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这根顶门棍,你会发现这根棍儿在实用拳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拳中的沉转蹬踹都少不了他的支撑。我们在下沉或单腿支撑的时候,得结实地坐在这根棍上;旋转的时候,得以他的延展线为轴呈扇形收拢:在做“初收”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脚当先锋,不仅易打草惊蛇,而且像我这种本力比较小的人,用脚蹬踹别人,说不定会被别人反弹回来。但如果我们由丹田而发,蹬出从胯到脚后跟的这根被压缩的弹簧棍,那力量明显剧增。在“蹬一跟”中,这个棍更是逐渐拉长,变粗,连贯整个身体。不管是木棍还是钢棍,我们首先要有意识,有意识才能决定形态。
要说实用拳法是思想上的一种革新也不为过。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一搭手,条件反射与对方顶牛,自然而然会召集身体的相邻部位帮忙助阵,这是在比自身力气,比吨位。再看路上行人,行走时的着力点各不相同,有的在膝上,有的在胯上,鲜少有运用这根顶门棍的。古筝中练习琶音,从低音区往高音区弹容易,但反琶音从高音区往低音区,即从大拇指练到无名指的练习就引得兵荒马乱了。而实用拳法就是要我们学会投机取巧,学会用巧劲 。陈老师在聊太极中说过,先要对抗,对抗是假的。我们要用棚劲棚住对方,把对方的劲儿调出来,让他虚着往下落。硬碰硬都不行,但要让人感觉是在硬碰硬。先引进落空,再后发制人,这种非常规的思维方式是思想上的一次洗礼,设制峭壁,谋而后动,这根顶门棍功不可没。更让人可喜的是,找到了这个顶门棍,就找到了保护膝盖的法宝,我的膝盖疼痛就在寻找的过程中得到了治愈。
2023年八月的大青山之行,我见识到了陈旭教练的龙腾虎跃,听闻了陈老师的四两拨千斤的神奇。虽遗憾没能遇上陈老师,但学习实用拳法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即便因疫情和术后修复期间两次忘记了套路,但无论如何这根顶门棍再也丢不了了。这根顶门棍为我撑起了一片健康的天,让我随心所欲健步如飞;这根顶门棍为我撑起了一堵厚实的墙,让我找到了最大的靠山;这根顶门棍为我撑起了一份信念,目标坚定后,千日不弃,万日恒持,百炼成钢,修炼至心。
更多帖子
- 特殊时期爱上直播——郑丽霞 (强烈推荐)
- 2021.7.13陈老师直播课笔记 胳膊和躯干分离 ,一动不动 (强烈推荐)
- 上下分阴阳 胯缝开了2022.11.17.陈中华综合教学 (强烈推荐)
- 真不動 三字經-馮嘉傑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