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6于无声处听惊雷

陈老师去年从香港讲座回大青山的返程途中经过上海,他跟我说,香港的讲座上碰到一个人,叫高剑雄,特地从中山赶过来感受实用拳法。这个人讲座后的反应非常的特别,给陈老师自己心中也带来震撼。
我当时心想,陈老师的讲座课程,都是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实用拳法,跟陈老师试过手的人都会被实用拳法清晰的特点所折服,应该是学员们个个很震撼,对陈老师来说太平常不过了。
陈中华太极书法:开跨旋转不动

陈中华太极书法:开跨旋转不动

有句诗叫“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老师能从对他来说在平常不过的事上得到震撼,背后一定有他特别的思考基础。细问之下,老师说,作为老师他教的东西三十年来都没变,但作为学员,特别是像高健雄从小习武一生都在找,他今天在香港的讲座上找到了令他感觉非常震撼非常特别正是他找的东西,如果他能描述下来,这个感受是什么,那他所描述的,不就是实用拳法区别于他从小接触过的其他东西的区别吗?但是这种感受还只能是当事人本人描述出来。
高剑雄2016年12月和陈中华老师在香港

高剑雄2016年12月和陈中华老师在香港

高剑雄上课会说”整个过程就好像是两个大齿轮一下把我吞了进去”,文章见: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为什么有的信息对有的人来说是没有静,对有的人来说,像响雷一般。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听不到这个频段以外的声音。蝙蝠、海豚因为身结构不同而能“听”到这频段外的声音。对于身结构相同的人来说,我想还是因为心想的事情不同,对外界信息的接收程度、感受方式也不同。
15年3月份我作为全职班的学员跟国际学生,部分弟子,以及陈老师驱车到济南参加洪老师迁坟仪式。陈老师作为实用拳法海外掌门人在这么重要的仪式上自然是很忙了,但是他只要一有机会碰到我走过他身边,他都会随时随地说出走过我们身边因为练习实用拳法,改善身健康的例子。小半天时间,而且是在他很忙的情况下,跟我讲了十几个例子。我在当时心里非常感,同时也收获了巨大的信心。我其实也深深震撼于陈老师在特定的时空下给到我的超常态的信心。对于我来说,因为我关心跟身健康相关的信息,又是碰到一个时刻关心学生的老师,我感受很强烈。
在相同时空下,我旁边的外国学生因为语言不通可能无缘感受到我这个为追求健康而来学拳所感受到的这份感和信心,但他们一定有他们的角度。有个外国同学本来只打算呆在山上三个月,济南之行让他决定呆六个月。具什么事情触他,个中缘由是什么,那就得他自己说出来了。
2015.0501-14

2015年国际班部分学员

“心事浩茫连广宇”

还是说济南之行,陈老师坐美国拳友Rick的车到济南,一下车,不认识陈老师的人议论纷纷,“这是哪里来的大老板,开车司机是金发碧的老外,坐驾是黑色牌照的领事馆专车”。而我们这些山上的同学却不会惊奇,因为Rick在北京美国领事馆工作,利用年休假的时间开自己的车上山练拳,我们从早到晚天天在一起练拳,偶尔他还开车带我们下山吃火锅购物。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每个人考虑问题,感受事务,会有很大不同。
15清明 - 21

美国学生Rick的黑牌车

2015年美国学生Rick在大青山学习

2015年美国学生Rick在大青山学习

我曾经从事过超大型商用服务的销售工作。在商业上,客户使用产品后的感受叫“客户证言”,把使用产品过程描述出来叫“客户案例”,非常好的使用的例子叫“最佳实践”。产品成熟到一定程度,销售人员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就讲讲典型的客户案例,最佳实践,基本上就能成交了。

如果我只是专注于自己练拳,别人怎么样其实是不关心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对于实用拳法推广和太极文化传播,中山高先生的例子就是一个大事情。因为他的例子代表了一类人。推而广之,像陈旭教练在公开比赛上认识陈老师跟上山,李晓辉教练大青山参加比赛留下来,表看是个例,其实也代表了另一类人。因为实用拳法,这类年轻人有机会走出国门,见多识广,进而改变命运,这是创造多么大的社会价值?再推而广之,上过山练习的哪个人不是练过其他拳而后找上山的?每个人上山的理由似乎都各有各的特别,但肯定都代表一类人。
陈旭佩斯160322-柔术1。实用拳法是以小破大的拳术。

陈旭佩斯160322-柔术1。实用拳法是以小破大的拳术。

陈旭五年大青山生活工作:
念及此,心里感觉有件值得做的大事摆在前:自己练功,就单单画圈都有用,“千招会不如一招精”;而要推广实用拳法,参与文化传播,得把这些个案收集起来再精准有效向这些个案代表的人群传播。其实就是把这些例子在心里记下来,碰到合适的情景说出来。
现在的情况是,实用拳法有无数的受益者和见证者,都是“默的证人”。据说有位拳友,07年到10年三年时间只要陈老师在山上,他就每天赶到山上学习,从来不说话,很久都没人注意到他,三年后方圆五百里未逢敌手。陈老师教学30年,这样的“默的受益者”不在少数。
再看陈老师,他再奔走四方还是一个人;可他投入金钱时间做视频、建网站、组织网络教学,一方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撒豆成兵”,让只要能上网的地方都能上到他的课;另一方面,打造了一个交流平台,给“沉默的寻找者”一个有效信息渠道,给“沉默的受益者”一个创造价值的机会。
所以,参与传播,让人们不用再“于无声处”浪费生命,是很有价值的事。
做起来也不难,给后来者参考,就是推广:上课有会及时记到实用拳法网站,看视频有会及时写到评论区。
统计: 2102 总浏览,

20170206于无声处听惊雷》上有 8 条评论

  1. “代表了一类人”,坐在办公室里忍住泪,憋到喉咙痛。我问自己我是哪一类?是为追求遥不可及的功夫却又一意孤行的那一类吗?一年下来,从茫然无知,狂热追求,到觉得功夫于我而言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那种挫败,心态在不断的变化,但身那些一丝丝的微妙变化,打拳偶尔给我的那一点多巴胺,都让我更爱实用拳法,不舍离去。作为一个瘦弱的从不运没有力气四十几岁的“娇小姐”,实在是没有任何好的硬件,可现在的我不看未来,只迷于当下每日的基本功套路练习,享受着实用拳法,有目标的追求,但不强求。我想,我就是那种被突然朝天而降的实用拳法砸中的幸福人吧!

  2. 师兄写的真好,写出了心里想说说不出的,懵懵懂懂想不明的,慢慢理清,娓娓道来,细品下来也是无声处听惊雷,感悟良多,多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