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兴平
陈中华老师在《规矩列表》第一条中明确指出:太极就是阴阳。陈老师在讲座中多次讲过:阴阳是实用拳法的DNA,就是现在计算机的二进制。王宗岳所写的太极拳权威著作《太极拳论》开宗明义指出:太极者,阴阳之母,动静之分。什么是阴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给我们学习太极拳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本文试着从阴阳的形成、阴阳的特性、阴阳的关系三方面结合实用拳法作一些阐释,希望对我们学习实用拳法有所帮助。
一、阴阳的形成
阴阳是古人通过“远取诸物,观太阳;近取诸身,观生殖”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概念。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出来,并且没有云时,是明亮的、温暖的,植物生长快,人就有精神。于是就把明亮的、温暖的、生长的、向上的和兴奋的具有火的属性的食物称之为阳,相反的把太阳落山或者有云时表现出来的晦暗的、寒凉的、抑制的和向下的具有水的属性的事物称之为阴。

陈老师说过:“实用拳法最大的阴阳是动和不动(静)。”在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论》中说:“立如平准,活似车轮。”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的核心原则是转。我们仔细观察车轮,会发现车轮有两种转法:第一种是轴固定,轴和轮毂分离,外边的轮子转;另一种是轴和轮毂不分离,轴转带动外面的轮子转,轮子是不动的。第一种轴不动和第二种的门不动具有阴的属性,第一种的门动和第二种的轴动具有阳的属性。轮子的发明以及以后机器的出现,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和社会进步,究其原因就是旋转产生的动力本质上与其他的动产生的动力完全不同,旋转产生的动力是杠杆力。我们将身体变成了机器,就有了杠杆力,会与其他人体不一样,因为其他人都是动物体。综上所述:转就是阴阳,就是一个动,一个不动,就是杠杆力。
二、阴阳的特性
(一)普遍性
即阴阳的广泛性。
阴阳者天地之大道也,广泛适用于自然界一系列现象,它可以解释自然界中大多数现象的属性。阴阳是自然界必须遵循的规律,阴阳者万物之纲纪也,都是说明阴阳的普遍性,一旦掌握了阴阳规律,并且能运用阴阳,就会表现出其神奇和深奥,《黄帝内经》《孙子兵法》都是本于阴阳,阴阳的具体应用。

(二)相关性
阴阳的关联性,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中就是陈中华老师强调的关系,我们练拳就是在身上通过分阴阳找到这种关系,通过练拳来协调这种关系,变化这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达到健康和实战的目的。如何让我们身体不同部位有关联,发生关系?两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要在一个维度上,才能有阴阳关系,如肩与胯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首先要让它们在一条线上,三个部位要让它们在一个面上,多个部位要让它们在一个体内才能建立阴阳关系。如一副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要在一条线上才有阴阳关系,力臂和支点要在一个面上才有阴阳关系。

(三)相对性
阴阳的相对性是指相关联的一对事物或相关联的两个层面属性的相对性。如火的属性是明亮的,温暖的,而水的属性是晦暗的,寒凉的。实用拳法中的前后、左右、内外、大小、长短,都是具有相对属性的一对事物。《太极拳论》中有这么一段论述: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双重就是没有体现阴阳的相对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动作时,有动和不动,要有对拉,两个相邻部位做动作时要在相对和相反方向上。
阴阳的可分性:一个事物只有分开了才有阴阳,阴可以分阴阳,阳可以分阴阳。以一天为例,白天是阳的,白天的上午是阳的,下午是阴的;夜晚是阴的,夜晚的上半夜是阴的,后半夜是阳的。一天的每个时辰都是有阴阳组成的。
分阴阳是我们练拳的最大原则,在《规矩列表》中,陈老师说:“练太极就是分阴阳,就是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内侧外侧分阴阳。练拳就是分动静,身上一定是有动的地方和不动的地方,要分就必须定住一点,两头才能分开”。陈老师在讲座中说过:太极拳就是分阴阳的艺术,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要分开阴阳,可见,“分阴阳”在我们实用拳法中的重要性。阴阳是个抽象的概念,而“分”才是具体动作,练拳就是练“分”,如果我们练拳没有分开的动作,你练得就不是太极拳。有人问我太极拳的标准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你有分阴阳的动作,就是太极拳,如果没有,你练得就不是太极拳。
如何分?就是要定住一个点或一根轴,在做收肘动作时,在小臂中间定上一个点,从手指到这个点是阴的,从固定点到肘是阳的。定住从百会到会阴这个轴,躯干就分了阴阳。阴阳是“三”,这个“三”,就是固定点或固定轴。在做动作时,要体现出阴阳的相对性,以这个固定点向两头对拉,或者以固定点为轴,做相反的动作。
分了阴阳,阴又可以分阴阳,阳也可以分阴阳。一个人在行使的车上打太极,车和地球分阴阳,车是阳的;车和人又分了阴阳,人是阳的;人打太极,动作上又分了阴阳。以身体部位为例,以肩为固定点,躯干和大臂分了阴阳,而大臂又以肘为固定点分了阴阳,肘又以中间的固定点分了阴阳。这就是我们实用拳法三个不动:真不动,不动,不动的动以及公转和自传的理论依据。
分阴阳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如时间和速度的分阴阳,公转和自传的分阴阳。
三、阴阳的关系
(一)、相互交感
感是感应,交是交合。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形成以后,天气不断下降,地气不断上升,天地之气不断运动中发生了感应,产生了交合,这样自然界万事万物就形成了。阴阳交感是维持自然界动态平衡的前提。阴和阳不断运动感应交合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它是自然界存在的前提,也是人存在的前提,生命不息,交感不止。
实用拳法在练习和推手过程中,只有阴阳对准了,对上了,才能有交感。陈中华老师举过一个例子,十八九的姑娘,碰上了一个自己心仪的小伙,两人眼光一对,女方的脸就红了,这说明它们之间产生了交感。在推手中和对方对上了,对方就会有一种如临深渊的恐惧感。
陈老师讲过,阴阳是三。我们分阴阳的固定点放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力产生,也是三生万物的阐释,这就是实用拳法中“出奇在转关”,我们练拳固定点开始在丹田,以后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地方,这个点可以在自己身上,也可以在对方身上,也可以在空中,放在不同的地方对方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练拳就是不断换点的过程,也是产生不同力的过程,也是不断交感的过程,练拳不止,生命不息。
(二)、互根、互用、互藏
阴阳互根是阴阳二者之间,互为根据,互为前提,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的。互用是指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有相互滋生,促进的作用。互藏是指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实用拳法最大的阴阳就是“动”和“不动”,动是以不动为基础的,不动的越大,动出来的力越大。实用拳法用的是结构力,结构力就是身体不同部位互为其根,互藏互用的结果。实用拳法的“动”是齿轮箱运动,各个齿轮之间互相支撑,互相支持,齿轮转起来以后,对方不知道哪个部位发的力,所以各个齿轮还有互藏的作用。
实用拳法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基本功,有套路练习,有推手练习,有散手练习,各个练习都是互相根据,互相支撑的。基本功套路练好了,对推手、散手有非常大的帮助,推手和散手练习,又会对套路和基本功有印证和促进作用。
(三)、相对制约
阴阳双方一方对另一方有着拮抗、制约的作用。
更多帖子
- 正确使用橡胶管的前奏 (强烈推荐)
- 开肘的功能解剖定位 (强烈推荐)
- 吉他的弦和太极 (强烈推荐)
- 王宗岳太极拳论解读 (强烈推荐)
南北半球的例子中的说法,违背了时空这对阴阳。
南北半球体现的是四季交替。东西半球体现的是白天和黑夜的转换。单看南半球,是对空间切块,那么就需要对时间放长,再谈阴阳关系。如果同时对时间切片,似乎可谈阴阳比例,无法谈阴阳消长。
“在时间维度上必须同时存在才有阴阳关系”,“在实用拳法中“动”和“不动”同时存在才有阴阳关系”,这是对时间切片,需要空间放大(“动”和‘“不动”都放进来)。而“白天练了拳,晚上静坐”是对空间取点,放大时间,觉得不是“不能构成阴阳关系”,反而体现了阴阳变化。
以上只是谈个人理解,不针对文章,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