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转身捣碓,两个手不过中线。
搂膝拗步,后几动的右手正圈儿是,收肘,转腰,出手。
对的东西都是个性 ,错的东西都是共性,100%,只要改过来了,就不一样了;如用手去打苍蝇,百分百一样,拿个苍蝇拍就不一样了;一般是花百分之五的时间做老师指出来的,百分之九十五的还做原来的,反了 ,应该一直到改好。
做笔记,一、如实做笔记,看记得对不对,准确不准确,二、重点加上自己的,捡出一条来落实,变成自己的东西,看理解的对不对,一说就暴露了。
金刚捣碓,倒数第三动,第二动,右臂上下外弧,常常是知道,做的时候又不是了;规矩包括内容的规矩和学习方法的规矩,内容很少一点儿,难在方法,每天的课都在讲方法;讲时听、看,不要做;教拳三十年没有一个例外,凭什么你例外。
不需要练身体,因为没看,一百个点只看到两点,只能复制这两点儿。
所有门派,只有我们,圈儿向外,就这一点儿,改过来,进步十年。
动作不够死板,动作对了,就死板点儿,要不没法改进。
丹田一开,肾就吸进来,每个动作都是,就像小臂,肘进来,手就出去。
擦着皮走,没推到骨头,手贴在身上走,像剥洋葱,脱衣服,重了脱不下来,要做分离动作。
记住,不要求理解,如转。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
对于老师讲的做笔记
第一条,做到一部分
第二条,远远没做到
现在能做到的是,尽量先把第一条做的好一点儿。
对于老师讲的,要反复看,反复看,反复听,反复听。
对于老师指出来的,要反复练,反复练,直到练过来;要做不到,就买张票,去大青山,爬到青山顶跳下去。
我临时没做到,要跳的话,已经跳了很多次了。(就一点儿:做一,一一一,收肘出手,定步活步,只做一,不牵动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