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再收”一式看实用拳法中的杠杆原理

石头杠杆图很多年前,陈中华老师给我改拳,在我身上试再收一式。他一转身差一点就要把我的胳膊给卸下来。当时我做再收只是模仿了一下动作,手在前一挥而已,根本不知道再收的劲路在哪里。我无论如何是理解不了陈老师是怎么做的,感觉就像是被坦克碾过。从此知道了再收的厉害。

Puerto_Rico_Workshop_Demonstration_2014再收的用法在六封四闭也有。于是我先把再收当作左边的六封四闭加转身来练。多年下来,我再做再收时,捋的劲路已出来了,也能够比较有效地对手。在行拳中走到再收时,我把与假想对手的接触,定在左前臂的中间部位。转身,收肘,接触不动,手往外伸。肘与手相当于绕着接触在转。因为配合着转身,这个手臂地转也就成了螺旋缠丝。现在我已经能把假想的接触点移到腋窝下,手肘都不,开肩,撤步转身,这时产生的力更加强大。做对了,即使是重量级的对手也是能被牵动的。

通过我自身在再收一式上的学习与提高,从易到难,我更深一步地理解了实用拳法中的大与小。“手不,里在走;肘,肩,胯。”“里作大,外作小。”这两句话是几年前,我在陈老师的一次讲座中记下的。当时记下了,不过,过后就忘了。现在重新看到,感慨很多。简单的两句话却化了我十多年的时间,才让我有了深刻的理解。

不同的接触,作用于对手的效果不一样。实际上则对应于杠杆原理。再收的真实效果有如铡刀。而铡刀则是杠杆的一种变化。杠杆的力距越长越省力。然而我们的身毕竟不是一根棍。我们必须明白拳式中每一式的劲路,把劲路看作棍,这时才能理解并运用杠杆原理。
杠杆.001
杠杆原理有三种不同的运用。如图中A、B和C。

“手不,里在走“对应了图中的B和C。我前讲的我先把再收当作左边的六封四闭来练,是因为不懂也不会开肩。不得已而为。在这一式上收肘相对比较容易,但作用于对手的力相当于图中的B所示,向前上方向外走,后来我把接触移到腋下,再开肩并撤步转身,这时作用于对手的力相当于图中的C所示,向下往里走。

统计: 2497 总浏览,

从“再收”一式看实用拳法中的杠杆原理》上有 8 条评论

  1. 很受启发,仍有两个问题要请教:
    1、左前臂的中间假想成接触,从你文章中理解这个接触就是支点,那么,与对方接触的另外一个即作用在哪儿?
    2、接触移到腋下,虽然是假想的,但实际推手中,对手是不会轻易把接触让你移的,从这个角度出发,你说的这个接触,还不能叫支点,杠杆里的支点一变化,原来的杠杆就不存在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