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襄十三势略]导读

十三势略

武禹襄

每一,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既而劲。转换须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是外。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导读

经典是前贤留下来的关于太极拳的理论和练习方法,是经验和心血的结晶,非常宝贵。

但是由于时代和语言文字的变化,经典很不好懂。古人写文章言简意赅,有些用字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内容十分丰富,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和混乱。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理解和会。

武禹襄是清代直隶广平府人,和杨露禅是同乡,是武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出身低微,文化水平不高,虽然留下“杨无敌”的名头,却没有留下文字的拳论。武禹襄出身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多篇重要的拳论留世。

这篇短文,讲的是练习太极拳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对我们行拳走架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所谓十三势,是指掤、挤、按、、挒、肘、靠八个手法和进、退、顾、盼、定五个身法法,常用来代指太极拳。十三势略就是用简略的语言说说演练太极拳应著意的要

作者林克彤先生

“每一,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

这一句,先讲每一个式子应如何起手。虽然后“其根在脚,发于腿,即作的力应来自于脚,但是每个作皆由手启。故手时要带力,不可松懈,这样才能使力“贯串一气”。

例如金刚捣碓,两手抬起时,不能是软的,手指必须领起,这样两臂才会有力。不过有力却不可僵硬,故要“随即松开”。如何才能既有力而又是松的?方法是两头贯力,中间放空。

“不外起、承、转、合。”

武式太极拳有起、承、转、合的要求,具是什么我们不必深究。实用拳法没有这个说法,但不意味着我们的拳就是直来直去。因此可以参考它的概念,特别是最后的合字。每个式子定式时,劲一定是合住的。大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打套路时有没有做到这一

“始而意,既而劲。”

就是说意要在力先。其实除了少数小脑、脊髓控制的反射行为外,我们做事都是意在力先的。但在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做到很熟了之后,这个作就变成了自化的条件反射了。

我们练拳,最终就是要练出这种条件反射,但是在练习时则要避免自作,而要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

练习时越专注,意识和身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越协调,推手实战时就越接近自化条件反射,心意一,力便发出。

需要注意的是,始而意之意,是非常复杂的。一方要指挥身做出作,另一方要同时观察、监测作是否符合规矩的要求。只有长期如此练习,身才能做到“必如式”。

“转换须一线串成。”

这句话说的是在换式换招时,不能丢劲

如同一串珠子,形态上可能折了回来,但是里那条线始终贯穿着,没有断。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神宜内敛容易理解,意思是说精神不能散乱,始终保持专注。气宜鼓荡就比较麻烦,麻烦在于中国人说的气是一个有玄学意味的词,其含义非常宽泛模糊。

气有没有?当然是有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说“气力”、“力气”,可见我们都承认气的存在,而且认为气同力有关,有气才有力。这就是所谓的“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可以认为气对力有增进作用,但真正作用于对方的还是物理上的力。

这里可以把气理解为“劲意”。气宜鼓荡是说劲意要活泛灵,不可僵硬。但是鼓荡不意味着乱,而是说劲意要时刻保持在引而不发的待状态。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这句话是上“犹须贯串一气”、“ 转换须一线串成”的进一步引申和说明。走架时虽然自己一人,亦要做到不丢不顶无过不及。意要饱、力要平均,始终合住劲。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这句话非常重要,讲到了太极拳乃至内家拳劲力的根本。简单讲就是力从地起、手脚相连。这是功夫的根本。做到了才能周身一家,招法才能起作用。

注意主宰于腰。腰不能松,必须合住。腰合住,才能上下贯穿。腰一软,上下便不能一气,对敌时必为人所乘。反过来,只有劲力上下贯穿了,腰才合得住,才能做主宰。这大家可以细细会。

“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做到手脚相连、周身一家了,向前退后,都能合住劲,就随时处于待发的状态,身就不会散乱。发现行拳时有散乱的地方,必是劲路未能贯通,要在腰腿上下功夫。很多人在换式时会散劲,这时就容易被人採或挤靠。总之要做到每一个作都是由腰腿驱动的,各部分的力是平均的,而且在运动中始终是平均的。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

这句是说不要在外形上下功夫,而要在身内部用功。如何手脚相连、如何腰裆驱动,我们的网站上有很多视频,大家可以学习参详。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这一段呼应了前说的“上下前后左右皆然”,说的是阴阳相济、分而不离的道理,并举例说明之。向一用力,必有一部分的力向另一以作平衡,如此方能守住中,产生杠杆的效用。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这里说的虚实,就是阴阳。全身总是一大阴阳,各处又自有阴阳。阳非纯阳,阳中有阴;阴非纯阴,阴中有阳。例如拦擦衣之定式,前手为实,后手为虚;前手又小臂为实而大臂为虚。手又以指为实掌根为虚。余皆依此类此。

“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这句和 “犹须贯串一气”、“转换须一线串成”、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的意思相同。前已多次提及,此处再次叮咛,以作全篇之结句,足见武氏对此之重视。

全文反反复复,说的是一个东西,就是行拳时要以意识指挥身,时时保持周身一家、不断劲。这是由太极拳的特点决定的。太极拳是贴身近战的功夫,一旦和对方接手便不可分开,直至将对方发出或打倒。只有不断劲、周身一家,才能做到沾黏连随,不丢不顶,才能控制住对方,置对方于崖边缘。文章基本没有讲推手或对敌,主要是行拳的方法。古人相信功夫从行拳走架中来,拳打万遍、其理自现,这和实用拳法的主张是一致的。

十三势略

 

 

统计: 3084 总浏览,

[武禹襄十三势略]导读》上有 38 条评论

  1. 太极的理论实践是鹏之两翼,缺一不可,少其一,则多折翼难飞,偏颇难成,而古之成大宗师,多理论与实践并驾齐驱,多古人少时即入私塾诵读经典,古文深厚,信笔文言概意,言简意赅,今人多不识不解,感恩师父,感谢林师兄原汁原味的导读学习!

  2. 拜读学习多遍并分享,感謝林师兄释文释意,深厚的古文功底与实用拳法理论实践相得益彰,正应了文武全才,人书俱老之内涵,学习了!
    受益匪浅!

  3. 已学习,感谢林师兄导读。先贤理法精妙,今人却很难读懂,林师兄导读言简意赅,引人入胜。

  4. 非常感谢师父给我们建立这个交流的平台,也非常感谢林师兄的细心讲解,我感受很深,也很有启发,在今后的练习中牢记林师兄分享的每个作的运用和使用方法,谢谢师父!谢谢林师兄!

  5. 跟随林师兄导读,一边学习,一边比划,有了更进一步收获:手时带力两臂才会有力,两头贯力中间放空,才能即有力又是松的;每个式子定势时,劲一定是合住的;腰不能松,必须合住,才能上下贯穿;每一个作都是由腰腿驱的,等等,还需继续学习。感恩师父!感谢林师兄!

  6. 学习了!
    “我们练拳,最终就是要练出这种条件反射,但是在练习时则要避免自作,而要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林先生说的这一,是最近我们遇到的情况,就是打拳的时候成了“顺水流”,成了“自化”。打拳基本功,要保持专注!

  7. 感谢林师兄大作!文中很多要随着会的增加,越感觉明确。比如“无使有凹凸处”,师父在英文系列视频“对准”中也有描述,但是跟实际练习结合得更紧密。个人会而言,实用拳法的教学系帮助大家在太极拳道路上层层进步,而林师兄结合实用拳法术语讲解拳论古籍就是优秀的教辅材料!

  8. 这一句,先讲每一个式子应如何起手。虽然后讲“其根在脚,发于腿”,即作的力应来自于脚,但是每个作皆由手启。故手时要带力,不可松懈,这样才能使力“贯串一气”。——想起了师父教过的,手为接触,其余放下到脚底,中间都是空的

  9.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既上下、前后、左右分阴阳。我们实用拳法分阴阳强调中间一个不动,这就有了杠杆的功能。这就是棚劲,也是自传,也是避免自己双重,让对方双重的手段。棚劲陈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推着小车上山,情境就是既不能上,也不能下,把对方放在崖上,这就是将物掀起,挫之之力就是拨。

  10. 感谢师父建立的平台,感谢林师兄的分享,好文章,将古人晦涩难懂的语言,结合实用拳法的拳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容易理解。

  11. 非常感谢师父的用心良苦!感谢师兄林克同的良苦用心!看到字字句句对十三式的分析讲解,把我们带入了师父的课堂中,回想师父的讲课内客,再联系师父给我改拳的经过,再来看师兄林克同的十三式套路分解,就像爬山坡最吃累时遇到了一根拐杖一样,特别是第二式拦擦衣第二,我一直是一个,通过师兄林克同的十三式导读,让我过了这个艰难的,再次感谢师父和师兄林克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