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后”发制人:老师给我正金刚捣碓第一动时,老师碰我的前手,说没有力。但是我怎么使劲儿,手也是没有力。老师说:“碰你哪个位置,要在这个位置的正后方向后撑。”所以老师在碰我前手的一刹那,我的后背应该使劲往后撑,这时老师说:“对了”。这让我想起,类似以前老师讲的“靠墙功”,就是后背离开墙一点距离,然后后背向后靠墙,借助靠墙的力量,把自己反弹起来。后来我在做拦擦衣,左转身捣碓出手的动作,肘底捶等动作时,老师又多次提醒,不要忘记后背后撑,也就是是说,所有向前的劲儿,都是靠后背后撑出来的,不是单纯靠胳膊往前顶。和老师之前网课上讲掩手肱捶使劲的方式一样,属于“后”发制人,课上说过后发制人,不是时间上的先后,而是所有往前的力,都是靠往后使劲做出来的。这一点终于对上了。
5.不对抗,却有用:老师给我矫正肘底捶时,让我顶住,于是我就不自觉的反抗他,用胳膊去推他,他说不要推,固定住肘,手像铡刀一样,只做向下切的动作。我按照老师要求去做,老师被弹出去说这样顶不住。我当时极度怀疑老师在“安慰”我。这个动作的要领是:身姿必须要挺拔起来,后背后撑,头向上领起,身体上的动作很别扭。但是手上的动作却很简单很轻松。这个动作怎么能管用呢。回来后我反复找这个感觉,因为没有人能和我推手,于是我自己左手做这个动作,用右手去压制住自己的左手,由于肘不动,手只做切的动作。这样就会让被推的人随着手臂的旋转,将推到我身上的力改变了方向,由正对着我,变成对向地面。就像你去推一个横过来的“转经筒”,筒轴就是我的肘,筒面就是我的手臂接触的位置,你一使劲,筒就转起来,就会把对方的化掉。包括肘底捶接倒卷肱的动作,将右手捶拿上来放到胳膊上,然后老师拿住我两只胳膊,让我一手向天指,一手向地指,然后想尽一切办法把两手伸出去,不要和他做对抗,我极力克服对抗的想法,按照老师要求只做动作,老师就说顶不住了。这几个动作,我做的时候没有对抗,只是按要求做,但是老师说管用,我想应该就是老师说的“横力变竖力,竖力变横力”吧。
6.挨摔:老师说挨摔,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这次主要是冲着“挨摔”去的,就是想感受一下,被摔是什么感觉。有一次和老师一接手,老师身体不动,只是旋转,我于是被带偏离了方向,自己扑了个“空”;还有一次大概是去按老师,结果老师一含胸,我又一次扑了个“空”,人像给老师“鞠躬”一样,趴了下去,然后我还想反抗,结果前面一手拉我,又把空出来的手按到我的后背上,把我一直按到了地上。我很多次体会到了老师引进落“空”的感觉。也就是在以后练拳、推手时,要学会制造“空”。无论分阴阳,还是“含胸”,其实都是在放掉自己身上与对方对抗的力,做到把自己“放空”。自己空了,对方才会因为推到“空”上失去平衡摔倒。
7.度过第一个瓶颈:这次回来再次晨练时候,之前感觉已经走到瓶颈了,练不下去了的感觉突然消失了。而且在打拳的时候,突然能使上劲儿了,这和这次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很多之前套路里的动作因为不知道用法,没有经过推手,不知道它的含义,在经历此次亲身感受之后,知道了很多动作的目的,带着用法去练,带着推手的感觉去练,很多动作虽然别扭,但是却感觉劲走顺了。之前老师也说过,练拳就是不断的碰到瓶颈,找感觉,继续前行的过程。
更多帖子
- 特殊时期爱上直播——郑丽霞 (强烈推荐)
- 知结构 合规矩 实修行——2022一级教练员4班学习小结 (强烈推荐)
- 不动与真不动 (强烈推荐)
- 练功石安放仪式在大青山太极广场顺利完成 (强烈推荐)
参加讲座是一次校正或说校准,对我们网络班学员来说,应该说是极为必要且重要的:)
见师,拨云见日。
聆听,振聋发聩。
回来之后的辛亮拳也有了变化,老师的点化如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