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皮老师

洪均生老师讲故事 从生活中悟太极

洪均生宗师拳照:金刚捣碓4、5

1992年暑假回国看望洪老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他家,但是同在的还有章丘王云飞师兄,师父以幽默的方式给我讲了他的另外一位神秘的老师的故事。

有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漆黑的小巷。正走着,突然被一位“太极拳高 手”一下子打倒在地上。他爬起来后,对这巷子里说到,“请问高人尊名大姓?你的功夫,让我感到了我师父陈发科讲的东西。你实是高手中的高手啊!”不见回音,他开始在被打倒的地方四处摸索。摸来摸去,摸到了一块水淋淋、滑溜溜的西瓜皮。他立即对西瓜皮做个揖,说道“西瓜皮老师,我一定会去好好练习你今天教我的跌法,不辜负你的教诲!”

洪均生

这虽然是一个洪均生老师给我们学生们讲的笑话,可是这里包含了很深刻的太极拳的理论。人要去轻轻地碰那西瓜皮西瓜皮不会受伤,人也没有问题。可 是,要是人将全身的重力和速度都用上去踩那西瓜皮上,人就一定会摔倒。力量越大,摔得越重,作越快,摔的越快。

西瓜皮其实什么也没有做。

这个故事使我们窥视到洪老师学习、思考、研究太极拳的方法。

洪均生老师还常说,太极拳是由陈家沟的先辈创造的,这只能是一个比喻,不是绝对的。一种像陈式太极拳这样高深、奥妙的拳种,是不可能由一个人在 真空里想象出来的,它一定是成千上万的人在漫长的生活中慢慢总结和积累的结果。它源于生活。是一个积累,去伪存真,慢慢的增长,优化的过程。

所以,洪老师同样的每时每刻都从现实生活中摸索、寻找有关太极 拳的答案。

他总是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他的老师。

统计: 2769 总浏览,

西瓜皮老师》上有 13 条评论

  1. 观看洪老师的拳照,也是一种学习,要,时刻与大家看齐,参照!生活无处不太极,通过洪老这样一个小事也能领悟到很多人生哲理:
    一、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对象,让我想起前几天大雪,开始我步步稳扎稳打,想着太极里的气脚下,一直走得挺稳,后来一走神,突然不知不觉就躺下了,可见正如陈老师说的,要在刀尖上过日子,我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向西瓜,向冰雪学习。
    二、从技术上来说,西瓜老师教给我们,推手或练拳时,要如履薄冰,控制好重心,出步如趟泥,交手后不顶不丢,否则,基础不扎实,重心不稳固,如果再发力、加速,那就只能自讨苦吃。摔倒自己的是自己!

  2. 陈老师上课喜欢打比方、举例子,还要求我们自己举一个例子、模型,来回顾、总结他上课所讲的内容。老师说,你举出一个例子来,我就知道你听懂没有。
    陈老师这个教学方法看来其来有自,洪公也喜欢举例子打比方。太极的道理可能很复杂,但是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

    另外,我看到洪公拳照,开步很大、落的很低。

    • 西瓜皮老师学到的内容是什么呢?

      “迈步如临渊”,在崖边上前行,前每一处踩下去可能都会松落掉下深渊(“西瓜皮”),这是一个关于重心的问题。在前脚踩实之前人重心应保持落在后脚上。后退时同理。

      如果仅仅做到上述这一条准则的话,其实大多数人也容易做到。多数人通常的做法是在始终保持人重心在一只腿的前提下,微蹲出另一只脚,用前脚使劲踩踩前那一处地、摩擦下,那处地通过检验后(没被前脚踩踏垮、不滑),再向前迈步踏在这一处地上。

      但是,上述做法很耗时间,如果人要在崖边快速行走,上述方式肯定不可取。如何在遵守这条准则的前提下还能够快速前行,对很多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

      高效的方法是: 行走时,保持身体重心在后脚的前提下,迈出前脚落地时,用前脚通过前胯把身体拉拽过去

      在前脚拉拽身体前移的过程中,一方前脚在地压力会达到全身重力(此时身体重心仍落在后脚)、并且有水平摩擦力,也就是前脚完成了对地接触是否”牢靠”的检验;另一方如果地西瓜皮(“不牢靠”)让前脚打滑了,由于人体重心始终保持在后脚上,因此人不会因前脚在地打滑而跌倒。

  3. 人生无处不太极。太极源于生活,来自于生活,是一门科学。它实实在在的存在,只是很难被大多数人发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