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聚辉-青岛
我是一级教练4班的学员,昨天老师上课,老师给讲解基本功提水,之前,练习了一段时间,老是不得要领,在最近几次上课中,老师通过各种角度,各种方法,给同学们讲开胯,终于对开胯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还从大青山太极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他的意思就是要,同步到老师的思维,包括谭说话方式,节奏,语言习惯,都要和老师同频,这样才能学习的快,领悟的快。
老师说的很简单的话语,就要从字面上简单的去理解,而不是用我们从前所谓的太极思维去做,如果那样的话,会很难走出来,在一张白纸上画东西比较简单,改东西就比较难,所以需要忘掉以前会的,知道的,消除所知障,这样以后会发现,老师讲的真的很简单,然后你就要简单的去相信,照着做。

虽然这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有谁愿意忘掉已经学会的呢?并且是曾经很擅长的东西。这也是老师讲的太聪明,学不会的原因吧,自从有了这个认识以后,原来,一些漫无头绪的基本功练习,慢慢的有了1,2,3的步骤和层次,但还是不得要领的感觉。
昨天晚上陈老师的课,用夸张的方式讲解了开胯,突然心里就透气了,之前还会从解剖上来理解,其实根本不需要,老师讲就是把原本褶皱的,呈接近锐角胯关节打开到钝角或者一百八十度,展平,难道就是这么简单吗?它就是这么简单,简单的让你不能相信或者不愿意相信。你不愿意相信你就走不出来,你就开不开胯?

然后今天是教练的辅导课,看教练演示动作的时候,尤其是从背面演示的时候,能清楚的看到教练的腰胯核心位置,肌肉饱满结实,教练的基本体型瘦长苗条,然而,在腰胯这个位置,却显得格外饱满,我认为这是练对了以后才形成的这种状态。
教练在课上又带我们温习了提水,我在课堂上坐着个提水动作的时候,教练给我纠正了,印象最深的就是说要把左肩上的劲儿往跨里拉,这样肩就不会往后跑,这个劲儿别住了以后,前胯的劲儿就很容易转到后跨上去,后脚跟的劲儿一蹬,然后就能传到百会穴上去,因为是在课堂上演示,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动作做的也比较僵硬,不够到位,课后我就琢磨教练讲的和老师讲的,一点一点的找,不知道是哪一下子,突然就接上了,瞬间就哐哐哐放了三个大屁,我当时在想,这是不是中轴连上了?

赵景玉富阳实用拳法讲座20220306-11
后面又练习六封四闭,在肩肘手合住的情况下,前跨填好后,从丹田转到后脚跟的时候,就感到两根胯骨,中间有个缝,打开了一样,当时的一瞬间,我好兴奋呐,马上就把这种感觉发给了教练,没想到教练要让我把这种感觉说出来,我勉为其难的说一下,不知道对不对,还请老师教练多指正。
还有一个变化,跑步比以前厉害了,我是周一休息,连续有三个周一都是10公里,以前跑完会很疲劳,现在居然很愉快,我分析,可能是练习开胯这些基本功后髋关节打开了,核心肌肉力量强大了,跑起来能控制住,保持正确姿势时间长,消耗少的关系。

赵景玉富阳实用拳法讲座20220306-12
之前核心肌肉不够扎实,稳定不住,动作不准确,消耗大,胯开不开,又从整体增加消耗。
总结一下,开开胯,理论上上下力传导中间无间断,或者是间断减少,消耗减少,人就变得格外轻松,精力充沛。
荣幸的是,和教练汇报了我的体会,教练又和老师说了,陈老师又从视频中亲自截图帮助说明。非常感谢老师和教练!!!第一张不看动作。身材很好。第二第三张背弓做的很好!特别是命门和尾闾/臀部非常符合太极要求。(照片截图说明是陈老师原话)。
更多帖子
- 大青山学拳记之三上大青山 (强烈推荐)
- 很累,但要坚持 (强烈推荐)
- 学拳不难 (强烈推荐)
- 功夫的“效益”与“成本” (强烈推荐)
为聚辉同门的体悟点赞! 多多分享,向你学习!
配截图,就是为了没有在“陈中华1级教练直播课4班辅导课”的学员能看懂,我分享给了另外班级。
经过积累在某个时间一旦看懂了,学会了,我们要求同学们不吃饭也一定把它记录下来,通过记录自己的大脑理清了头绪。自己自认为的东西从心里倒出去,才能装有“活水来”才能感受到“清如许”。我能猜到陈聚辉同学一边写一边在做动作,大脑整理文字表达的信息,这都“对上了”永远不会忘了!!所以请有心的同学们去看,然后评论!!!
写得很好!这个学习的过程,记录的过程都很好,推荐
因为编辑不熟练,插图做的不太完美,把评论放在图片下面就好了,但是老师说,先把当时的想法直接说出来,日后再比较。就像练拳就要马上说出当下的感受,无论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