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缘-北京
从第一次上山,参加陈教练讲座时,听到比较多的词是“协调”,经常陈教练会说:我们的动作是协调出来的,在摸陈教练的时候会发现我摸的地方没动过,但和眼睛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对于当时的我和很多初学者来说,是不能理解“不动”这个事的,看着明明动了,摸着哪都没动。这是我在近半年一直在找的:比例。

陈中华披身捶-阳朔20231025
这个比例,当我们的身体分不开的时候是考虑不到这个问题的,因为分不开,就是一整个粘连的肉球,不存在哪和哪比,也就没比例。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关节有一定开合度了,身体慢慢能分开一点了,这个时候我看自己练拳的视频发现问题了,总是会有突出的动作,转手腕啊,起肩啊,胯晃啊……一系列问题,我看到自己乱动了,发现自己的比例,没调好。

白鹤亮翅-陈中华阳朔20231025。
推手时,这个问题会更明显,当身体各环节比例失调时,我们的动作都是在搬对方,用手抓,全身较劲,脚底下不会动,举个例子,如果上面动作是10,脚底下连1都没走出来,这就是不协调。这时我意识到了不是劲大小的问题,也不是速度的问题,是我身体各关节、肢体,使用的比例出现了问题。

陈中华和学生们在桂林象山20231024
当各环节的比例都是1:1时,就达到了相对静止,就是没动,就是各部位各司其职,各自运转,互不干扰,出来的动作是均匀的,不出尖的,也可以说各个关节,肢体是同频的,所以摸上去就是哪都没动。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实用拳法全世界。20231025。
在推手时我也感受到了,虽然还是做不到1:1的运转,但比例趋近对等时,动作就开始奏效了,开始不那么较劲了,开始顺畅了,有时甚至对方也不知道怎么倒的,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倒。
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对话、一个漫长的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学拳两年,我终于开始和自己的身体有交流了。
更多帖子
- 特殊时期爱上直播——郑丽霞 (强烈推荐)
- 知结构 合规矩 实修行——2022一级教练员4班学习小结 (强烈推荐)
- 不动与真不动 (强烈推荐)
- 练功石安放仪式在大青山太极广场顺利完成 (强烈推荐)
反求诸己,莫向外求,对外可以看作一种检验:)
写得真棒!及时记录!天缘加油!
紧跟浩南兄脚步哈哈
比例协调,相对不动。
比例自调,想动就动。
比例不调,不动还动。
天缘同学的感悟很深刻,我还处在肉球粘连的阶段,上过一次大青山,感悟颇深,要把劲倒过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和身体对话说得太好了,练拳,人生都是这样,从向外求变成向内求,向你学习
咱们练的是“内”家拳
^_^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