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拳的目的:练出功夫、有功夫。2021.0408
练出功夫的过程中身体自然就锻炼好了、身体健康了。
无论何种“功夫”、运动如:摔跤、柔道、搏击等等,目的是练出劲来。
张力具体到人体上要“拉”,最后要“开”,两个概念、两个东西。
要练拉,最后要练开。拉的目的是为了开,开了以后就具有掤劲了。
掤劲:前后、左右、上下,在身上周身360度、同时都有,均衡存在。
推手时身具掤劲,就可以把对方的劲,引出来,拔根。上面保持不动了,就可以打底下了。
水,对方轻时,直接走底下,把对方托走;对方重时,上面顶住、先掤,从底下掏,上惊下取。
二、达到身具掤劲的路径:
建立掤劲,做动作的时候要拉开,在身上体现为三组大的方向:上下拉开、左右拉开、前后拉开。
1、上下拉开。上:头。下:两个脚。
上边:头是往上领着,脚是往下踩着,不能丢掤劲。中轴不能前倾后仰、歪斜;从丹田开始,到胸膛到头顶,要直、正。是大架子、也叫“结构力”。这个结构不对的话,上下没有;上下没有的话,左右拉不开;左右没有的话,它就没有前后的。
身体上半身三节,直、正,像管道一样,是顺的,疏通的;如果歪斜,就堵了,阻劲了。前胸后背保持平整即可,不可含胸过度,否则前后失衡。
下边:腰不能弯,弯了就泄劲了。从身体侧面看,前俯后仰都会没劲了,不可取。正好能吃上劲儿的地方就可以了。
膝盖不能出去了,过度外展。
2、左右拉开。主要是肩、胯,最后到中线,中线要开。20210409
陈老师经常说,从身体中线对准开始,一刀左右分开,一左、一右两边。
要练出左右的开,需要先练胯,再练肩。两个胯、两个肩开了之后,中线才能开,身体里边才能拉开。
开胯是指左右的开,没有前后的开,也没有上下的开,不参与上下的活动,只是个结构在那个位置。胯不能往身体正前方使劲。
有“上下”的话就把上下拉开的掤劲给搞没了。
开胯方法:定住膝盖、提水、六封四闭等。做拧毛巾的动作时,胯也是左、右开。
3、前后拉开。
前:两个手的中手指尖。后:后背的2个大筋。
大筋位置:肩胛骨里边、胸椎两侧。练胯的时候,腰椎两侧各1个。共四个大筋。
右手对着右边的后背大筋,左手对着左边的后背大筋。
力,从中间后背大筋上出来是可以的,对方引不着你;否则若从肩上出来,对方就能把你引跑了。(表现为:身体失衡,站立不稳。)也叫“守中用中”,守住中线,用这个中线。
- 拧毛巾:练上下、左右、前后的劲都有,是非常综合的,都重要。左右要做,前后要做,上下也要定好。
- 提水(上下为主,左右次之) 、六封四闭、正圈、反圈:因为站位是45度,练左右的多,左右占的比例比前后的要大。开肩、开胯:左右两边开是最重要的,前后开次之。
三、课程安排:这几天练身体的核心部位:腰裆。两个胯的开。20210412
理论:
腰的位置:前腰后腰腰左腰右是一圈儿,整个一块的。腰胯是三节的根。腰是上节的根,两个胯是腿上的根。
胯的位置:前面:腰际线以下,腹股沟以上。后面:腰际线以下,臀部以上。左胯、右胯各一。
掤劲的产生:腰胯产生三分力,从中间生成。掤劲不是两个脚蹬出来的!是从腰裆中间开始使劲,三个方向走劲,从中间分出三股力形成的,人体才能平衡。
掤劲的练法:练左右,不练上下。上下保持竖直即可(人的力天生就会往上走,叫“会的我们不用练”)。力往下走我们不会,因此要练左右的的开。
第一步是开,左胯、右胯往两边拉开。
第二步是往下走,股骨头要开(部分上下的了)。从里面往后翻,翻下去。但是腰不能动,不能塌下去了。敛臀时脊椎上下,命门、尾闾一线保持正、直不动,要保持尾椎骨原位不动,不能一起敛倒里边去了。
股骨头可以旋转(外形上、外面看不见。)旋转了力就能从后面到脚底下去了;尾椎骨不能动,否则形成双重。
因此,身体要练两个地方的开?:1、股骨头开,左右的掤劲。2、尾闾开?会产生上下的掤劲。
小结:身体需要锻炼的部位、局部:上下的练中正竖直,头顶悬等;左右的练2个肩和胯,包括身体中线等;前后的练手腕、肘、肩、中线。膝盖、脚踝定住。等…
中线非常重要,上下走中线,左右也要在中线上,前后也在中线上,都和中有关系。总体框架有了,单独、独立的练每个部位,添砖加瓦,再加以组合。
实践练习:
提水:(结合陈旭教练1-3月份、4-6月份基本功专题精讲,进行练习。)
1、两脚前脚脚后跟、后脚脚前掌的用力点踩在一条线上,但脚的其他部分也都着地。身体要正,就是上下的掤劲,要感觉站在圈里去。头是顶住的,脚是踩住的,身体有掤住的感受。刚开始没有掤劲不要急,身体先站正了,腰胯开了就有掤劲了。
2、一个手扶在丹田上(肚脐眼这个地方),另外一个手扶在大腿上,保持不动。然后从腰开始,腰的上边有顶铁帽子,铁帽子上面的部位都不能使劲。手也属于铁帽子上边的一部分。
3、从铁帽子底下开始使劲,从丹田开始分,两股力从里边使劲往下走,分别到两脚,两边同时往下压,这麽拉。4集0452。最后都在开胯上。错误动作示范。左右的开,没有往前顶,没有往后落,也没有往上顶,它只是负责左右的,左右的、就在左右上做。
陈师语:“上边儿永远在上边儿,下边儿永远在下边儿,左边儿的永远在左边儿,右边的永远在右边。前边永远在前边儿,后边儿的永远在后边”–一个圆,一个球。
按照陈旭教练要求练习左、右提水,各60个。录制、加练习视频。教练们都是成千上万个练! / 两边开啊两边开,一定不能练成前后的,也不能练成上下的。只在左右上使劲!上下掤住之后练左右。两边要平衡。/ 身体不能弯,否则会丢上下的掤劲。/ 腰要定住,从腰往下使劲。 /
四、真不动理论: 20210413
实用拳法的理论、套路(+功法)、推手,三位一体可以相互验证、都能对的上。
什么是真不动?
真不动=铁笼子
铁笼子:1、身体外边,贴在、附着在皮肤上,是我们皮肤建立的,周身一圈,是个圆,是个规,在身体外面不存在的东西,要发挥想象力。它既存在还又不存在,它存在你看不见,但它有这个东西(三脚架为例)的效果和作用,我们就说它是“存在”的。需要用大脑去练。
2、还有个矩、方。上边是个圆的,有四条腿。“圆”-在腰上,“腿”-前边的在-肚脐眼往外微微一寸两边的位置,到我们腹股沟深处那个窝里边。后面的-在两个大筋往下走,一直走到这个尾闾这一块儿,这就是个铁笼子。
示例:做提水的时候,胯的前边儿、胯的后边儿,都要卡在里边儿去;腰还卡住,它通过中间这个地方连上了,把这两条腿连上了,后边通过命门这个地方把两条腿连上了。在练动作的时候,这个肚脐眼位置是不能动的,就这个笼子是不能动的,膝盖不能动,,就可以从里给打开它。里边可以动。这是真不动。
铁笼子示意图
铁笼子是枪膛。
陈老师一直讲:练拳的时候你大脑里边儿要有两个维或者两个东西,就是你大脑里边要同时想两个东西,最少想两个,有的时候还想三个。想两个不一样的东西,它是一阴一阳的东西。它是一横一竖的关系,大脑里面要想一个横的力,一个竖的力,它是两个不一样的力。
一个横一个竖才能组合成两个维度,我们身上的掤劲,有横着走的,也有竖着走的,横的就是建立这个管道,横的就是建立管道-枪膛,竖的就是在里边建立-狙击枪子弹。腰也是这个东西,就是这个外边儿练出个笼子来,里边儿练活它。
示例:拧毛巾。定好铁笼子,做拧毛巾,看似动了(视觉错误),实则没动。动了是双重。四根撑子,它是没动的。在四条腿之外都可以做动作,就是有个规、有个距了,你有个规矩了之后就可以它在里面可以随便怎么走都错不了了。
实践练习:
想象出来这个铁笼子,身上它并不存在,但是有这个东西的作用和效果。是无中生有,没有这个东西你把它想象出来,再根据这个练大脑不练身体。练上步下步,也是有个笼子的,笼子保持不动,它从笼子里出去了。后边撑子比前边重要。
出腿:(练习,录视频)
1、前腿脚后跟,从前边和后边儿两个撑之间,左右两个腿从里边伸出去了。没有动,它从这个笼子里边儿伸出去了,它就填上来了。股骨头是这么旋转下去了,这叫“填胯”。
2、后腿也是需要做这个动作。
两边都是这么开的,这两个胯都是这么开的。看我们身体的结构,这个笼子是合住的,腰是合住的,两个个胯是打开的,膝盖合住的,脚是开的,脚的力都是往下接的,它是一阴一阳的关系,就是它是合的,它是开的,都是两个。
3、两人配合练习出腿动作。协助另一方的人,不可以较劲。7集
铁笼子上边那个圈可以往上移动,,移到那个地方都可以。对方碰到你的那个地方不能再动。对方碰着你的是皮,里边没碰到。需要分阴阳,对方推你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推到你,推到的是外表。最后达到皮和骨肉分离,皮和里边都分离。皮保持不动,建立横的,筋骨是走的里边。一块走,就是晃了。20210420
上身理论:皮是气血,呼吸都到皮上;血是心脏;气是肺。皮不动,保持固定,心脏和肺工作就会非常少。用大脑去支配动与不动。例子是教练和学员推手,教练没事,学员由于皮和筋骨一起使劲,喘不动气,心脏跳的飞快,没一会就累坏了。而学员摸到的只是教练的表面,并不知道教练里边在调整。最高的功夫在皮上,皮上是真不动的。也就是外面是真不动的,里面是真动。需要练!
五、动力源:丹田
太极拳的丹田位置:肚脐眼里边一寸的位置。与中医无关。和铁笼子一样,在实际的医学解剖上是不存在的,都是无形的,没有实质有形的东西。但是有效果和它的功能作用就行了,也要用大脑想像和控制它,假设它有这麽个东西。你感觉什么东西好用,就将丹田想象成一个小球、一股气体、一股力,任何什么都可以。不要练偏了,它是“真实”的东西,是劲,不是行云流水,不是虚无缥缈。
丹田贴命门,外形上不能动。丹田往后贴到命门(命门本身是不动的。是练里边的劲往后走,不是肚皮往后贴),没有一点空隙,不留一点空间,无缝融合,铁笼子仍然保持不动。做到了这一点,便是水火相济,就是守住丹田。推手时,对方摸不到你后面,就找不到你的力点。
陈教练给学员试验,贴和不贴命门的效果。8集0612。没贴时,晃。贴住了,力从后边走,贴住了,自然就紧了。是放松的紧,不是紧张的紧。紧凑了,是整体做动作。这是“吸提贴闭吞”的贴字诀。
胯开了对呼吸是有帮助的,不可以反着来。练身体的开,身体开了,呼吸才能开。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