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结构中关节的作用非常重要。太极拳理论中对此有很多论述,“节节贯串”这个词就是讲的以关节为主的动作。
我们把关节分拆开看,从功能上,能看到支点,力的传导点,相对的动点等等。再仔细观察和比较,还会发现关节还能起到“轴”的作用。
比较直观的例子是剪刀,剪刀的作用是在一个平面上的,而人体中的铆是多维立体的,作用更大,使用更难。

引用宋振华的笔记:
20210212: 剪刀力的关键在铆钉。普通人动作是整个的,是一,是一种任意的动,是杂乱无章的。再提高一点就是搓。搓的动作是有序的,按照轨道在走,是分了阴阳了,是二。剪刀力是在搓的动作里加了一个不动点,是三。 铆钉是界,后面用力,通过铆钉这个不动点使前面做动作,才是间接力。
铆钉是区分前后的界,这个今天明确了,很清晰,小擒打和抱头推山中间的过渡动作就是一个剪刀力。铆钉在前轴,后面脚蹬发力,使前手打出去,前脚和前手相反方向发力。刚试了一下,前腿不收的情况下,后腿能发力,前轴也能有铆钉的感觉,前腿一动啥都没了,丹田也很难定住。
动作要均衡。均衡就是在同一角度下各部位等量运动,剪刀在动的时候,靠近铆钉的位置和靠近尖的位置根据角度等量的移动,剪刀的状态就是均衡。 练拳的时候要练的是太极的力,找间接力。打拳的时候以剪刀力为模板,在动作里找铆钉,找前后,找均衡。 直力变成圆力。自行车是在脚向下蹬的力,到了踏板轴变成转的力。
总之,身上有了铆,才算有了结构。才算有了太极要求的阴阳动作。
更多帖子
- “转关-太极拳的扣”在线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只进不退的打法-北京2014”在线视频花絮 (强烈推荐)
- 勤工俭学 (强烈推荐)
- 敷盖对吞 (强烈推荐)
感觉很好用。可以从这个动作中得到很多启发。
两个杠杆合在一起
当时看了陈中华老师的这个动作,按实用拳法的要求。。做出了同样的技术动作并应用在实际打斗中
身上有了铆,才算有了结构。才算有了太极要求的阴阳动作。陈老师把难懂的太极翻译成容易听懂的白话文,让人直接理解吸收,接受太极养分,我们太极树苗正在茁壮成长,感谢老师辛勤付出
把对方中轴当铆钉,自己的肘放在对方中轴上一点,在前腿不动,肩胯合之后,只需蹬后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