
    思维到了深处就绽放出光芒
    人之处都在滴之间
    感谢老师无私的传授给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引领我们修学问、做功夫,不断的超越自我…

  17. 00:00 为什么潘钊每天贴在墙上练?这个方法很好。好处和重要性,随便一站,两个脚在地上,这样两个脚实际上是一个脚,合不到一起去,要把两个脚和到一起去,需要丹田定位
    00:03 同一个模板,模板就是在模板上重复,孩子学东西快,是因为他白天到晚上一直用这个模板,他在尽快的时间内用了一万次,用到最后进入大脑里了,等年龄大了随手就来。练拳就是要这样。
    00:06 学习就是这样的,第一段时间,用得少,要多用,经常用,用习惯了,他就像爬坡,开始很难,后来习惯了。第二阶段,开始觉得容易了什么东西一听就会。并且是真会,再过一段时间又觉得难。难关过去之后就是觉得太容易了,学不下去了。
    00:07 讲两个关系:两个像两根木棍,独立的话,是没关系的,相当于一个脚。一旦两个合到一起,就反到丹田上。
    00:08 有800个零件,有一个不行这机就运转不了,老师有个习惯,每次讲课的逻辑,都说这个是最最重要的,下一次又说另一个是最最重要的,内在逻辑是,就像机,所有的零件都说最重要的,少一个也不行,但是每次强调一个是练这个东西。只有这所有的零件都调试好之后,运转起来之后,再分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
    00:10 两个脚随便一站没有劲儿,它是单一的,以保龄球为例,当在光滑的表上滚时,控制不住它,就是无序的状态,任何时候他就是一个着地,你按住它,加上一个就能顶住,上下有两个了。它就不跑了,就在原地转,这个时候,再加上一个。三个,它就固定住不动了。这就是太极核心的东西,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给他分出一来。然后再给加一个,有两个就是一条线线就是,但是它会转,在边上在加上一,他就不会转了。
    00:12 以棍子为例,它转着不管它,只要旁边有个空,叉上去,就不会了。练到一段时间会了之后,生活中去找这个东西。
    00:13 要学会套模板,对方是软的,想办法让他硬起来,硬的你要想办法把他软了。就是一个软的,一个硬的,或者是一个长的一个短的,有长有短就有变化,球就不行。球是一样的。
    00:16 另一个模板是“就是”,发生变化“就是”尺寸发生变化,“就是”大小发生变化了,以一个棍子为例,从横变竖,就是变化。例如推手时候,中轴,身发生了旋转
    00:18 什么是无形的?就是球。
    00:19 还有一个模板:错不要怕,错了也要敢于回答,错到一万次就对了。
    00:20 “21个问题”的理论。一般问到第七个问题就知道了,凭空想一个东西,老师问一个问题,你想的是有关人还是事?这一下就排除了一半的问题,就按照这个逻辑下去,只能用判断法提问,回答是或不是,按照这个方法去问,很快就剩下几个问题了。这是古代希腊人用的方法。通过上这些是用分类的方法,就学会归纳总结了。可以去训练训练。本能的厉害,西方人比东方本能上千次的高。
    00:32 最高的类就是时间,所有的东西就是时间,都是因为你对时间破解不了,“我”分五类,搞技术的能分“十类”,最高的就是时间,就是“节奏”。
    00:34 以篮球为例,你接篮球就是个节奏,接不好,球到你手上,你手指头就被撞肿了,你要正好,接住篮球往回收一,换句话说,你和篮球的节奏对上了。例如,你把手放在胸口,篮球过来,你一手去接,正好形成对抗,如果你先把手出去,篮球来的时候,你正好接进来,节奏对上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作都很大,都是四敞大开的。是为了接住对方。
    外家拳是往外去的。这就是我们是先收肘还是先出手。我们是先收肘。是把外的东西先抓进来,再扔出去。
    00:36 如果说分5个层次,最高的就是个节奏,节奏就是用洪老师的话说是:“恰到好处”,洪老师说的恰到好处是三个层,时间、角度、软硬都恰到好处,这三个都恰到好处出现的就是神奇。所以每一个层次的东西用不同的方法去练。最基本就是练拳架子,
    跟着老师练练的是节奏,自己练练的是肌肉,是定式,但是两个定式之间的衔接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节奏,可以看看视频照片看定式,但是两个定式直接的节奏需要学。
    00:38 时间就是一堆东西你要一个一个去拿。怎么拿?就是速度和记忆!“人活着就是记忆”!能记住的是时间,记不住的就不是时间了。所以为什么作要重复,要跟着练,你要把他记住了。你第一层有了,在这个里有了记忆了,就是你活着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是什么?让这个记忆有意思,然后再组合,活着就是这个,要记住,要组合。
    00:41 记忆是“存下来的”。中国已经能把“光”存下来了。普通人看照片,看火星上有痕迹,光就是万物的一切。
    00:44 记忆就是像每天要吃包,吃馒头,为什么吃馒头,因为馒头就是时间,馒头储藏着时间。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等号的,所以“馒头=时间”假设活三万五千填,那就是三万五千个时间。
    00:47 什么是时间,时间只有两种,就是“阴间”和“阳间”,所有的用就是套模板,就是所有的东西,就是太阳和月亮的结果,白天造出来的都是太阳造出来的,晚上的都是月亮造出来的。我们吃的东西,分为热的,凉的,温的。类风湿是阴病,先天性免疫系统疾病。就是太阳和月亮没调好,不能吃晚上长的东西。土豆、西红柿是晚上长的,小麦是白天长的,按这个分为阴阳,阴的都过敏,不能接受是因为身是阴的,要用阳的补他。
    00:51 西方人怎么吹空调都没事,这就是东西方人生理的区别,不是文化的区别。是因为人家身上的“阳气”足,一个学生可以在广场上光着睡了一晚上。像“火球”。
    00:54 冬天西方的教育在寒冷的地方不能睡觉,睡觉身关闭了,热量就关闭了,外的寒气就进来了。
    00:56 真正的学习,是从细节里看到规律,赵教练是从细节着手,老师是从理论上讲。
    01:00 洪老师是如何确定他的作的准确性的。以老师问如何鉴别是不是洪老师学生为例,一个是从细节方看,去分类,他说一个事儿是从书上看的,还是从报纸上看的,还是实际上学的。实际学的和书上看到的100%一个黑,一个白。能写出来的都是100%无用的。包括洪老师自己的书。原稿没法发表。编辑觉得得改,改来改去,改到最后编辑觉得意了可以发表了,但实际上里的东西已经没有了?所以说在没上课之前,所有看到东西都是假的。不是真假的“假”,是指“没用的”!有用的东西是么法说的。
    01:04 洪老师对每个人的情况如数家珍,每个人分析的到位,通过老师的分析你才能知道跟谁学最好,谁最厉害,但是这个东西不能公开讲,公开讲就变成了批判人,而只能说“正确”的话,但是实际上“正确的话”是没用的。
    01:05 凡是能“百度出来的都是没用的”这也可以当做一个模板,就是他说的事情,在哪儿也没听说过,反而有可能是真的。简单的说就是他知不知道“秘密”。秘密如何甄别,没听说过就肯定是假的。朋友=不认识。
    01:07 洪老师看拳,一个是看方向,看节奏,是不是虾腰的。这个是模板,是死的,一个人说跟洪老师60年,但是虾腰的,说明他只是跟在后练,没有老师教。
    01:09 一个是自己没听,一个是老师没教,为什么不教,就是他不仅不听,还说自己我听着呢,还有一种说,我就是按照你讲的练的,你就是这么讲的。
    01:12 碰到一个著名大师,和洪老师一个级别的,你们幸运的是跟着洪老师学的,但是“大师”是照着书学的。功夫在过渡里的,过渡就是“转”,就是“关节”,小臂是不能的,是关节拉着他的。

  18. 一、学习方法
    1.记住模板,在模板的基础上重复,重复次数多了才能进入大脑的深层,才能在需要调用模板的时候随时拿出来。
    学习的每一阶段并不是完全一样过不去的,如同造一台机,造的过程中每个零件都是重要的,一旦机运转起来了,零件才有重要与非重要之分。
    2.学会分类(排除法)
    触类旁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二、时间是最高层的分类
    人活着就是记忆,记忆就是时间。能记住的就是时间,记不住的就不是时间。
    记忆就是留存的意思。记忆之后要让记忆有意思。
    拳练到最高层次就是时间,就是节奏,就是时间差。定式之间的关系就是节奏。最高层次是时间、角度、软硬程度都恰到好处,出来的是神奇。
    三、有形与无形
    1.太极一定要分出阴阳。一个+一个,两线有了,轴会转,你控制不住它。再加一等于插上一根棍,轴就转不动了。
    2.软和硬、长和短,都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有形的可以让它变化,变化就是尺寸、大小的变化。只要有长短就有变化(在太极里,长的叫竖,短的叫横,放在没有参照物的地方,同样有辨识度)。球是没有长短的,所以没有变化,所以,无形的就是圆的。
    四、古人的学习方法
    1.排除分类法。
    2.看关键。不要让小的事实推翻大的思路。

  19. 由张桂荣问潘钊的问题引出来的一节重要的课,也是非常好的一节课。
    一、同一个模板往上放的是什么样意思。首先明白什么是模板:在尽快的时间内重复万次,在他老了以后,信手粘来。老了是指几岁或几十岁以后。孩子学东西快就是重复模板。进了骨头大脑。
    大家的问题:不重复模板,不当模板,下次调用时用不上。有了模板就会出现难易难的学习升级过程。
    第一关难(懂模板):顶着往上走很难,练不会,很难。
    第二关易(用模板,重复,所以易,难在重复的量需要时间和耐力):也很难,一听就都会,都能听懂。学不下去了。
    第三关难(新模板难并且要调用以前的模板,不仅新的模板要会,还难在双重的模板的组合):又发现顶着往上,但又不是第一关的东西。
    二、丹田定位模板(解决两个脚是两个脚不是一个脚的问题):这是太极最核心的问题。
    1、三个分阴阳丹田是一,两脚是分出来的阴阳。从脚丹田,需要合住把两个脚通过丹田合住,没有合住就没有阴阳,没有合住,两脚就只能是一脚。上两个没有合住,两只脚分别都是一,左脚是一,右脚也是一,只是又重复的一个一。一旦你把他合在一起(上两个),丹田是个一,底下分出来两个(两只脚),并且丹田不动了,脚一蹬,并且返上来到丹田,丹田一动不动,又通过丹田返到另一只脚,两只脚和丹田就是三个点。脚上的劲到丹田。这是丹田定位模板。
    2、然后就是重复练习这个模板,并且会到外找能用这个模板的场景,套用着举一反三,并且你重复一万遍。
    3、讲太极拳的难和重要的关系。再讲太极拳难,他难在哪里呢?这是另一个模板了。关于重要。就是说你这一个东西开(悟)不了,所有的太极都开(悟)不了。举例:一台运转的机。我在讲课时有一个不合逻辑的逻,我不管讲哪个,都会说这个是最最重要的。下次讲另外一个原理时,又说这个是最最得要的。举例1:机。因为一台机,真正的重要不重要是另一码事儿。在八百万个零件,调试好了,机开始运转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分出重要次要。次要的零件抽出来放上去就完成了,重要的零件是在里(深层的),整个800万,这个零件600万,一层一层下来。我们讲的重要是在学拳的过程中,比如在你造和安装这个机时,所有的零件都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一个零件,机运行不了。需要你一层一层非常认真的地去听。
    3、继续讲丹田定位的模板的升级(举一反三)。了再举例子2:你在平地上,光滑地上,你拿一个保龄球,他自己在地上滚,你加不力,也你控制不了,这是无序的状态。控制这个球需要两点,因为这个球任何时候只有一个点接触地,你给他加一个点,用手按住球的上,这个时候他只在原地转,你再在旁边加第三个点,就不转了。不管他在什么状态,一定要分出来一个点,再加一个点,成一条线,在边上再加上一个点,就再找一个,再插上一根棍,就不了了。比如一根棍,两头是两点,在中间加第三点。所有学拳都是这个作。练到一定程度,这个模板极其简单,你在日常找出这个东西练出来的,就和我讲的百分百一样了不会也偏差。找关键点。如果你找那个东西不是这样,你得逼着他成为这个样。
    4、何转换成一样的东西(找关键点)。讲什么时变化。比如一个软的,你得把他拉紧在硬的,如果是个硬的,你得悠他,成软的。到一定程度他没有了,成绳了,找不到硬的了。你拧他他是硬的,他他就软了。太极推手中,粗状的人,一搭手他是软的,你一推他他又推不。这对你们来说还是个迷。现在你就是这样逼着自己听,你听多了你会突然明白,老师讲的就是这么两三个点,一旦突破了就成了。一个软的,一个硬的,这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又分别是一个事的另外一个。一个长的,一件短的。变成球,啥也没有了。一个棍子,在太空里,无参照物时,只能看他自己当自己的参照物,长的是竖的,短的是横的。这个横变竖,竖变横就有了变化。球没有这种变化。这个变化叫什么变化吗?“就是”是“等号”。得实实在在的找到东西,得对上
    5、什么是变化。大变小(距离上的变化包括左右、前后、上下。速度包括快慢),有形可以变化,无形的名词找一个。这个变化指的是你可以把他指出来是一个事儿,这里是大小发生变化。(长短是大小的一种)你看到的棍横着,是左右的长和上下的短,棍立起来,左右的长变成了棍子的粗细的短和上下的长。用这个变化,你把身的三维进行任意的作和方向,大小进行变化,距离没有了。对方没有练过的话,你身上就有了神奇。这个棍是有形的。有形和无形的变化。什么是无形的。转是无形是个词,无形的是名词,是有形的,圆是无形的。
    6、逻辑里的排除法模板。叫21个问题模板(再给你说个模板):智力游戏、读心术。回答问题和提问题,一万次或不超过21次,一定会知道答案。错一万次就是对的。这个差别在于,我知道一百个事情,不在于其对错,我知道的是一百个是和太极想吻合的,你知道的一百个是和太极无关的。我们只有达到了相同数量和质量,才能对上话,才有意义。实际上不需要一万个问题,就是你脑子里想的东西你不说, 我问你21个问题,百分之百能知道。实际操作中第七个问题就知道了。这里就是分类的智力游戏。是否的分类回答。读心术。
    7、本能与非本能的差别。包括师与生的差别。难在你不会分类,厉害在本能的是天才。分类很重要。分类的级别,时间是最高级。技术类的分类是10类。太极的分类是5类。五个层次的分类最高的一个层次是时间。在拳里就是节奏。第三级就是时间差。节奏对上了才行。(接篮球的节奏是引进落空合即出)。初收的启是门户大开的。太极是把外的抓进来再扔出去,不是外的东西先顶出去
    8、什么叫恰到好处。洪老师讲的恰到好处。节奏是最难的,洪老师讲的就是时间、角度、软硬三个方恰到好处就是神奇。最后一个就讲节奏。你们自己练是摆定式,你们跟我练就练节奏。时间练到了就包含了万物。引出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9、关于时间。时间是和速度有关的。一万块砖的完成需要时间。时间是没有实物的。馒头里储存了时间。

    10、什么是活着,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活着就是记忆。没有记忆就没有意义。记不住就不是时间,81式、64式套路里的作有六七百个,需要记住。在此基础上,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硬想出来的没有意义。馒头里储存了时间,人活着是因为人可以吃馒头。
    11、什么是记忆。说大一点,记忆就是存储下来的意思。留存是记忆。痕迹、火星照片上的。人类的突破:新闻报道中国的科学家可以把光留住存住一百万分之三秒,这个意义对人类很大。举个例子:吃饭(包馒头)。因为吃饭能让你活。活指的是时间。电池充电。有比例关系(食物和活着之间有比例)。一个馒头等于一天,一年就是365个馒头。馒头里储存了时间。
    12、地球上的时间是什么?地球上时间分为阴间和阳间。白天和黑夜。阴间和阳间。太阳和月亮。白天长的和晚上长的食物。人的身分阴阳,身阳的要用阳的来补,身阴的要用阳的来补。食物分热的和凉的,中间是温的。联系到我自己有类风湿,是阴病。先天免疫,是太阳和月亮没有分好。晚上长的是西红柿,小麦是白天长的。身体是阴的,用阳的来补。有的人怕空调冷气,有的人就不怕。加拿大的冬天生完孩子洗凉水澡喝冰水逛商场,阳气太足了。大冬天在青山睡广场上石头上睡了一晚上。火球一样的人。在加拿大,本地人雪地上穿很少的衣服不冷。文化中的原因导致你听不懂。在寒冷的地方被困着了,只要你不睡,就没事,相当于不要灭火,你活着,寒气就进不去。火种不能灭。灭火就是死了。

    13、整体的学习:从细节中看出规律。从细节里知道方法。陈老师和赵教练的分工:教练的任务是一个作一个作讲解,老师是讲拳理。这叫分工。细节上老说原理不行,讲拳理时老说细节也不行。得分开讲,什么时候结合?自己要明白,教练是在拳理基础上说明细节,偏重细节,老师是用细节或例子说明拳理,偏重拳理。
    14、班级群里的问题:洪老师那个年代如何解决练拳准确性的问题。如何鉴别国外的师兄弟。没有电话没有书信。不用证书,你就听细节,分类,洪老师的书原稿不是这样的:书上只能说模棱两可的,书上不能写的才是真的(各家的毛病)。假的就是没有用的。简单说就是看这个人他知道不知道“秘密”。你在公开的地方查不到的才是真东西。如何判断:朋友就是不认识这个人。没听说过这个人,和说这个人的一个具体事例情景,不管好坏。拳的问题:第一看行拳方向,方向不对的是自学的。第二看打拳的节奏。节奏不对是看书学的。第三看是不是虾腰的。虾腰的是自己练的,没有师父的指导的。是胡搅蛮缠的人。是不听话的人,是屡教不听的人。他不听的时候还在跟你辩论。
    15、不听话也分级:一级不听包括(1)听了想改但难改(2)听不懂。二级不听的意思是不听话的人还在说自己在听,包括(1)真的不听而且反说自己在听;(2)还说这就是你教的。他自己错的时候,他说我这样做的就是说你昨天说的或另外一个教练讲的就是这样讲的呀。听话的人会说,你再说一下我还是没有听明白。讲一个故事:国外一个非陈式的大师,是照书上的图片学的,节奏对不上。
    16、功夫在过度里。过度就是关节。关节是能转的。比如小臂,是不能的,肘关节是能转的。太极里没有这种不是转晃动小臂的作。(我的记忆)制造出关节的也是功夫。

  20. 1,太极分阴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先分出一个,加一成一条线,一条线变成一个定住轴会转,插上一根棍,转不动
    2,身是三维立,软的拉紧变硬,硬的晃动变软,横竖是有形的,横力+竖立会聚丹田,形成无形的圆。实用拳法是软的拉紧变成棍,混元太极是硬的晃动变成软,互补。
    3,从一个到另一个,难在过渡,功夫就在过渡,过度是关节,关节是会转的,就如写书法,开始需按规矩一横一竖表达清楚,老师给你提供笔,纸和墨水教给你方法,接下来需要的是数量和时间,切角成圆,逐步变成了挺拔如松,刚柔并济又不失规矩,由内而生,随性,自然,脱俗的优美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