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和一个学员的对话节录:
“目前你的拳在套路和推手两个方面看上去都像自学的。不像科班出身。”
你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在底下评论栏里说说看!
更多帖子
- 打拳应注意什么,怎么才能学有所成? (强烈推荐)
- 勇猛精进 道不远人 (强烈推荐)
- 竞技推手和传统推手有什么区别? (强烈推荐)
- 太极发劲种类 (强烈推荐)
20210914和一个学员的对话节录:
“目前你的拳在套路和推手两个方面看上去都像自学的。不像科班出身。”
你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在底下评论栏里说说看!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科班”的是在师父或师父指定教练员的指导下,只有规定动作,没有只选动作。“自学”的基本上全是自选动作,没有“规定”动作。最常见的状态就是,4-5人一起练拳,每个人练的都不一样。完全没有规矩可言。
"自学"就好像摸着石头过河,搞不好走偏了还不自知,极易造成事倍而功半;"科班"就完全杜绝了走偏的可能,因为即使走偏了能得到及时的纠正。目标准确,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更容易成功!
“自学”就好比是摸着石头过河,极有可能走了弯路而不自知,甚至造成方向性错误,事倍而功半;而“科班”则没有这方面的缺点,目标准确,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
套路:既没有实用拳法的外形;推手:也体现不出实用拳法的里面的内容。合起来就是,对话之人练的不是这个拳。
练的不是师父的东西,都是自己想象的。科班的一板一眼,规规矩矩,一直在框架里走,自学的身体没有拘束,思想里没有框架。
科班出身是有规矩,有框架的,在规矩和大纲框架内行拳和推手。自学的是照着书本或者视频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去行拳和推手。
自学还是在自己的认知里练习自己的习惯动作,科班是指跟师按规矩学习训练出来的动作。
大家都是在跟随陈老师练拳,为什么有些人像自学,有些人像科班,其实这是一个深刻问题,是一个关。陈老师用了“目前”这个时间定语,说明可能以后这个人会越来越像科班,但“目前”像自学,为什么?其实答案大家都知道。
科班在传承上是有序的;学习过程是系统完整的,有计划和步骤的;在动作技术上能体现实用拳法的特点和规矩,更能体现动作的细节和 内涵;在推手中能运用实用拳法的战术要求。而自学则相反。
自学的都是按照自己惯有的思维想象出来的,科班的则是按照规矩要求一招一式学练出来的,不参加专业的培训学习,不能得到明师的口传心授,要学好拳,就是天方夜谭。
建筑大楼时,浇筑混凝土需要预制模版。混凝土是不成形的,如果没有模具、模版在外面限制形状,即使有混凝土也做不成任何有用的东西。
制作阶段,模版是限制混凝土的形状的,不让其“自由”乱跑。硬化了成形了,混凝土就称为结实、有用的“形状”,结构。
老师就是模版、模型、外壳、限定,学生就是混凝土。
自学,就是没有模具模版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你确实是按照那个形状去浇筑的。但是,你不会得到那个形状的坚硬结构,也就没有用。
分享好例子!
要想练出功夫来,好好跟着教练学基本功套路和推手。蒙着头刚自己练,练偏了。没有老师和教练喂劲,反复练习实践,这个拳根本就练不出来,更不用实战了。找对老师,听话照做。
学套路太自我,推手更是和学的拳没有关系。
上科班可以纠正与快速我的学习路程,使得我不走弯路而走火入魔。从别人的经验和错误学习,使得我不会犯一样的错误。
规矩两字记心中!规矩决定成功,规矩不可破,无规矩不成方圆
没按照老师要求的做?
把外形的东西忽略了,外形和内在要兼顾、要合一
自学是没有传承的,野路子,路边上的孩子;科班是有传承的,有人疼有人爱,大人手心的宝。
用一个人的口令,使下面列队的每个人,在同一时间里做出统一的动作。来比喻我们在练拳时作“线行”运动,以出正圈为例,手和肘看为一根棍,沉肩转胯连接膝盖和后脚蹬地,在同一时间里协调把手顶出去。
看不到身上的规矩,自已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只是外形相似。
形似,意不似,需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