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掩手锤接双推手,要上步,“原地的动作没用,要上步,上大步”。
2、不传之秘,陈老师说不传的都是“规矩”,传給学生,学生拿来标老师,老师也不符合规矩。老师“看起来”脱离了规矩。
3、闪通背,插手后手不动了,放个参照物,是身体自己转过去。看人打拳,看人要看虚,背景要看实。不能只看人。背景参照物更主要。陈老师用捣碓接晾翅的出脚类比,说明“不动”的情形。练要用参照物,用才能分阴阳。分阴阳就是进入太极状态。同样情形还有金刚捣碓的腰不晃出腿,腰不动出腿。形意拳的“鸡腿”。鸡睡觉单脚站着,换腿的时候全身不动。
4、练拳打拳,越大越好。开合清晰明确,节奏清楚。最后看不见。摸石头,把石头磨的看起来柔软了,实际上它是硬的。硬是一直硬,软是看起来软,是练的太光滑了。
5、“拳是缠法,缠就是拧的意思”。缠不能打结,打结就死了。打结才有劲,打一半得打开(解开自己,解扣)。在闪通背里,两手一拉一插,身体别慌动,两个手都抵上劲了再转身。
6、一开始就用劲练,越练劲越大。所以练拳的时候使点劲。
7、六封四闭,肘藏着。
8、打拳不要流畅。陈老师给我改拳,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打拳节奏,打出点来,去看陈老师演示的小片段。对比高春来兄的动作,改正自己。陈老师给我改了第三段两动作的细节。
9、打拳脚用劲还是腰用劲。陈老师回答这个问题用汽车启动来比喻,汽车一打火是用电池的能量,引擎启动后就不依赖电池了,用的是引擎的能量。我们做动作甫一启动用的是脚的力,之后是腰的力(核心力量)。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