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江-河北邯郸
学拳映射作风、态度、自律
—赵景玉教练改拳前后心得
今天,看了拳友辛亮和陶丁的文章,非常钦佩,感触颇多,赵景玉教练本意拿我当个正面典型,我自己则觉得当个反面教材还差不多。
回看了过去的一部分视频直播课,发现教练给我纠正的动作,几乎全部都讲过。我发的这段练拳视频其实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打的,有些动作根本就做错了,更别说内劲。比如第17式下掩手捶接第18式双推手,右脚铲出上左脚,是套路里唯一一个直角,我居然做成了脚尖一点直接迈步,迈步在陈式太极里是没有的,一般在杨式太极、武式太极里才有。这还是外形方面的,内在的比如说背折靠的劲路,2022年11月16日的第18课,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结果我做的出现了明显的错误,也是当时有的学员出现的错误,赵教练还一一做了纠正,只要回看一下视频,是不会出现这些错误的。
有错误就会有原因,找原因一般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学习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将近9个月,说实在的,真没能好好练,一来人到中年,琐碎事比较多;二来以前练拳时方法不对落下了右膝盖疼的毛病,也不敢高强度的练习(每天也就练上个把小时)。二是主观原因,深入反省剖析,不是教学的问题,不是方法的问题,甚至也不是时间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作风不实、态度不正、自律不严。(作风这个词,体制内用的比较多,比如说某地出现了道路交通堵塞、群众办事难等问题,看似是工作具体问题,实则是干部作风不实造成的,我觉得在这里同样适用)
以实用拳法目前的教学体系来说,真的是掰开了,揉碎了,只差喂到嘴里了。可以这么说,陈老师功夫到底搞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可而知,但是教学方法无人可及!再说练拳的具体方法,网站上有好多具体的方法和事例,咱们身边的,比如辛亮的“看、听、想、找、回看、复盘”六步法,比如教练的无字天书练功法等等,都是心血凝成可复制的好方法。最后说时间,大家都说忙,真的很忙吗?谁能做到见缝插针碎片化的学习呢?回忆自己的过往,沉湎于手机看小说、短视频也不在少数,闲侃、参加无意义的饭局不也是常有的事吗。是因为做这些事毫不费力,甚至还很舒服,这些时间不都可以研究拳理吗?综上所述,有几个人能真正把太极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呢,练拳是如此之苦,谁能以苦为乐呢,所以,练不好拳没有理由,只能说明,没有端正认真学习的态度,没有养成极度自律的习惯,没有锤炼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没有真正把自己融入太极!
人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修练太极,以武入道,幸甚至哉!一点感想,与君共勉!
2023年3月30日
更多帖子
- 大青山学拳记之一上大青山 (强烈推荐)
- 大青山学拳记之四上大青山 (强烈推荐)
- 我的太极之路 (强烈推荐)
- 幸遇陈师:陈中华老师2014无锡讲座感 (强烈推荐)
你好,加我微信。赵青云18686108820。另外打一个一路的视频发给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