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华讲座:2010年十月2日星期六

Daniel-Mroz这个周末,陈中华老师主要讲了在身的各部位中做到分工。他特别强调为了能在临危实战有用,身体中一定要有一个部位保持绝对稳定,从而让其他部位旋转。我们根据这个原则试验了很多。

在单人练习时,我们密切注意手臂的进出,保证总是有一个立,不要在东的时候让轴摇。我们然后用同一个原则测验进退步,让步子大些,做到最大限度。

和往常一样,陈中华老师在做每一个练习作时都给了很多例子。在讲“身部位分工”这个概念时,他把这比作阿富汗的北约驻军。每只军队都要做到整 配合,但要保持他们自己国家的独立。加拿大军队在配合美军和丹麦军队的同时不会变成美国军队,也不会变成丹麦军队。我们身的松散、阴阳部分的习惯使身 的各个“弓”得不到相应的涨力。这些“弓”就是我们身上的三或和对方共有的三

用我们的手臂在一个平上做一个“盾”形,肘要圆起,手、肘、肩三构成弓的三陈中华老师把这个弓的形给翻过来,力就加到对方身上去了。手和肩不动,只是肘下收回,呈现出了很深的外凸形。这个形状很容易使力通过自身或对方身传送到手指尖。

这个训练方法使我想到了哲学家查尔斯缪思描述不同维的角度的方法:在他的一堂课上他讲到一个有生命的物在两维世界里是可以无限的自由活动的。但是当我们 从三维的现实中去把他从这个两维世界中拉出来,我们的动作在他的两维无限的世界里是没有可能明白的。我验到的陈中华老师的身的三维安排就是这样的。不 仅仅他的动作都具有很高的精确性,他的动作在我所能理解的维度里是找不到的。

 

请原谅我的这样抽象的例子。和通常一样,这个讲座很随意、有肢感、充了经常令人烦恼的身体迷宫。星期六人很多包括飞利浦芒的蒙特利尔小组,我的科研小组的学生和陈老师的通常学生。感谢各位,过的很愉快。

更多帖子

统计: 735 总浏览,

渥太华讲座:2010年十月2日星期六》上有 1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