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肘往里收的;而且,收肘不收手—–手没有往里回。
二:是直接取捷径,回到身体中线;两个胳膊收回时,同方向叠放在胸前。
教练讲完,我看看,就是那回事;完全换了一个视界。
但仍呲牙咧嘴地说:你是这么打的吗?你怎么打,我就怎么学的!是不是你的动作,每一遍都不一样;故意迷惑我~~~
教练的动作,确实,每一遍都不一样。
但一样的是,有几类动作,我顽强地读不懂——
一,比如掩手拱捶,不知道教练的“劲”从哪里来;他在很费劲的拉开,我在很费劲的撇身体。
撇得别扭极了,也没有劲出来。
然后教练同情地望了我一眼:低处的手,要放在身体中线的另一侧,这样两只手才能膨出一股劲。
“敢问劲在何处”的动作,除了这个,还有三种云手,还有~~~~八十一式中的,另外七十七式!
过了很久很久之后,以我绝世的聪慧,终于悟到了!这不仅是基本功的问题,还需要“勾心斗角”。
比如很多动作定势在两个胳膊平举,手指领劲—–要微微上翘。我的手腕,总是略下垂。
后来,才看破其中的玄机!原来,这样不仅利于劲道的流通与周转,更是“虚领顶劲”能否成功的关键。
还有,胳膊该斜上举,你必须斜上举;这样才能牵引胯拉开,腿才能灵活得跳、踢~~~~
最后让我欣喜的是,穿地龙的动作,竟然也看懂“龙”是怎么“穿”的了:
其实后面的胳膊,很重要!它和前面的胳膊,形成了极具张力的“棍”;并且牵引身体中的“龙”自如地“穿”过“地”!
不管是亲眼所见,还是以身试法,那剪刀绝对有威力!轮到自己做,狗屁剪刀!就是一团没有力气的骨肉堆积。
我气急败坏地问:怎样才能练出剪刀?
教练呵呵一笑:坚持练!
我:怎么坚持练?
教练:就是练!
好吧,我认怂~~然后深呼吸,启动自己大脑的思考:
别人在一项技艺上——勤学苦练,悉心琢磨,几年寒暑;我怎么可能,几个朝夕就功夫上身?淡定、淡定~~~
这样,老天未免太不公平!
邱迎冬说:过段时间,我都会录段自己的套路视频,每次都觉得架子已经扎得很低了,一看视频才发现—-还是有点高。
“每次,舒服的姿势总是有点高;而难受着再压低一点,却是看起来刚刚好的。”
问题是,我们会自动采用“最舒服”的姿势;比如我,真的狠不下来—-遍遍认真,各个动作都做到极致。
所以,进益会慢;同时,也是这个拳吸引人的地方—–对抗自我的意志,重塑自我的精神品质。
太极拳比较魔性的还有—–“太极”与“拳”,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和“形而下”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典型的身心俱炼。
我们可以在修炼心性,拓展大脑神经的同时,提高拳技。比如,这样思考拳、读拳;其实和肢体上的练拳一样重要—-甚至是肢体动作的精神领袖。
更多帖子
- 大青山学拳记之三上大青山 (强烈推荐)
- 很累,但要坚持 (强烈推荐)
- 学拳不难 (强烈推荐)
- 功夫的“效益”与“成本” (强烈推荐)
俊玲,别急,一路拳练上三年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练上七年练上十年呢,前景美好,只需“熬”住。
太棒了,转发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