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腿的反弹力
滑雪模拟训练器。
力起于脚。
怎么样才能起于脚。道理上很简单,实操很难。看看这个视频,联想到太极。试试。
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动,并且都会动。只有脚只会迈步,不会原地动,也不能原地动。
这个视频里的方法非常可取。是一个练太极的过渡方法。
那么这些踩水车又和上面的滑雪模拟训练器又什么不同呢?别忘了我们要从太极的角度看!
你一定打过秋千。用太极的原理来看打秋千,你又能想出什么道理来呢?
用太极的思维看生活中的例子。不外乎定住上面、定住中间和定住下面。
一般的物件、工具都只有一个属性。
太极拳可不一样,练太极拳的人要练出上面的三个属性,并且在运用的时候是随时、任意转换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太极拳到了用的阶段,就成了无定式的阶段。
难, 就难在这里!
提示:
肩不动,动胯。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
1、滑雪模拟训练器,通过蹬腿的反弹力、定住下边动上边,脚是不动点。2、踩水车是身体的躯干不动、在太极里面是定住中间动两头。3、打秋千是上边定住不动,动下边!太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滑雪模拟器,膝盖到脚完全定住,是桩,力只垂直往下扎,和我们往外翻胯的要求一样。
水车是上身固定,只走下面,膝盖走上下,把力连到脚上,和我们别住以后膝往下走的要求一样。
北京冬奥会就要来了。我推荐看一下速度滑冰或短道速滑项目。注意看滑冰运动员们的身体基本保持在同一个高度。如果到最后体力有些下降,那么他们的身体会稍稍抬高从而导致速度下降。脚(冰刀)蹬冰的能量转换成向前滑行的动力的输出效率降低。
滑雪模拟训练器是定住两头动中间,躯干和脚固定,通过膝胯的屈伸,力伸到两头,上身真不动,力就到了脚,由于脚下有活动的空间,就蹬动了滑雪器。我们在练拳和基本功及推手时,师父强调只有顶住天,才能立住地,力才能传导。
踩水车是上面固定作为支点,动下面,下面的力都是上面固定出来,如铲出时,上面固定住,我们脚上就有力。秋千可以理解为,头固定住,下面任何部位都可以动。
所以说,力发于腿的前提是一定有固定点,这个固定点可以在头上。可以在手上,可以在躯干、可以在丹田。另一个条件是动手脚中间的任何一点,力就到了脚,就有了力发于脚的效果。
秋千是上面的“一”不动,下面才有范围内的自由的动。骑自行车也是一样。有了座位和前面两个手的不动,脚踩才能蹬出力来。才有了自行车往前走。
滑雪器的不动是从胯到上肢的不动,直观看不见。下面的不动是直观就可以看见。我们太极的不动就相似与滑雪器的上肢的不动,不容易看到。
通过以上视频和图片的动作,结合练太极拳的体会,我的理解是在做任何动作时,首先要找到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定住着力点,把力沉到脚下去,通过反作用力,达到力起于脚的效果。
使用滑雪器时,身体保持不动,通过蹬腿,使整个身体做上下直线的起落动作,身体是不动中的动。脚的蹬地点是真不动。
踩水车,身体(或手)抱紧在横木上,身体是真不动,脚踩在水车踏板上,脚随踏板进行圆的轨迹运动,是不动中的动。
用太极的运动角度看,踩水车要比滑雪器更容易做到太极的要求。因为踩水车的真不动和不动中动都已经造好了,人站上去就按着规矩操作了。而滑雪器的难点在身体的不动中的动需要人自己进行控制而达到要求。
对于秋千来说,不动点是上部的横梁,没有明显的不动中的动,需要人为创造。当人坐上去后,用力的蹬地,使秋千的挂绳绷成带有拉伸力的直线后,便造出了不动中的动了,这时秋千变成了钟摆,人只要保持挂绳的拉伸(绷力、棚劲)就可以荡起来了。
不动的地方越死越稳定,动的地方越活越能吃上劲。
在踩踩水车的时候,人是趴在一个“一”上面的,这个“一”是保持不动的,是真不动的,然后力才在脚上蹬。
滑雪模拟训练的人员,身上也有一个“一”是没动的,全身的协调都在这个“一”上面。
秋千上面也有一个“一”,下面才可以荡秋千。
在太极里面也要练出这个“一”。
视频里腿是劲发源于腿,腿随着秋千的摆动,头保持平衡,要找到不动点,这要考验身体的协调性非常好
过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