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继零基础讲座听课总结之十三(小结):8月28日直播-正圈、凹圈

这是零基础线直播课的最后一节课,这次参加零基础课最大的收获是对校准底线死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学习了一些基本功较为深入的练法,初级的东西却包含着很多高深的内容。今天这节课,师父着重对学员的正圈进行了纠正,并由外而内地进入了深度剖析讲解,强调了转时后背(后肩、胯)是一堵墙,不能,前手的劲力翻过来形成一个凹圈,并引申到推手和内功等内容。

一、学习方法

1、看回放的时候,如果视频中有给自己纠正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琢磨,反复看自己错的地方和改正方法。
2、对初学者只看运行轨迹,里基本都没有,到后来里的变化的大,外的反而小了。
3、老师正在讲课时不模仿。听见了、看见了一定能做出来,做不出来的原因是没听见、没看见。模仿时注意力会分散,得到老师的信息不完整,就不容易学会。
4、错的很好学,看一就会;对的要学会很难,认真学还得下功夫。
5、看有两种,一种看作,一是看书。看书不会看错,看作是容易看错的。听是不会错的。
6、要是没练过实用拳法人看你打拳说好,那就要告诉自己失败了(没学好)。

二、正圈收肘的转

1、后肩和前手定住了,转,肩往下压,肘往上往后上(后肩)拉。
2、收肘转的时候,前手侧身的后(背部胯肩部分)是不能的。收肘时,身体不要转,把大臂和肋骨那一片拉弯,一直拉到脚后跟。
3、收肘转腰时,把肩、肘、胯收缩一个,就有积累了,就像拉开的弹弓,这样一放,劲就从手上出去了。拉的时候要把能转的地方固定住,这样把拉出来的固定到一条线上。
4、收肘要肩拉长着压下去,收到尽头把前侧胸凹进去,但后肩不要动。如果不晃的话会拉长很多很多(前手侧的背部)、大腿、一直到脚上去。
5、一种练习体验方法:用后手抓住前肩做收肘转腰,收到尽头时保持肘、手不动,把头、肩和胸“秃噜”下去(从背上)。

三、正圈出手

1、往外的时候要使劲撑,丹田往地下撑,后背撑开
2、出手时(往回转)时不能丢劲,后膝、后胯、后肩这三个位置不能,只转前,只能含胸,让胸在里做一个内弧线把手撑出去。
3、出手时后侧肩胯线(后侧背部半)不,从里往里进,把手撑出去。
4、由收收肘到出手时,不出肘,也是不丢劲
5、一个练习体验方法:后手放前肩,把前肩往后脚上压;收肘转腰后,用后手捏住前肩转一下,再捏住腋处的胸肌往胸骨里通一下,把背弯一下;再按住胸往后背正后通;再扶着肚子往身体正后方通一下;最后按着后胯向侧后45度角通进去。一节一节通过去

四、凹圈推手

1、贴:胸往背后贴,后背如一堵墙,只能往两边开,不能往前走。正圈第一个转是前往里贴贴贴……
2、实用拳法和其它拳不一样,练的是凹圈。把这个练出来,练到正反圈
3、在凹圈里从下进来,碰到一个,从上返出来,是正圈;从上进来、从下返回去,就是反圈
4、引申:一种胸能含进去,就会太极了,丹田能进去,就会内功了。
5、一开始用肘拉,最后只蹬脚,身体不,只能在桶子里转。推手时,上身作是贴住跟着对方悠,了解对方劲路走向的时候一蹬脚,对方就出去了。
6、用法和基本功是一样的,用法不是技法。不能把技法当成用法。

五、纠正作的体会

1、作幅度太小。深究自己深层次原因:在能较清晰地体会到骨架的位置和运后,有时想更清楚地体会这种骨架结构的变化,下意识地减小了作幅度,经过一段时间练习成了习惯,导致运幅度和拉强度不够,大幅度拉定住的能力也有所降低。更严重的是如果不是这次发现了错误,长此以往最后会导致“玩感觉”,可能会与实用拳法渐行渐远。这里做深刻检讨,算是给自己敲一个警钟。
2、以前是上身如同一个桶子一样,死板板地平转,转过来、转回去,结果是在“”,出手时丢劲了。这次纠正的是:后膝、后胯、后肩这三个位置不能,只转前,含胸,在里做一个内弧把手撑出去。
3、通过这次师父给我纠正作,一下子如顿悟一样,不旦加大了收肘转身的幅度,还把身体内部的转与上身这个桶子整体的转()区分开来,才算刚刚尝到“里”的感觉,身体内部受到的刺激增大,能明显感觉到内脏在运中受到的挤压、按摩。从效果上看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腹部感觉舒适很多,排便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虽算不上腹泻,但总是湿湿散散的一滩;这才练了几天下来,每天一次的便便已经是结结实实成形了。

****************小结****************

参加零基础线直播课后,收获很大。不巧的是照顾生病住院的家人,开始时未能参加直播课,只能看回放。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目前的练拳的主要内容是把这些新学到的内容加到六封四闭正圈基本功一路中。这套课程深入浅出,自己以后隔段时间还要进行复习,加深理解,找出第一次学习忽略的地方。感恩师父,为我们提供这份系统的教材,也为自己有幸得到这套教材感到兴奋。

更多帖子

统计: 478 总浏览,

刘霞继零基础讲座听课总结之十三(小结):8月28日直播-正圈、凹圈》上有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