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捣碓,第一动前胳膊要收到肋上,收不到也要对着肋,严格的说是对着丹田;第十动,起膝盖,小腿和脚在下面耷拉着。
收肘,肩和手不动,平着一条线,手不跟着走,肘往下到手肘肩成一个角度;目的是加上一竖,手平着地面走,肘垂直于地面走,手动了,竖就没有了,一定要有一个横,一个竖,有个”T”;云手的两个胳膊,也是一横一竖;所有动作都是一横一竖这个关系。
三个点,三条线,上面两点越来越近,下面两点越来越远,中间点合在一起,但是平行着;上面肩合,合不进去,有骨头挡着,中间胯合,丹田合,两个点,下面膝盖永远不动,一直往外开,开不出去。
网站上有一万两千多个帖子,知识量很大,可以看一下,很多都免费。
后叉步转身叫再收。
掩手肱捶,前面两个手双斜下挤,再上来,是高探马;红,打出血,打断;肱,错过了,用小臂七寸刀打;练陈式拳的内读肱为红,出手见红;肱是小臂的动作。
右转身捣碓,第四动,肘和胯落了,手不落;关键东西是,师傅也做不到;不起眼,要求非常清晰,做不到;过去老师从来不说,过来人,西方教拳,外国人认真做笔记,第二天,变了,会指出来,怎么变了,常常解释,圆过去;简单的东西从来不做错,就是大功夫;洪老师七十几岁的时候,动作还很标准,后来老了,没劲儿了,手腕也弯了,掩手肱捶定式是前角,一收到了后角,一开到上角,一收又到了下角。
十字手,开手后,肩和肘不动,起手是做反了,肘和胯压,往下,收;所有出腿往下坐;胯领肘走是走下面,肩领肘走是走的上面,要走下面。
背折靠,最后一动,前胯一转,打出去,从里面顶出去,拳没有自己打,胯顶出去的。
单鞭,前膝盖顶住不动,使劲儿顶胯,过躯干,很难;改拳非常难,觉着简单是没改,需要发生质变;皮长了,骨头像做外科手术才能变过来;落实,不坚持,一定会回到原来的位置,没改。
不能慢练,慢练是一个学习方法,比较清晰,停下来找一找,让人给看一下;我们这个拳没有慢练,不能打成杨式。
三条线,一、二、……十,分成十级,第七级讲的,没到那个阶段,不理解,听不懂;肩,胯,膝,肩上一条线,肩往里走,收肘管上身,再走,走不了了,出手不是出的手,指尖儿领劲儿,方向盘,另外部位做的,指尖儿是后面顶出去的,力永远在后脚;中间在两个胯的对角线,丹田线,叫腰,动时,平面不变;肩平面线,不能破相,三个平板,中间有线连着,丹田面;膝盖,封在一个平面上,膝走上下,对身体的作用相当大,不自己变;三个平面控制身体,才平衡,才能出弹簧力。
收肘,手肘肩一个面走,一块儿木板,松而不懈,松是有根轴可以任意转,不懈是面不破。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
学习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