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场南竹林边儿的柿子树,树很高,树干很粗,结了很多柿子。
熟透了的柿子,比普通的柿子要甜一点儿,我尝过,滑润爽口。
仔细观察这掉到树下,摔成两半的柿子,会有惊奇。
柿子长的很结实,刮风、下雨、下雪、雨夹雪,甚至下了如此大的雪。
之后也只在树下捡到了两个冻柿子,和一般大核桃差不多大小。
下雪后的柿子树。
今年提前下山了,记的往年应该是腊月二十二三时,树上还有不少柿子,过年后什么时候没有的,忘记了。
为什么这么多好吃的柿子,早就可以吃了,一直到春节,又没坏,没有鸟儿来吃呢?
去年的时候,我把这个问题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儿,让家里孩子解答,他异想天开说了一大堆,没有一个对上,最后我跟他说出了答案。
今年在老家跟在外地弟弟聊天时,想起来了,我又发给他,考考两个小侄女儿,一个上四年级,一个上一年级,前提冬天和柿子树,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前面说的惊奇,一个是为什么鸟儿吃不到,我母亲也在旁边儿,第二个我跟她也解释了一下,说看看你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我母亲七十岁了,她没怎么考虑,不就是什么什么吗,一口就说出了答案,农民应该都知道吧!
原来我惊喜的大发现,脑子里的那些所谓的天地间的大道,在普普通通农民们的眼里,只不过是些最最稀松平常的事儿。
侄女儿们的答案来了,冬天,鸟儿都飞到南方去了,我说到南方的只是一部分鸟儿,还有没去的,顺便拍了家里院子里的视频。
小孩子们没耐心,迫切想知道答案,我故作神秘的说,这有可能伯伯是这个世界第一个发现的,暂时不能告诉你们,我提示一下,看看以前我发的我们家的柿子树图片,有什么区别,可以和你的同学朋友讨论,或是问爸爸妈妈,姨舅,姥爷姥姥,实在想不出,就问你们奶奶,她知道答案。
这是我们家的柿子树,每年我都让家里不要摘光了,顶上留几个给麻雀吃。
小时候我曾经喂过几只麻雀,熟了,隔几天飞回来,落到我的头上肩上或手上。
还是前面的柿子,说的那个惊奇是把图片放大,会看到很多橙黄色小星星,一小片一小片的,闪闪的,很整齐,全是四个角的,一模一样,按比例有大有小,没有一个是三个角或五个角的,别处或别的什么不知是否也是这样。
再放大后效果
这附近是有鸟儿的,大小广场周围就有一群鸽子,这不是它们的菜;站在大广场南边大路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就能看到几个喜鹊窝,喜鹊是杂食的,很聪明,应该喜欢吃柿子;小广场上,夏天晨练时,每天都有一大群麻雀在玉兰阁西边的竹林里,叽叽喳喳开会,晨练结束前就开完会,一小群一小群化整为零向南飞走了,几秒就能经过那棵柿子树,第二天继续,陈老师说那不是麻雀,那叫窜窜鸡,飞起来一窜一窜的,我分不出,简称小鸟儿吧!它肯定喜欢吃柿子,喜鹊简称大鸟儿吧!
冬天,尤其是下雪后,山上寻找食物困难,这一棵柿子树,多少柿子能够鸟儿吃。
从柿子树边经过时,有时看到一两只大鸟儿站在树干或是大的树杈上徘徊,看着满树的红柿子,最后无奈的飞走了,或者几只小鸟儿在柿子附近的树枝上,跳来跳去,恋恋不舍一阵子,也飞走了。
可以看出,普通树上大个的柿子,是长到较粗枝条的一侧,直接枝子上开花结柿子,有一个很短的把儿,有时附近长着两个,或者三四个紧挨着,它附近也有大的枝条。而这棵树上,大核桃大小的柿子,都是独立的长到细枝条的稍儿上,在最外端,最远端,比较均匀分散的长着,多点外争。
再高明的大鸟儿小鸟儿也不可能同时碰到两颗柿子,它没有那么长的嘴,也没有那么长的腿,只能认准一个。
以大鸟儿的体积和体重,直接没戏了,在看小鸟儿,它能站到离柿子较近的位置,能够到柿子是做不到,柿子周围光溜溜,没处下脚,若站在上面颤颤悠悠的不稳,也承受不住,有一点儿小风就自己动。
假如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儿,它选中了一个柿子,周围无干扰,它尝试着滑翔了几次,紧扇几下后,平伸开两个翅膀,脑袋伸到前面,半张开嘴,全身固定住,合住一动不动,像一把刀一样,划着弧线过去了,远离柿子后再盘旋回来,离柿子远了碰不着,近一点儿能触到,不是贴着擦过去,就是一碰就跑了,光滑的圆弧面不好受力,颤动幅度较大,晃来晃去,靠太近了或是正对着撞过去又不敢。
于是它呼扇着两个小翅膀慢慢的靠近,翅膀就是脚,像铲出一样,一步一步的,到了合适的距离,身体停住,翅膀继续扇着,慢慢的微微调整,然后保持身体真不动,空中定位,嘴尖领劲儿下啄,对着柿子的中心附近,后脑勺领劲儿回来,脖子做协调,能啄到但还是不稳,只要有一点儿晃就不好啄,伸出两个爪子当手,摁在上面按住,像个球飘在水里,起伏摇摆定不住,两个爪子在柿子直径或稍大一点儿扶住,用嘴碰碰试试稳不稳,若是不稳就收肘到丹田,拉不动可身体整体过去,合严实,上下前后左右固定住,成为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翅膀一直扇着没变,没停,也没有歪嘴瞪眼,嘴就是第三只手,然后用嘴先啄开,再吃里面的肉,吃饱后,收回嘴,松开两个爪子,离开柿子,像机器鸟一样飞走了,下次再来。
上图是柿子树的大致位置。
此文章参加春节征文活动。
更多帖子
- 大青山学拳记之三上大青山 (强烈推荐)
- 很累,但要坚持 (强烈推荐)
- 学拳不难 (强烈推荐)
- 功夫的“效益”与“成本” (强烈推荐)
写这篇文章时,首先感到的是材料不足,如图片,本应有很多。
2020年,每月上山一次,多的时候每月三次,共约二十次左右,按每次十天约二百天,每天吃三餐去酒店,来回六次经过那棵柿子树,想拍应该不止每次拍一张,按每次拍一张照片也能拍一千二百张,而实际只拍了五张,随意拍的,硬扯上了两三张,按十张好算,一百二十倍。
以上面为例,随意做一件事儿与有目的的去做,结果差了一百倍以上。
若是图片充足,一张上添上几个字,至多一句话,就能组成一个纪实的图册文章。
除夕夜直播课,即前天晚上,刘松提到了我写的这篇文章,张学岗、陈老师、林克彤师兄等分别依次发表了看法,我写到笔记里面了。
现在反思一下,应该多看看别的同学写的文章,发现一下应该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陈老师当时提到过,每个人都有特异功能。
条理清晰,理解透彻。将实用拳法溶于生活之中,用心感受,学用结合。于师兄是真正的知行者!!
随便写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也不知道有没有跑题儿。
前面的都是事实,后面的小鸟儿和柿子推手,一次次反复尝试,最终胜利,是我编的。
世界就是柿子树,大青山就是世界上某个角落的一个柿子,我就是一只可怜的小鸟儿。
在山上学太极几年,观察力度强了,还有点像师父说话的囗气了,好,拜读了
老兄的观察力更强,把我心里想的都说出来了。
我装的,拳里拳外全面模仿,只是装装样儿,装久了,可能外在的有那么很少的一点点儿。
有人说我是陈老师的铁杆粉丝,我没有承认。
膜拜于学兄!
又将放上一张图片,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