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诲人 必以规矩——转载孙中华先生笔剑堂博客《实用拳法学习方法》

按:2014年7月22日,大青山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培训班的第二天上午,北京的孙中华和香港的林克彤两位先生应陈中华先生之邀,在大青山国际酒店大堂分别就实用拳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做了极富指导意义的精彩论述。现经孙先生本人同意,转录其博文《实用拳法学习方法》于此,以飨同好。

      冯秀芳 快要离开大青山回北京了,正赶上这期培训班开学,陈中华大师嘱头一天从香港飞来的林克彤律师和愚下各就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讲一课。每课讲后有互动安排,学员们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愚下讲的题目是学习方法,课后有的学员来核补笔记,这教愚下有了把提纲整理整理后放到博客上的想法,陈中华大师也立刻表示支持。

      打开电脑,发现提纲的原稿找不着了,只好边回忆边写。这也好,正好做些补充。下就是这篇学习方法提纲:

一,       重打锣鼓另开张

这是对那些学过太极拳但还没能找到通往太极功夫之路的学员说的。因为实用拳法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系,以愚下的个人经历,光搞搞改良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挑几条实用拳法的规矩移植过来去改自己的老底子不行。学几样技术和招数,搞搞嫁接更不是练出功夫的路子。

至于初学者,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好好学,别躁进求成,顺着这条路前行,踏踏实实地练就行。

二,       万丈高楼平地起

这是说要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基本功是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手段,对理解和掌握规矩,对提高套路水平乃至推手水平非常重要。比如洪公把太极拳的所有作本质地归结为正反两个圈,这是“大道至简”,不言而喻,练好这两个圈有多么关键。

三,        规矩不成方圆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大多数“有货”的老师遵奉的是“宁教一手,不交一口”的陋习,意思是对生徒宁可教一个招数,不教一句道理,别提教给生徒带有根本性和指导性的道理即规矩了;没货的老师更不用说。有道是“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实用拳法就是这样,通过口说,示范,实操,把一系列规矩传授给学生,还生怕学生掌握不好,这是实用拳法的好风气。能学实用拳法真是好缘分!

四,       实用拳法的DNA全在套路里(陈中华语)

** 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小孩子学说话,学书法先描红临帖等等都是模仿,这是诸多技艺的起步功夫,先把模仿对了,才谈得上别的。

** 学会观察。要想模仿准确,先得学会仔细观察,经过一个时期严格要求下的观察力会越练越好,观察能力增强了,会使你终生受益。

** 当几年“机器人。套路里每个式子都分为若干“”,起码在每个“”完成都要停极短时间,利于保证每一“”的正确,连成的式子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正确。因为这样练,看上去像机器人,但绝对有必要。正因为如此,实用拳法不提倡一开始学套路就把拳打“流畅”。

** 先粗后细,先外后内。洪公说:“套路里的作没有一个是空的。”所有作都有技击的意义,要求都很严格,都有一定难度,甚至很难,所以刚开始只能学大致作,叫做“划道”,然后再往细了练,往内头练。不要畏难,也不要以为可以唾手可得。

** 无人似有人。意思是得有假想敌,离开用法就不知道怎么才对。但是用法和假想敌也得听老师的,假想错了,作对不了。

** 举一反三。套路作都互相有关联,因为它门都符合相同的规矩系,老师纠正你的一个作,比如没有填胯,你就应该推而广之,把其它该填胯作都尽量做到位,都有提高。这样长就快。

**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所有跟作有关的技艺,都要形成技术定型,用时才能靠得住。要形成技术定型,除了多次重复之外,别无它途。特别对于练过别的拳的朋友,更要多频繁重复练习,以期建立新的技术定型,从而抑制原有的定型。这样练到一定火候,到用的时候,才能在零几秒的时间里想也不想,靠条件反射做出正确作来。再有,“由拳熟而懂劲”,练得不熟是懂不了的,上不了台阶,悟不了;按照哲学上的说法,“量变”不够,“质变”不会来。

** 萝卜快了不洗泥。这主要是针对初学者说的。走架速度慢,才能照顾得到作的细节和各部位作的分寸、次序和协调,否则就会顾此失彼,粗而不精,影响走架的质量。

** 快以致用。套路练到一定程度,可以加入快练,即每天走架应该快慢结合,快的趟数跟慢的趟数有一定比例,一般而言,套路水平越高,快练的比例越高;还有一种快慢结合是一趟之内,有快有慢,视情安排。

** 自我监督。在走架的时候用规矩随时检查自己的作,可以拿瞄一下,自己拿看看不着的,可以借助自我感觉和玻璃窗、镜子等。

** 拨架子。自我监督代替不了高水平的客观监督,这就是人们经常说某人“练走了”,得及时请水平较高的同伴挑毛病,尤其是请老师或者师傅纠正,这就是“拨架子”。实用拳法无法自学成才,没老师平时“拨”,适时“点”,学不出来。

五,       推手练习

** 推手以练为主推手其实是一种双人练习法,可以练劲,练技术,也可以从中检验出参与者现存的问题,以便在套路和基本功练习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当然也可以作综合技术练习,分个输赢也提高兴趣和活跃气氛,但不要过于以输赢为念。有的朋友在练习中,“出圈”、“俯仰歪斜”等低级错误频出,原因在于没有把平日练习中的推手当作练习。

** 学用相长。综合性推手练习里所使的作只能来自套路,非一路二路炮捶)的作不能使。这是逼迫练家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套路里的作,达到走架和推手互相促进的学用相长的良性关系,进而达到迅速提高的目的,避免普遍存在的走架练的作不能用而被迫另行摸索一套推手作的“学用两张皮现象”。

** 有人似无人。主要是为了解决推手的时候由对方状况而产生的轻敌或畏惧心理,以及由于心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动作变形的问题。

** 不跟陌生人推手。非比赛,尽量避免跟陌生人推手,避免因对方不能正确对待输赢而产生的麻烦。

六,       其它

**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做记录,而且不管理解不理解,应该把陈中华大师和其他教练的原话记下来,而不要记录自己的理解记,以免当时理解有误或者理解片或不深,反而把原话忘了。

** 不积压问题。有问题及时请教陈中华大师和教练,积压问题会影响进一步提高,有时会影响练家情绪。

** 享受过程。每有所得,就让自己高兴一回,把练拳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有利于自信心的培养和坚持练习。

** 艺无涯。从理论和事实两方审视,实用拳法都符合艺无止境的规律。不应有任何急功近利和盲目自的情绪和行为,而应永远坚持潜心领悟和刻苦练习。牢记“一艺之学,必智学两尽”。

 

最后送各位一句话:“学艺难入妙,有志可登堂。”祝大家学有所成 。

更多帖子

统计: 2983 总浏览,

大匠诲人 必以规矩——转载孙中华先生笔剑堂博客《实用拳法学习方法》》上有 2 条评论

  1. “以愚下的个人经历,光搞搞改良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挑几条实用拳法的规矩移植过来去改自己的老底子不行。”—-孙老师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练实用拳法的同学认真思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