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思恩师而作
杨喜寿
(一) 关于缠法
“缠法”一词见于文字,最早是陈鑫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沈家桢、顾留馨六十年代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一书中对缠法也有较详细的论述。洪师在其著作《陈式太极拳适用拳法》中作了更为详细、科学的论述。纠正了《陈式太极拳》中“顺着时针旋转方向为顺,反之为逆”的笼统提法。手分左右,显然,这种提法是不科学。洪师将手的顺逆缠法定义为:“凡大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相上,则为顺缠;小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向下,则为逆缠。”
关于腿部缠法的顺逆,洪师是这样定义的:“随身体旋转方向而变。凡身向左转,则腿部是左顺右逆;右转则右顺左逆。顺缠时,膝应向上提;逆缠膝应向下垂。”
(二) 正旋圈、反旋圈
洪师在著作中给出了“公转”、“自转”的概念。将(一)中的顺逆缠法视为手臂的“自转”;手臂向左右、前后、上下移动,则为公转。公转配合自转组成了正旋圈、反旋圈。以右手为例,从心口前下颏旁斜向右上逆缠转出,出手时应以手领肘,以肘领肩,到手高齐眼为度,同时身体右转,这是上半圈。接着松肩、沉肘、塌腕、手指上扬,顺缠,将肘收到肋旁,肘贴肋部,然后由用小臂带转经脐上转到心口为度,同时身体左转,这为下半圈。合起来就是右手正旋圈一圈。右手从右外上斜角开始,顺缠,手指指向右外上角,肘收到右乳房下,同时身体左转。然后变逆缠,以肘领手先将肘转贴肋部,再以手领肘经心口到与胯齐,再转到高与眼齐为度,同时身体右转。这是右手反旋圈一圈。从划正、反旋圈的过程可见一般规律:即逆缠出,顺缠收。有了这样的定义以后,我们以可简短说,正旋圈就是上弧线出,下弧线收;反旋圈,就是上弧线收,下弧线出。左右手对陈。
在拳式中,就手臂部而言,很多动作都是左、右手的正旋圈、反旋圈的配合而成的。例如“拦擦衣”的第二动,就是右手正旋圈上弧线出,左手反旋圈下弧线出,同时身向右转。再如,“十字手”第一动,左右手同时反旋圈下弧线出,身体右转。洪师在著作中的“拳法详释”部分,每动都讲明眼、身、步、手是如何运行的。身体转动时都讲明双腿的缠法。如果关于手的动作用双手正反圈配合来写;身体转动和腿部动作只写身体转动方向,不必写腿部的顺逆缠法(因其由身体转动方向决定),可能更简练。
划圈时,出手要求手领肘,肘领肩;反之,收手时要求肩领肘,肘领手。我在教学时发现,这点最易犯错。另外,划圈时易犯的几个错误是:(1)在划正旋圈收手时,手指下垂。(2)转体时膝部的上提、下垂作反,致使躯干左右摇摆。(3)划反旋圈时,以右手为例,在作“以肘领手先将肘转贴肋部” 动作时,肘没有贴到肋部,致使在作“再以手领肘经心口到与胯齐”动作时,手不是经心口,而是经心口左侧处。
“划圈”作为基本功练习,这是洪师的创造。现在太极拳其他门派也有人模仿“划圈”,但多数都犯有上述几种错误。
许多太极拳练习者认为:“掤”就是手背向上的劲;“捋”是双手向回、向侧拽的劲;“挤”是一手手掌贴于另手手腕处,这另一手手背向前的劲;“按”是双手自上向下将物体按下去的劲;“采”是向下拉拽的劲;“挒”是双手横拨之劲。等等。
洪师对太极拳中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有独到见解。洪师论述八法,总是以缠法为基础的。以“掤”为例。洪师认为,“掤”有二义。一是指“掤劲”,即通过螺旋运动的顺逆互变持久锻炼,自然产生的一种劲,就是“缠丝劲”,也就是“内劲”。这种劲贯穿于八法之中。二是“掤法”,即用以接对方来手的着法。在论述“捋、挒”时,洪师提出“合力”、“分力”的概念。将双手向同向用力称为合力,将双手向相反方向用力称为分力。捋法,以“六封四闭”第三动为例,双手顺缠,先走合力再走分力,以合力为主。挒法,以“倒卷肱”退第一步的手法为例,亦是双手顺缠,先合力,立变分力,以分力为主。
显然,洪师对八法的论述更为科学。
(四)洪师对某些流行观点的评论
沈家桢、顾留馨在其著作中提出陈式太极拳有八大特点。这种提法流传很广。所谓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与其他门派太极拳相比较而论的。洪师认为陈式太极拳特点只有一个,就是陈鑫先生所说的“太极拳,缠法也”。
有人将行拳时动作“快慢相间”作为陈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洪师认为快慢相间应是整套的练法。可整套快,也可整套慢。但不应是一个式子中的动作忽快忽慢。
不少人认为,陈式太极拳与其他门派的区别就是快、发劲。洪师认为,陈式太极拳理论是以阴阳对待学说为依据;其动作以矛盾对立统一为法则;其正确与否是用缠法为标尺,而不是只外形的快和发劲来表现陈式与他式的区别。
洪师对“松活弹抖” 、“弹抖劲”等提法,也有不同见解。洪师曾讲:“如今练太极拳者,多讲弹抖劲,其实太极动作处,都相当于机器大小轮子配合旋转,发劲是加快速度,绝非弹抖。”
有文章提到“殊不知凡属内家拳的途径均是由刚入柔再入化”。洪师认为:“陈式太极由柔而刚,不是由刚入柔”。有文章写道:“头趟动作……柔多刚少。二趟动作……刚多柔少时”。洪师评论道:“一路(头趟)拳柔多刚少,二路(二趟)拳刚多柔少,违反刚柔相济的原则。如陈鑫说的‘互阴互阳’,不是‘多少’。”
洪师也不同意“虚实分清”的提法。洪师认为,虚实应符合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即“互阴互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洪师在教拳时经常提醒注意“虚实转换”,从不提“虚实分清”。有人讲行拳或推手时,常提到“将重心移到某腿上”,就是强调要“虚实分清”。这里谈谈重心问题。人体每一部分都受地球引力,其总和相当于作用于人体某点上的一个指向地心的力,这样的力称为重力,力的作用点就称为人体重心。人体重心位置随体形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说起来方便,有时我们将通过重心垂直地面的直线与地面的交点称为重心。当两足着地时(盘步例外),两足足尖连线、两足足跟连线及两足底面外侧围成的四边形构成了人体的支面。当人体重心落于这个支面之外时,人体就会倾倒。从几何意义上讲,重心越低,支面越大,越稳定。就是说,步幅越大(支面越大),姿势越低(重心越低),越稳定。但这样又不利于灵活地移动。为既稳定又移动灵活,就须在运动中正确地、不断地改变体形和步法。这也就是太极拳中强调的“虚实转换”问题。
洪师对“一身备五弓”的看法是:“太极有‘蓄势如开弓,发劲如放箭,一身备五弓’的句子。但只能形容劲的蓄发。太极拳动作如机器轮旋转,拳谱以车轴、车轮作比方是正确的。弓只能对拉,‘一身备五弓’不合太极运动。”
洪师对某些关于“意”和“气”的论述持有不同的见解。洪师认为“意”为合乎拳理、拳法的思维活动。洪师不同意过分强调“意”的一些提法,如“意气运动”,“在意不在式”等。关于“气”,洪师一再指出,陈发科先生要求自然呼吸,从不主张呼吸与动作配合。资深太极拳家顾留鑫先生写了一首“太极拳歌”,赞扬“覆盖对吞”四字诀,其中有:“覆盖对吞十年仔细研”之句。洪师评论道:“所谓‘覆盖对吞’四字秘诀,据说是纯以气言,非功夫深纯,不能理解掌握,我自以功夫甚浅,不能理解。但怀疑,气怎能如此神妙,能够将自己的气覆盖于对方,而且能吞入对方,顾老十年研究的结果如何?”
在中华武术中,“气”是一非常被重视但没有确切定义的概念。人呼吸的是“气”,它是物质的。 所有的体力劳动和竞技体育中,发力时都伴随“呼气”。与“气”有关的词汇,如“骨气” 、“气概” 、“气势”、“浩然正气”等,是精神上的。可见从哲学意义上,“气”的概念含有物质、精神双重性。武术中讲究“气”是很自然的。陈鑫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有一大段关于“中气”的论述。而且一再强调“浩然正气”。有些太极著作和教师,过分强调“气”,使太极拳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使学练者不能理解。清代太极拳大家武禹襄在太极拳理论上是有贡献的。但在几篇拳论中,有“气须敛,神宜舒”,“腹松,气敛入骨”之说;又有“气宜鼓盪”之说。似乎矛盾。再如上面提到的“纯是以气言”的四字秘诀“敷、盖、对、吞”,能用自己的“气”去“敷、盖、对、吞”对方。若是从“气”的精神意义去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太过分。从以上武氏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气”是非常重视的。但又说:“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和“气”类似,“意”也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太极拳中讲“用意不用力”。这里说的是练拳时,时时都要想太极拳要领,要放松。当代有气功师声称能用“意”搬石头。也有练太极拳者称能“凌空”打人(不接触对方,用“意”将人打倒)。显然违背科学。与人交手接触的瞬间,不可能用“意”打人,而是靠平日训练而培育的本能,是自然反应。如陈鑫所讲:“遭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
(五)关于太极拳的练法及拳法应用
有一次在洪师家中,当谈到“覆盖对吞”四字诀时,我冒昧地问了一句:“练太极拳到底有没有秘诀?”洪师说:“没有什么秘诀,按规矩练就行。但要牢记‘松、慢、圆’三字。”又说:“练陈式,要把缠法走足”。这之后,在我心中就有了一个练陈式太极拳四字诀:“松、慢、圆、缠”。
太极拳各门派对身法要求基本一致,即“中正,虚领顶劲,松肩沉肘,气沉丹田”。除此,洪师还强调要求“尾骨略后翻”,这不同于其他门派。实践证明,尾骨略后翻,有利于气沉丹田,能使下盘更稳定。洪师还教给我们练拳应遵循的几个要点,如“松肩沉肘”、“下塌外辗”、“肘不离肋”、“前发后踏”、“裆要开圆”等。(四)中提到的“用意不用力”,其实就是这样,在行拳时,时时都要留意这些要点,而不用僵硬之力。各种拳术都强调力和速度,都作力量、速度专项训练,如击打沙袋等。这样练出来的力量、速度和太极拳的内劲是不太一样的。有些练太极拳的人为了尽快“长功”,也采用这样的练法。洪师认为这是“舍近求远”。
各种拳术,技击格斗都是其基本内容。从技击角度讲,不是那种比那种更好的问题,而是那种更适合于你。不管那种技击,都不外乎通过特有的训练方法,来增强自身的力量、速度和熟练各种的技法。而力量、速度、技法是体现于踢、打、率、拿之中。太极拳又是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贯穿于其中。太极拳所强调的是:舍己从人,粘黏连随,不丢不顶,以柔克刚,以达到用最可能小的力降服对手的效果。太极拳主要通过练习基本功、套路以及二人推手、对练来培养内劲和学习技法。太极拳主张慢练,所以有人说太极拳是“以慢制快”,这是错误的。太极拳既不是“以慢制快”,也不是“以快制慢”,而是如王宗岳拳论中讲的:“动急则急应,运缓则缓随。”也就是要和对方形成一体,随对方动而动。要能如此,必须要粘黏连随,不丢不顶。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缠丝劲和缠法的应用。在和对方手臂相接触,自转加公转可以增大收、放的距离,这就是几何上的旋轮线原理。从洪师所传套路,在拆招实验时,你会发现,每一发劲处都是和对方接触的情况下,即粘住对方时,而不是在离开对方去发劲踢打。这就要练就“粘黏连随”的功夫,而不太强调“闪展腾挪”。
(六)《陈式太极拳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洪师著《陈式太极拳品》一文。在其序中写道:“诗有品,书亦有品,古人尝品之而著为文章,拳可无品乎?因仿司空表圣诗品体例戏成太极拳品。”这里提到的司空表圣,是唐代著名的诗歌理论家,其著作《诗品》有深远的影响。洪师所著《陈式太极拳品》,将太极拳引入了诗的境界。能使行拳者,浩然正气贯身;如“泉水混混,江河涛涛”;又显稳如泰山,威风凛凛,威而不猛之势;又有飘飘然如入仙境之感。
《陈式太极拳品》一文体现出洪师高深的太极拳理论,高超的太极拳技艺,深厚的文学修养。你可以想象,你所熟知的太极拳大家,有谁能够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文章?
(七)桃李满天下
洪师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从北京迁居济南以来,便开始在济南地区传授陈式太极拳,经历了五十年的时间。现在洪门弟子已到第四代,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不只是弟子众多,而且有一些已成为太极拳界名人。洪师为陈式太极拳的继承、创新、发扬广大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入室请教
洪师已离开我们十五年了,但恩师的音容拳姿在我们心中永不消逝。让洪传陈式太极拳永放光芒。
2010年2月于山东大学
更多帖子
-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中华 (强烈推荐)
- 哈乐之大师 (强烈推荐)
- 陈振声大师 (强烈推荐)
- 拳中有景秀缘真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