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 陈中华 片长: 15 分钟 难度: 2/5 语言: 中文
年份: 2021 地点: 加拿大埃德蒙顿陈中华太极馆
上小下大,前小后大,外小内大等等都是和腰裆转换有关的概念。腰裆转换说的是整体我们要接近5/5分的平衡。但是在不离中(丹田)的要求下,通过胯膝的动作把结构变成一头大一头小,达到杠杆的目的。
这是一个在拳里一直存在的概念。
完整原视频可以在以下购买:
"陈中华综合教学-20211028"在线视频购买



视频文字转换:葛明天津
陈中华老师:我们一般到了这。你看。我的动作都是这样的。大家看到了吧。初学者。我要求你们这么个练法。要到这来的话。你这么样的话。胯太低了。太低了以后。它落下去了。落下去你做再动作时候。你看这样。挺好看。实际上没劲儿了。它得是这个地方顶上来。顶上来是什么意思。这个球。没劲儿了。因为地平。因为地平线。
在它的底下,我们如果用两个方法解释,一个方法就是给它挖上一个洞。把它放在里面。另外一个解释就是你把这个地。搬到这个五十一上面。四十九。如果这个地平线。在四十九上。这个球。我摸它。我抓也抓不动。推一推不动。它不动的。因为底下深上面浅,就是底下埋这一块儿多。现在这个地平线在它底下。就只是一个点。所以它没有劲儿。
他来回跑。劲儿就是不动就叫劲儿啊。所以做的时候是怎么样呢。是要沉肩坠肘,提胯。所以我们。我夸张一下,做这个动作啊。因为我做对了你们就看不见了。我夸张一下做那个动作啊。你看。我这么一站。我的地平线在这。在这胯上。所以你看我们做动作。这不是底下不动,这不叫稳定么。那如果你地平线放在膝盖上。它就稳定的就差一点。
地平线现在就在地上。是不是我一直是这么样的。就对方来推我。是不是这样的。那如果现在呢。我把它变变我的形状。我们正常的人是五五的。是在这个地方。在这地方,跟人推的时候。它得靠劲儿。但是呢。你有一定的优点。就给了你一点基础的东西。如果你全是这样的话。你就站不住了。那我们现在推的时候你再看。
我把它提起来,把它落下去。你看。我一下就这样了。它。你看。是不是。大家看。是这样吧。然后这样的话。这还显得太高。我再往下一沉。实际上你看。我。你们看。在一边。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的到。我的这个肩膀头落下来了。实际上我底下提上来了。这一下的话。我底下是三分之二。上面三分之一。现在看了吧。我要站起来的话。上面是五。
底下是五。我没有优点。优势。优势就是上面小底下大。我只要是过了个中间线。我托它是很容易的。实际上这个球是个三十斤的球。你们可能看不出来。这是个硬球。是实心的。是用它练太极那个太极球的。当然这是我借这个东西。西方它也是个练功的。是实心的。里面很重很重。我放在底下,我托它很容易。到了这个地方,它就有点困难。
我得使劲儿往里挤着。要否则话。否则话它落下去了。因为这东西很重。如果我放在上面的话。是没有可能把它抓起来的。那如果这个球是纸做的很轻的话。我把手上放上点唾沫就能把它沾起来了。因为它没重量。它有重量的话。我这样没有把手。是拿不起来的。如果只给你这么多的话。你抓不起来了啊。就实际上这个物理道理。大家一看。
用不着任何科学思维。它就这么个道理。没有把手怎么拿。把手就是大小。我给你,给你。你给我百分之八十。我底下就留了很小点了。这是很容易的。这个道理现在听明白了吧。
跟人练拳,跟人推手的时候。就练这个东西。跟人推手的时候。一搭手。你通过身体的协调。你抓住了他一大部分。他剩下了很小的部分,它自己能使劲儿。它就没劲儿了。
它站不住了。你只是抓着他的手。和它的手来回搞这个。它没有用啊。所以我们推手的时候。给大家讲的是什么呢。就是手一动也不动。你就是跟他碰。就碰这么多。大家看。我就碰这么多。但是呢。我这么一做是不是我把它包围起来了。我整个的从这地方。我搞了它这么多。如果我在这的话。因。我百分之十五。我一使劲儿。他。他往外走。
还剩了百分之一了。所以不能去推人家。不能把人家给推出去。就像那个球。我一踢它。它跑了。但我的目的得抓住它。抱着它。得抱起来之后,托起来把它扔出去啊。但是你一碰它就跑,一碰就跑。你怎么能把它扔出去啊。所以一定得把它合进来。有个大的把手。把它抱着。然后把手放在底下把它托起来。你才能把它扔出去。
我们整个的动作,就这意思。刚才我描述的大家知道是什么动作么。嗯。说六封四闭也行。但是我刚才因为动作很夸张。那就是闪通背。你看闪通背。你看闪通背在这地方。一抓他的手然后和他这么一晃。这。你看。一抓它的手。这一晃悠。这一晃悠呢。就抓了他。抓手的时候。我这么说。百分之五。这一晃悠。抓了百分之十五了。
一抓这百分之十五。我这么一晃悠。他一试不行。他碰一下想推我。这一推,我这么一转。这一下成百分之二十了。在这地方跟它叫声劲儿。你看是不是这一到这来。它还在这。我一下套这个地方。搞了他百分之四十了。就在这个时候。我这么一转。我搞它百分之八十了。那是不是把他托在这来。我整个身体底下都控制住它了。
这个时候唰一下就扔出去了。所谓的我们叫,叫闪通背。那你看一看是不是摔跤里面的过肩摔啊。过肩摔你套不进去。你抓不住它。你怎么摔它。你抓他的胳膊这么晃悠他。你摔不了他。非得抓住了。然后把它拉进来。自己沉下去。把它套上。然后你就等于它托那个球。最后像扔那个,扔那个铅球一样。托的非常好。
它在上面你在底下。你能把他扔出去了。整个这个机理就这么个机理。这个张学岗那个能抓住不能抓住地平线的问题你现在明白了吧。
张学岗:明白了。明白了。
陈中华老师:嗯。把地平线。托上来。这个我过去说过,你们不知道记住不记住。这是我自己说的。我的观察。我说错了的话。我承担责任。因为很多我的师兄弟们是不赞成我这个说法的。我跟洪老师学拳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我一摸他。他的丹田在腋窝里。就整个它一个大球在你的胳膊底下,你永远托不住它。就我刚才那个球。你看吧。
我只要能到底下我就能把它抱起来。但是你永远抱不着。我夸张的。这还是。这并不是拳的动作都是这样的。就夸张的说。它里面的机理。你。你一摸洪老师。洪老师是这样的。它身体下去了你只是抓着他胳膊。你没有了。如果你一使劲儿。你看。是不是我这么一使劲儿。整个这个地方都让对方抓住了。它就是这个动作。
大家都以为是放松。那实际上等你达到那个水平的话。它就是一个放松状态。但是我们初学者。你说放松。它是没有意义的。对我们来说是什么。就是改变支点。刚才说的抱球。它是个立体的。你不明白。支点是什么意思。这个地方有一个重量。这个地方有一个重量。我如果往这的话。我就吃亏了。那边重。我往这的话。我就不吃亏了。所以我一往这大家看到什么。
张学岗:力臂变长了。
陈中华老师:我抓的这个部分。比敌人这个部分大。就是这个球。我抓了百分之八十啊。我如果这样的话。我抓了百分之五十。抓百分之五十我们两个人的。的机会是均等的。他也可以一做动作抓住了我。如果让对方它会挤得动作。它一下把我挤这来。我倒霉了。为什么。它这么大。我这么小。我怎么打它。我一使劲儿就打了自己了。
所以一定是。在这个情况下。这就叫杠杆。杠杆的过程很难学。很难学的原因是什么。杠杆有两个。有两个这个。嗯。嗯。叫什么意思就是。两个偷袭的方法。就有两个骗对方的方法。一个方法呢。是这个棍儿这么长。你装着那个棍儿就这么长的。你装着。你看。你的手在这。支点在这个。嗯。这么说把。你看。你让对方不知道你造一个假象。
让他以为这根儿就这么长。支点在这。你和他是均等的。它觉着一试说。哎。我们两个差不多。我加点劲儿。也学他搞不了我。但他一较劲儿的时候。我这个支点和它一定上了的时候。我手往回一抽。咔嚓一下它那个劲儿。你的劲儿比他大。所以跟人推手的第一表现就是说。上去推了半天。没觉着陈老师怎么样。结果刚要发力的时候。
突然自己就起来了。现在知道这里面的机理了吧。就这个动作在拳里面。是个什么动作。你们谁能表示出来。谁能说出来这个是怎么做到的。
学员:后退脚。后退腿。
陈中华老师:啊。这些都对。这些都对。但是我再给你们说的具体一点。跟对方一交手。用的是前胯。用前面的胯做支点和他交手。他觉着你试这样的。结果最后发力的时候。是用的后胯。一用了后胯,你的这一块儿。你长了。所以六封四闭就是从前胯转到后胯。这个叫六封四闭。呵。听懂了吧。呵。今天你们学着秘密了。
实际上这东西我每天给你们讲。你们就是提炼不出来。我再做一做你们看看。六封四闭什么样。这个手就是这样的。身体的体型就是这样的。我一开始的时候是这么做的。所以一做到这的时候。对方一使劲儿的时候。突然这个支点。换到了这来了。一换到这来。我这个地方是这么长。他以为我这个地方这么长。我一换到这来的话。它就出去了。
所以六封四闭。你看。往前走走走,走到最后一下到这了。所以你看。洪老师做这个动作的夸张的给我们演示的时候,是这么做的。你看在这。看第二个。一到这来。砰一下到这来了这你就能看见。它是到这来了。所以这个两个胯的一换。这就等于我把这个模板。给大家变一变。这个手不变了。因为手变得时候,这个是直观的教学。
实际上你手变,对方能看见。这个动作就无效了。怎么办。看是这样的。最后用力的时候。胯移到这带来了。在这呢。如果要是。这是拨对方。要推对方怎么办。大家看。推对方。一到了这来。它是这么推的。也是一样。那个力到这来了。推的时候也是这样。你要这样推。推不动。你在这。推对方。这个地方太长了。推不动。他一到了这来。
推也行。这个,这个都行了。嗯。张学岗这个。我这个比较间接的回答了你。嗯。有关你的问题你可以再问一遍。嗯。在跟我说一说,回答了你没有。六封四闭支点的变。就是那个球。我刚才说的球的地。往上还是往下。那个是个立体的。上下的动作。六封四闭是个前后的动作。就是换了支点就是。你得到的。你抓住的大小的问题。
张学岗:刚才您讲的这个,基本上明白了。啊。刚才我问的那个问题就是说。嗯。就是那个。您刚才那个皮筋儿的那个黑点。就是不动的点。在刚才那个庇身捶的那个。具体的那个动作当中。
陈中华老师:嗯。
张学岗:这个点在什么地方。
陈中华老师:呵。这。感谢你记住这个问题了。我讲了半天,讲到原理去了。把身体动作忘了给你演示了。呵。我用了那个木头棍儿演示了。原来站起来是想用身体给你演示的。这个用木头棍儿是一个模板。用了身体了你会看到很多毛病。所以我大多数时候,教的时候我用道具。道具是死的。你给它说好了之后,他不会变。
身体做着做着,你们回去看。也许觉着,哎呀,老师做的也不太对。哎。给大家说一说这个啊。它这个的时候,这个支点是在这。你看,翻过来说对方压你。是不是。是不是这样顶着它。支点在这。这一走。它往前一走走走,一走到这时候。你看。换到这来了。看到这了吧。一转身的时候。这个地方往这转的时候。是它出去了。这一下换过来了。
它换成这边了。看出来这个。庇身捶就这个东西。张学岗看到了吧。
张学岗:看到了看到了。
陈中华老师:看到了我做一遍。你看一看。在做这个动作时候。就是这个支点要起作用。它在底下。你把它突出出来。你看。出来了。然后顶住了之后。这开始动的时候。把这个偷偷的。偷偷的一顶过来。这就换过来了。所以它一直是这么换的。这个只是随着走的。它走到了这来。把它只要一换过来了。这个手就可以过来了。
手怎么过来的不重要了。不是在这过得。是这么样过得。它只要过去了。这一个顶过去了。这个就可以撤下来了。但这个没顶上去。你一撤两个就这样了。就是我们那个舵。你看你的方向盘。虽然是圆的。你手抓着的时候。这上去了。这个就下来了。这个再上去。它又下来了。就是这一个上去了。这一个就可以撤了。它这一个一上去。
这个又可以撤了。中间这个点。不变。所以这个动作啊。外形上看是胳膊。实际上是两个胯在来回交换。这个胯的交换。以那个丹田为支点。要以,重点底下这个两个膝盖加上这个丹田。再加上后腰的那个命门。这几个位置。合在一起这就叫裆。啊。叫腰裆。指的是裆的意思。有了这个裆了。这个裆里面做动作。就叫腰裆转换。
腰裆转换,就是我刚才说的。支点的转换。我们身体所有的动作。都是那里面做的。外面只是一个传达方式。外面就是表现出来。你能看见的。丹田里面。裆里面的动作。你看不见。所以我们真正能到的。最多你能看到肩膀的动。然后就是胳膊肘和手的动。实际上这些动作都是在裆里面。腰裆里面。嗯。只要是有了丹田在中间做支点了。就叫腰裆。没有丹田。就是单独的说胯。现在这个整体和局部听明白了吧。
我教的时候大多数的时候我不用这个腰裆这个词儿。因为一用了腰裆这个词儿,它是五个部位的综合的。大家就很难理解了。你只是说胯是一个部位。你脑子里面会很清晰的。一综合了以后。就很难说了。综合了就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是。综合了就是。我不跟你说了。我给你试试看看吧。就是综合了里面的描述太多了。
我一步一步的描述,太浪费的时间了。我一做你一看不就明白了么。但是呢。对初学者来说他看不明白。
下去!!是上小下大,下面比上面多;
往后!!是前小后大,后面比前面多。
以前问过老师一个问题:老师经常说“往后使劲”是什么意思,老师当时说暂时不回答,以后有机会再说。这里就回答了!抱起一个重球,手放在哪个位置,结果完全不同!
把“地平线”拖上来,把界限挪一挪。不做动作、只是把“界限”挪动(以实现上小下大、前小后大)
第二类是加长后面。老师讲了六封四闭是后胯使劲:前胯迎敌、后胯使劲,
推手一搭手,不在手上动作,而是用丹田托打对方丹田,用后脚\后胯托打对方,一碰就拔起来、托起来对方,是这里所说的“手托球”。实用拳法的动作不是真的把手放对方下面,是“用力的地方”往下了。“沉”不是肉体的下沉,是用力的地方、用力的部位,下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