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昊杰 荣成
一、呼吸运动
二、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
2. 胸式呼吸:女性的呼吸则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故形成胸式呼吸,胸廓上部运动度大。实际上该两种呼吸运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顺腹式呼吸与逆腹式呼吸
顺腹式呼吸: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吸运动,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运动度较大。
逆腹式呼吸:养生家采取的呼吸方式。呼吸意念放在下腹部。吸气时,脐部以下部位收缩,呼气时下腹部放松突出。吸气过程中同时收缩会阴部肌肉,如同中止大小便时的肌肉动作,这个的动作祖宗称之为“撮谷道”,现代称之“凯格尔运动”。
四、脊柱、百会和会阴的竖线
1.脊柱的生理曲度:胎儿脊柱是圆弧形。婴幼儿时期,随生长发育,抬头形成颈曲,抬上身时形成腰曲,坐位时形成胸曲。这是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武林》曾有一篇文章论述太极拳脊柱应是练成生理曲度消失,成为一根棍。当时曾问老师是否正确,回答说不对,时不敢再问。
2.实用拳法的脊柱:陈中华老师讲腹部是个大丹田,命门时刻要求后凸(命门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定位歌诀“十四命门与脐对”)。做吸气运动时命门后凸“(”,腹壁后凸“(”,两者“贴”在一起“((”。呼气时命门后凸“(”,腹壁前凸“)”,两者成圆“()”。相比顺腹式呼吸腰椎曲度“)”,呼气时腹壁和腰曲形成“))”,腹腔容积小。这样练太极拳时腰椎曲度要求就明白了。《三个脖子》中,陈老师说后项要贴衣领,这样就知道颈椎曲度变化。因此实用拳法脊柱形态是“(”,与刚出生婴儿相似。“能婴儿乎”。
3.百会和会阴的竖线:百会定位“百会耳上发中央”,会阴定位“会阴穴在两阴间(外生殖器与肛门间)”。《十八个球》中明确提出百会和会阴的竖线。当脊柱保持“(”,脊柱加上头部上下两端连线就是百会和会阴的竖线。
五、丹田胸部运动、逆腹式呼吸及含胸
2.陈中华老师说,含胸是“【”。
3.逆腹式呼吸运动时,吸气,下腹部收缩,百会和会阴竖线收缩压紧;呼气时,百会和会阴的竖线拉伸。丹田胸部练习时,丹田收缩,胸部突出;丹田突出,胸部凹下。陈中华老师讲含胸时是出手动作,全身关节拉伸,百会和会阴的竖线也应拉伸。
4.丹田胸部运动分析:从侧面把胸部看成“平行四边形”,左侧竖线是百会和会阴的竖线,右侧是胸骨,上下斜线是肋骨。吸气时百会和会阴的竖线收缩,左侧线下移,从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左右竖线间距变大,胸廓突出。呼气时,百会和会阴的竖线拉伸,左线上移,平行四边形锐角变小,左右间距变小,胸廓凹下,形成含胸“【”。
六、呼吸运动和身体运动
逆腹式呼吸运动涉及核心肌群。核心肌群是由腹部肌肉(如腹直肌、腹横肌、腹内外斜肌)盆底肌、背部肌肉(如腰方肌、竖脊肌)等。它们围绕腹部形成一个大圆球。 核心的作用:身体的承上(上身)启下(腿),起到稳定,平衡,传导力量等等作用。太极拳也是肢体运动,陈中华老师讲过和洪均生师爷试手时,感觉到他老人家胳膊下就是个大丹田。
更多帖子
- 正确使用橡胶管的前奏 (强烈推荐)
- 开肘的功能解剖定位 (强烈推荐)
- 吉他的弦和太极 (强烈推荐)
- 王宗岳太极拳论解读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