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梳理一下讲座的内容。
这次讲座从十月一日开始到十月七日结束,为期七天。陈旭教练主讲。

第38届大青山讲座合影
第一天和第二天练习沉下去塌好劲,从膻中沉到丹田/肚脐眼,有了上下相合,练习拧毛巾和提水。练习合住丹田上步,定二动一。
第三天第四天,在上下相合的基础上建立左右,缝纫机的内芯/电缆的卷筒,两个腋窝之间一根棍,把左右腋窝相连。身体左边右边两堵墙,在限制内做动作,动作是通过顶墙和搓棍做出来的,物极必反。身体分出阳面和阴面,阳面掤住阴面做动作,弓和弦的关系,鱼竿和鱼线的关系。练习庇身捶、上步伸手、铲出、大力功中的动作、推手中上步合住用丹田转。
第五天,在之前的基础上,螺旋缠丝。主要讲的是上身的缠,也提到了下身。从膻中一点开始盘绕腋窝下的那根棍到手臂到指尖,越往外盘得越大。练习正圈的出手。
前五天每天晚上轮流推手。

第38届大青山讲座夜课-推手
第六天,结合之前讲的内容,精讲一路前两段,每讲一式由教练带领反复练习。
第七天,给学员改拳。
一路跟下来,整个讲座是系统地、循序渐进地逐层深入,看听练相结合,同时陈旭教练和每个人反复试手讲解动作。讲座最终落到螺旋缠丝/螺旋缠绕上。螺旋缠丝在理论上不难理解,我们也常常在经典里读到,但是落到身体上,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具体要怎么做?我还是很惊讶于陈旭教练在讲座中讲这个主题,在我看来是很抽象很难讲的东西,不知道是他大胆的尝试,还是功到自然成的结果?
陈教练反复用的两个工具,夹筒(见图)和棍。盘绕是在棍不动不变的前提下,合着棍在棍上搓、碾、盘绕。

夹筒-第38届大青山讲座
上身从膻中开始,由棍上的红绳表示,下身从肚脐眼开始,由棍上的黑绳表示,上身和下身方向相反。

棍 螺旋1-第38届大青山讲座

棍 螺旋2-第38届大青山讲座
同时身体一直有向左右两堵墙顶住的力,越盘越顶,越顶越盘。通过练习,自己感觉更能体会到腋窝里面和腋窝空间的搓劲和碾劲,做正反圈的时候上身能合得更加紧凑、不散劲。躯干更能保持稳定,和两臂的分离也更加清晰。身体上下能合住,左右的棍能合住,两边的墙能顶住擦着走,自然而然地,肘是收着的,肩是下压的,胯是往上填的。在对练正圈出手的时候,做对了,能明显感觉到不是用的肌肉的力,一用肌肉的力就顶,用的是结构的力还是空间的力,或是二者的结合,我还说不清楚。通过把讲座学到的加到套路里面练习,希望能有更深的体会。
更多帖子
- 五莲县老干部大学芙蓉社区分校实用拳法专业班教学方案 (强烈推荐)
- 种下一粒种子,足以石破天惊 (强烈推荐)
- 泉州问拳 鲤城明理 (强烈推荐)
-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山东平邑入门课程讲座开始啦! (强烈推荐)
写的真棒!对于沒有机会参加本届培训的学员来说,拜读此文联系之前陈旭教练教学视频,对于进一步理解实用拳法拳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谢谢刘育鑫
有帮助就好,谢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