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拳的心得体会-辛亮20230330

辛亮-天津20211125

感谢赵景玉教练给予我的肯定,但跟教练的“火金睛”相比,我还有很大差距,受之有愧,但也愿意分享一些自己学拳的经验,仅供参考,请各位看官多多指正批评!

        1.“看”:课上无数次听老师和赵教练说,讲课的时候要仔细认真看,不要跟着比划。老师还举过生的例子说:当年他跟洪老师学拳的时候,都是两手交叉放在腹前,不允许。老师和教练也不止一次的说,看很重要,要记住那个画,讲课时绝不允许跟着比划!
        我本身是做视频的,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看”,因此更知道“画”对于人的重要性。好的电影故事是不需要台词的,演员一个作,一个神,就能让你的心情跟着起伏。现在短视频的流行,也是因为画比任何语言、文字、音乐更直观。
        我学过一些心理学、摄影、构图、色彩、设计等知识,也看过很多这类的理论。从图像学来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80%以上的信息是依靠睛获取的,而画是最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去,我们说过话,可能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当时的场景,当时人物的作,却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包括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说要“身力行”做示范,其实就是让孩子去“看”我们怎么做,这些比教育,唠叨要好很多倍。
        而练拳这种特别精细的作,一不留神稍纵即逝,更是要仔细盯着看!甚至要透过衣服,看到肉里,看到骨头里,只有当你看到他们的真正的骨骼运,骨骼如何形成结构时,才算真正会“看”。
        我再举个例子:我在学书法练字时,当盯着一个字往“死”里看,不管这个字写得多么粗壮,看到的都不是字!而是一副“线条画”,看到的是线条的组合搭配,比例关系,是每一笔起承转合的走向,甚至是背后的运笔的劲路。这时你再去写字,不自觉的就带着那种感觉。
        我也看洪老师的拳,不需要去研究,就是像看电影一样,一遍遍看,看得多了,慢慢能看出他的劲路,他的“范儿”,然后你会不自觉的就想去模仿,而这一切是自然而然的!因此我把“看”当做最重要的,这也是陈师和赵教练耳提命,时刻提醒我们的。
        2.“听”:看的同时要配合“听”。对于初学者来说,你看不见老师肘、肩、胯的内劲运怎么办?那就要配合“听”。老师在教作的时候,常常讲这里有一个“三角结构”,手肩之间有一条线,收肘时,肘要往这条线上靠等等等等诸如此类……,这些是你无论如何也“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听,你才知道。而如果这个时候,你自己一边比划一边听,很有可能会分神,无法听到,就错过了关键信息!这也就是,有时候感觉陈老师讲一节课,80%都是在讲“故事”,这些故事背后,是有一个逻辑的,把这个逻辑听明白了,才能领悟拳的真谛!
        3.“想”:有时候教练、老师说了很多遍,我们也听到了,却依然看不到怎么办?那就要结合听的内容,在脑子里去“想”。要学会去脑补出一条“线”,脑补出“齿轮箱”,脑补出“杠杆”……。如果实在无法脑补出这些东西那么就要去“找”!
        4.“找”:其实还是看,但是不同于第一个“看”是你要带着你想的问题,按照老师要求的,去“找”对应的东西来看。就像前两天教练说的,像嫩芽从叶子中间钻出来,陈老师常说的齿轮啮合,我不仅去“想”,而且还特意去找相关的视频看嫩芽的抽出,看粉碎机齿轮啮合的视频,看电影《功夫》最后,暗“莲花”扭开绽放的视频。因为你脑补出来的画并不够清晰,只有再去找“画”,让它加深印象,因为还是那句话——画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5.“回看”:经过上述几轮下来,印象基本就已经很深刻了,最后我要说的就是视频要“回看”。我现在时间紧,练的时间很少。但是凡是课上讲的内容我都会找时间“回看”一遍。因为直播课的感受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虽然给人最深刻,但是人类的大脑是会“遗忘”的,根据我们的记忆曲线,一般记忆会在一天之后跌到30%左右。因此,我会隔一两天,再去重新看一遍,直播时候由于紧张、周围环境影响,有时候细节会不注意,因此我会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清晨起来脑子清晰的时候,再去看一遍回放,而这一遍,是要做笔记的,做笔记的时候,我会随时停下来,跟着“模仿”。
        而且这里要提一个有趣的事情:因为时间有限,我看回放的时候,往往都是快放,1.5倍速、2倍速,当快放的时候,由于作加速,很多正常速度看不出来的作就会很明显,这就像走马灯、画片一样。平时教课,老师作做得很慢,你看到的是静止的画,但当加速时,它就会变成一个画片,你能看到里的运行线路!如同你在风扇叶片上画一个,静止的时候,它就是一个,但是当风扇转起来是,就变成了一个圈,你能清晰的看到点的运轨迹
        6.“复盘”:最后就是自己录制视频,或者有机会的话对着镜子练最好。然后反复根据上面的内容,对自己的作,逐个解剖,分析,找出问题。并发到群里,请大家挑错。其实,通过前面五步的学习,大部分问题,自己其实已经能够看出来了,再通过同学互相挑错,将自己没注意的,没理解、忽视的查漏补缺,加以审查,基本上就能将问题解决到70%以上,剩下的就是反复刻苦练习,练到身上。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经验,啰啰嗦嗦,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有用的价值!
                                                                                                1级5班/2级3班 辛亮
                                                                                                           2023年3月30日

更多帖子

统计: 487 总浏览,

看拳的心得体会-辛亮20230330》上有 6 条评论

  1. 谢谢亮弟倾囊分享学拳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工作背景,将自己已有的能力和经验储备用在学拳上,对每个人来说是潜移黙化的影响,好的方法、经验可以将其在学拳路上发挥到极致,不适合的就得按老师、教练说的调整、尝试,因为他们所讲都缘于亲历,是宝贵的经验总结,“听人劝,得一半”。所以,“信”是第一位的,然后再有其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