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陈旭师兄、赵青云师兄为青岛实用拳法学员进行了第十三届实用拳法培训。现整理培训笔记如下:
一、合住腰
上下相合。以两个圆柱为例,分为人体的上节和下节,两个圆柱体的结合部为人体的中节,我们要练的就是让中节变短变没。中节就是我们腰的部位,以肚脐为中心。上节为1,下节为2,加上一个中节3,1和2就有了关系,3是1和2的关系,练3。想像两根铁管,从中间焊住焊死。
具体方法:前面上手在膻中,下手在肚脐之下三至四寸,手心劳宫穴相对相合。想像胸中有一枪栓,手抓住枪铨外把来回拉,劲在手心劳宫穴,身体不使劲,外面带动里面,含胸拔背,不能弯,后背不能驼。左右腰部上下相合,大拇指、中指扶在腰部相合。或以两掌扶在腰部做上下相合动作。力在身外,不在自己身上。
延伸学习:上下相合是上下肢关系的总纲,要求上下肢永远保持一种内在的关系,任何时候不能出现“不搭界”现象。在尺寸比例方面,要求“上小下大”;在劲力要求方面,要求“上松下紧”。
二、手与肘的关系
肘在手中,手在肘上。要求手和肘对上,成一条线,两点变成一点。坐腕的时候,从中指到肘(小臂)是一个整体的棍;开腕的时候,从中指到肘(小臂)是分开的。收肘的时候要求小臂分开;出手的时候要求小臂合住。同样的关系也适用于脚和膝盖。也可以说“膝盖在脚跟上,脚跟在膝盖里”。
具体方法:力从中指尖开始向后拉,拉到肘上,手定位不动。
延伸学习:1、开肘。肘代表的是关节的缝。肘开就是两个齿轮啮合能转的结果,是连接手和肩的关键。肘有两重作用,作为支点和作为连接。开肘是起连接作用的,上身之力在 肩,不开肘到不了手。
2、开肘的功能解剖定位。
授课教练:陈旭教练
时间:2020.07.04
地点:日照真不动太极会馆
规矩:定住两头动中间;手和肩是不动点,肘是可动点。图例只作肌腱收缩伸展演示。训练时应按照规矩练习。
方法:沿尺骨鹰嘴上方,向肱骨干方向肌腱收缩约十公分。
用法:需要和身法协调配合,为整体系统运作作准备。
前提:肘关节处轴承不动,劲自轴承处抻出后不能回。
3、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手肘之间有一种关系,肘一定对准手心。
4、坐腕:将手腕伸开,使其成为肘和手指的弧线中的一部分,这样做就等于去掉了腕部。
三、肘与丹田的关系
力从手指拉回到肘,肘上的力拉回到腰(丹田)。
具体方法:力回丹田后,想象肚脐前有一片田(或为不动的桌面),肘为犁,犁垂直压住来回犁田,不能飘。把虚的田(或不动的桌面)练成实的。
延伸学习:
丹田定位。丹田定住不动,身体其余部位都可以动,然后找到动的部位和丹田的关系(连接线),动的部位就带功了,就有劲了。通过这样找到的劲是阴阳劲,是实用拳法寻求的独特劲。
我们太极拳的劲,是基于任何一种力(力、蛮力、劲、功)的一种通过和另外一个部位发生变化后产生的一种力,这个独特的力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是间接的,这种间接的力就是太极劲。
丹田定位不一定是在丹田这个位置,掌握此技的人,可以定位到任何身体部位,也可以定位到任何空中一点。
丹田定位是一个太极拳的这种练法的总称,总概念和总的技术指导。在实用拳法中,丹田这一点是被定义在小臂中间一点的,我们先把小臂当作整个身体去练,去体会,去实验,等成功了,再扩展到全身。在全身,丹田是腹下内三寸。
四、力在身外:三条腿。从肚脐前方斜45度插到地,顶门棍。另两条棍为肚脐至腹股沟的连线,在皮上。
五、基本功
1、拧手巾:上下合住,力拉回肘,大臂内侧点与腰部相对点合住,搓。
2、正反圈:力从指尖拉回肘,以肘犁地划圈,完成动作。
3、提水:力从指尖拉回肘,肘上的力拉回丹田。
以上均暂不考虑下节动作。
4、推手:上下合住,三条腿合住,形成一个整体,锁住对手。
六、十三式
着重讲解在十三式中,如何用肘做动作。身体上下合住,肘按特定路线犁地,手不动,以肘带手。
通过本次学习,明白了上下合住的重要性,手与肘的关系,肘与丹田的关系。以后盘架的方向就是在盘架时找到并体现出上述关系。
感谢陈旭师兄、赵青云师兄无私教授!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