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此时,一个对太极拳没有任何认知的我,有幸找到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和对的老师,甚幸!相较不少人少兜兜转转走了弯路才找到实用拳法,可谓万幸!
太极拳,名字就很有中国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有道理的,一是名称上的哲学意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拳术的结合,充满辩证思想,二是动作上独特的运动思想,是虚实、开合、动静的矛盾拳,既有技击性又有健身性,所以不同的人在其中都能找到各自的侧重点或诉求点,使之易于普及推广。这颗中华武术瑰宝得到了更多人了解,热爱,并得以传承。学拳一年了,不能说窥见冰山一角,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经历了一级教练班学习后的粗浅学习体会,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我理解的实用拳法一路是以螺旋缠丝运动为主旋律,眼、身、步、手相互协调配合,在四正四隅方向上开合、转展等连缀起来的武术技巧表现形式,是几代宗师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看陈中华老师打一路,体现了太极拳"轻灵自然,松圆雄浑,缜密缠绵,刚柔相济"特点,“呈万端变化,而理唯一贯”,非几十年磨炼难以出功,非天赋异禀难以成名。作为普通人选择了学习实用拳法,就应想办法走进它,潜心学习,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中漫漫参悟其中的理。
一、学术语,懂规矩。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专业交流时会用专业名词和说法,学实用拳法就得学习了解它的专业术语和规矩要求,这便于学员和老师、教练、同学进行交流。而且,中国人做事常喜欢先将规矩“挺在前面”,理论学习的目的是让学拳者以规距约束所思所想,打出来的拳体现所学拳应有的特征、特点,如比让你变成椅子就得有椅子的样,达到椅子的规则标准,符合标准的东西才具有功能性。我们拳里的专业名词中有分阴阳,坐腕、竖踝、双重……,谚语有“收肘不收手,出手不出肘”,“肘在手中,手在肘上”、“定住中间走两头,定住两头走中间”,“身备五弓”……。理论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站获取,也许当时不甚了了,等到某天老师讲到时,你当初的理解和实际看到或听到的对上了,你一就会豁然开朗,这样慢慢积累多了,你和老师对上话的可能就有了。这就是从思想上挺“规矩”,认识规矩。
二、学套路,重点看身、眼、手、脚。这四个部位是外形上最直观地能看到的,陈式太极拳使用拳法“三字经”对眼法、身法、步法、手法有专门的规矩要求。因个体条件(学拳基础、记忆力、模仿力、观察力、领悟力等)不同,有些人看过老师或教练演示后即能抓住关键点,这是最好最高效的,不能都抓住就抓住能抓住的,但不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去造动作,宜课后观看视频回放反复观察老师的身、眼、手、脚四个主要部位动作,找补自己缺失的环节。陈老师经常教大家用数数的方法练习,将每一式拆解成几个动作分式,开始时如机器人般咔、咔、咔的打,熟了动作就自然会连贯,再加上劲路细节就基本能出韵味了。只要用心听、看、记、仿,这四种能力会逐步提高,掌握新动作的能力自然而然提速了。
随着套路式子学的越来越多了,就可以录制视频自我观摩或请拳友评头论足,帮自已找碴,针对不足去改善,强化练习,这样可及时纠偏。过程中会有对指正问题理解了但做不到的,这种是因为身体还未完全打开,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不要心浮气燥,不妨放一放;有不理解或没看(听)明白的,可以请教老师或教练,可以通过网站、抖音搜寻相关资料,也许某个视频中的其中一句话突然像拨动了弦一样触动或点醒了你,立马豁然开朗,其不爽哉!
三、练基本功,开身体关节。基本功是单式练习,相对比较枯燥,开关节中的韧带会很痛苦,但练习基本功有助于打好套路,关节的开可以使得动作做得更到位。实用拳法中动作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圈,正圈和反圈,看似简单的两个圈,我的感受是很吃功夫的基本功,最体现实用拳法分阴阳要求的基本功。基本功中的基本功是拧毛巾、提水、六封四闭,开胯的前后、上下、左右。这五个基本功可作为打套路前的准备活动,也可在工作疲劳时作为调剂放松之法。另外,还可就自己一路中某个练得不好的式子拿出来单练,比如庇身捶练习肩肘胯的转关能力,蹬一根和海底翻花练习找身体平衡。
四、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级学员要像三岁小孩一样模仿老师说话,重复老师说的关键字和关键句,句句铭记于心,写在纸上,刻在脑子里。因为如果不做记录又没有练拳的环境氛围的话,过几天可能就淡忘了。老师说的很多话都是可以作为模板记录下来的,有时他在看到学生当下的问题时会从不同角度施教,学生要及时从问题中获取老师给到的最直接的解决办法,记录老师讲经典句式,进而在脑子里建立起这根弦,避免犯同样的毛病。网站上经常能看到类似朱景武式的学习笔记,还有些同学通过图画的方式记录动作要领,有的班级学员将老师给自己做的平面改拳整理记录成电子文档,各有各的记录形式,总之,选适合自己的笔记习惯都是好,都是在用心参拳。
五、重落实,不动、旋转、开胯。我们班升2级的第一堂课,陈老师又给大家重温了实用拳法六字真言【开胯、旋转、不动】,以说明我这个拳的理论体系,而这一理论的实践步骤即是反过来的念的【不动、旋转、开胯】。 师曰:“只要能控制住一点,让它不动,那么动的另一个部位和不动的那个部位自然就产生旋转, 虽然这个旋转自己是不知道的,外人也看不出来。关键是这两个部位一定要有个关系。也就是说这两个部位要成为一体。这种旋转,长期下去,自然会慢慢将关节打开。这也是我们练拳追求的。” 老师这种思辨方式非常受学习喜爱,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既学拳又学到思考问题的方法。
2022年12月22日
更多帖子
- 特殊时期爱上直播——郑丽霞 (强烈推荐)
- 2021.7.13陈老师直播课笔记 胳膊和躯干分离 ,一动不动 (强烈推荐)
- 上下分阴阳 胯缝开了2022.11.17.陈中华综合教学 (强烈推荐)
- 真不動 三字經-馮嘉傑 (强烈推荐)
师姐好文章!一篇细致的学习方法论,看完非常有共鸣,感觉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浮现在眼前了:)
写得太好了,一看就是认真学习,深思熟虑,有深刻的体悟感悟,言之有物,学习了,我一直都写,却不知从何下手,向您学习
一篇实用拳法初级知识普法文章,一篇自身练拳体悟新的文章,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