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三种形式:撬,顶,推

凤凰城18 – John MacMullin. 我们出去爬个山,竟然碰上多年前卫平的学生。第二天就回来上课了。右边第一个是卫平

常规思维下的杠杆是一个支点加两头。架好支点,在杠杆的一头用力往下压,另一头则翘起。杠杆的这种用法实则是撬。也属于这种原理。移秤砣可以知道所之物有多重。达到平衡之后稍稍把秤砣往外移一丁,不管重物有多重都会被翘起。陈中华老师在推手中用杠杆撬的例子很多。毕竟我们的身不是一根棍。练习实用拳法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在身上练出这根棍,以便在推手中在确定支点后能用这根棍来撬对手。杠杆的撬或在实用拳法中所体现的就是定住中间动两头。与撬实属同一原理但结果不一样的是铡或剪。把对手放在一头是撬。把对手夹在中间是铡或剪。无论是铡还是剪,对“杠杆”来说都要求定住两头动中间

至于杠杆的另两种形式,顶或推,一般人就不容易理解或接受了。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同样的一根杠杆,移支点使其无限接近对手,这时在杠杆的另一头用力产生的效果就是“顶”。我们可以看陈老师推手视频,可以看到陈老师似乎是“单手发力”把对方发出。但是陈老师又总是说他的手并没有用力,是腿上用力了。这种杠杆的作用便是顶。但要注意这里讲的顶跟推手中常常看到的”顶牛“的顶是不同的。正因为”顶牛“的顶在我们的思维中已经扎下了根。杠杆的这种顶便不容易被理解。

我们也可以设想移杠杆的支点使其无限接近我们自己,这时候的作用力便是推。这可能比上讲的顶更难理解。因为杠杆的一头已经与支点几乎重合,这时候的推是不产生位移的,因为支点不动。要让对手进来是需要有胆量的。正如陈老师说的要把对手一起引到崖边,不与对方合住是引不进来的。看陈老师推手视频这种场景也常常出现。看着对手似乎占了上风,但陈老师就像变魔术一般把对手“推”了出去,经常的是对手被“抛”了出去。

所以,学习实用拳法要理解杠杆的三种形式。撬是最容易入手。六封四闭是经典作。推可能是最难的。因为我们正常概念中的推就是“死推”,跟顶牛一样,根深蒂固。

(新冠疫情期间跟陈老师的一次通话后写成了这篇文章。)

更多帖子

统计: 1539 总浏览,

杠杆的三种形式:撬,顶,推》上有 4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