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动作是主要的、主体的动作,限定动作是附加要求。举例来说,曹操下令发兵宛城,大军行军,这是主要动作。同时又命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不许践踏,这是限定动作。再比如,工人按照建筑师的图纸建造大楼,这是主要动作,同时又要符合安全指标,这是限定动作。
在我们拳里,我们总是要做出来主要动作,还要做出来限定动作。这是陈老师一直适用的教学思路,也是他要传递给我们的练习步骤。首先要做“主要动作”,比如转腰、蹲下、伸手、收肘,等等,非常清晰明确地做出要求的动作出来。然后再加上限定动作,在我们拳里限定动作基本就两种,一个是外面加一个外壳不许打破(轨道也是壳),只能在壳里动作,第二个是加一个“心”(或者说轴),心不能动、轴不可破。其实这两个要求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在体现在内外上不同表现。
我们以转腰为例,结合“平转胯-陈中华练功20211109″在线视频购买这个视频里老师的动作来说。转腰是这里的主要动作,腰这一圈要明显的转起来,看衣服的排扣非常清楚。限定动作有两个,一是躯干竖轴在转腰中出来了、稳定而清晰,二是膝盖不动(外壳固定),小腿是桩入地不动。
主要动作和限定动作,是我们练拳学拳的阶段,是为了学拳练拳而要经过的阶段,而要赋予的概念,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动作。真实的动作是胯里做了“错”“、开”和“伸”。
错是拧杯盖的错,杯子不动杯盖拧下来。错和碾是同类,一个错开了一个没表现出错开,实质是同样的;开是角度变大了,开口三角的开、开腋窝、开胯底、填前跨等,都是开角;伸是拔长、拉长。错、开和伸,是发生在关节里的、真实的动作,是功,是需要长久练习得到的。再看上述视频老师的动作,是胯关节里发生了错、开和伸,转腰、立轴、定膝都是真实动作带来的结果。
真实动作(错、开和伸)我们把它放在最核心,则转腰、立轴、定膝都在第二圈上,收肘出手都在第三圈上。外层都是基于内层的、是结果性的、被动发生的。
错、开和伸,都是“分”的一种表现,都是分。主要动作是可用的、有用的,为了用而做的。限定动作是为了补洞治病,“不让对方抓住我的漏洞和毛病而攻击我”而做的。主要动作和限定动作很多时候是初看起来是矛盾的,关节里能“分”了才能同时达到两者的要求,实现做出来的动作都是有用而无病。
通过这一课《陈旭一路精讲-20230202》,“压住丹田往下钻、不要往上走”这个要求,是要把扭转集中到胯关节上,我做错的动作,是扭转的范围太大了(从腰到胸到肩),通过从丹田压住、把腿向下钻,把“扭转”这个动作的范围压缩到胯关节上,腰之上(丹田往上)不再参与、只是坐落在腰上跟随腰。让胯更开。这里的胯是错、伸、开,都要有。实践中这个练习非常疼。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
现在再看结尾视频,很有感慨。在去年冬天一直在练习转腰,能转起来了。然后非常及时地上了这一课,既要转起腰来又要压住肩头和胯上的铁帽子。压实胯、压住胸,转腰是往下伸得到的,是脚往下伸得到的。之前的转腰是下面不往下、上面往上飘得到的。
会了前一层,再加新的要求、练习下一层。现在能体会到往下扎是什么感受。
《陈旭一路精讲-20230202》从这一课练功。
一句话概括本文:空间在关节里。
空间是转换的余地,类似围棋里的“气”。里面有余地,我们可以调头、可以保持通畅,空间越大越好。
外面掤住,里面转动(调头、捅出去或者拉进来);里面掤住,外面抡起来。
真实动作就是实用拳法的“根儿”,首先从根儿上保证,不知我理解是否正确。
双重是两个邻居一顺了,一顺就容易被一逮俩,说的很好。
我目前只一条主要动作还分不清,还没有余力去管限定动作,因此也做不好,限定动作就是说的不出格吧,只要真实动作做好了,主要动作和限定动作也自动保证了。
限定动作就是说的不出格吧,只要真实动作做好了,主要动作和限定动作也自动保证了。
是!刚看到!
病有两种,过伸(过载)和双重。
过载是某处动过头了,多因为旁边不够开、只能它代偿,代偿容易过。
双重是两个邻居一顺了,一顺就容易被一逮俩。
关节里功夫到了,就可避免此病。
限定动作,是关节的两段各有其壳、各有其轴。在转胯这个动作里,大腿和躯干是胯关节的两段,大腿有自己的轴和外壳,躯干有自己的轴和外壳,分别都不可突破。这样在胯关节里,是两个独立的转轴交汇在一起,这就是错/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