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就没劲了。人会被惯性左右或惯性产生的力是不需要练就有的,当然可以通过训练可以加强这种惯性力。这种惯性力是直接力。一直困惑我的是,接触了肢体一定是直接的接触,不可能是间接的,既然接触就有直接力。实用拳法对接触点的要求是合住,而合住是一个很综合的要求,合住就是死性,而人体是活的。
这个就要改性。而改性是需要时间的,习性的养成过程不结束,如何改性?所以要改变习惯了的日常行为,比如行走、劳动,举手投足之间,就得改变。如何改变?首先是模仿,模仿机器、滑板车,其次是借助橡皮筋等外部参照物,通过半年时间练出手不动,练出一级间接。同样脚下也是要借助定脚神器,把脚定住。借助瑜伽方块,把脚定住。定住了就克服了惯性。然后动肘肩胯这些中间的东西,就是单纯的改变身体结构。而要做到这种结构的改变,就要训练意念活动,是用意不用力的正解。这就有一个顺序的问题,顺序无非内外、前后、左右、上下、快慢(动静)、曲直、主动被动、角度方向等维度的协同关系。
而协同关系中最难的是如何转换,而转换最难的是由不动到动,由动再到动的转换,如同变速箱与刹车等制动系统的关系。训练手动档的操作,再把这种控制原理变成意念或程序自动控制的无人驾驶模式。影响转换的最大问题是时间差。这种时间差就是惯性最喜欢的。螺丝松了,间隙大了,换档不及时,油门不合适,都是松。什么时候松?空档时是松的,而空档一定是在一个安全可靠的静止平稳状态或快速换档的过度瞬间。在太极拳里,就是松了。这个是我们要练的,减少这种导致松的时间差。
内动和意动。还以开汽车为例,点火、油门、刹车、离合器、换档、方向盘、这些内部的操作,远在外面人是看不见的,外面看到的是汽车的起步停车和速度方向的变化,特别是四个车轮的速转、角度、不转。车轮的这三种外部的现象,我们是可以看到的,因为我们了解了汽车的内部原理,所以知道 司机在干了什么。好了。这就是我们要练的。
作为人,是活的,普通的人,受地球球引力等外力的作用,要做这些动作,直线或旋转的,必须克服成有外部引力的惯性,只能内动,才能走出直线和旋转这样的动作,所以只能通过意念活动完成,由此明白了“用意不用力”是讲这个的。而放松就是不用意了,所以用意就不能松。
至于人体结构的稳定,是最重要的。在开胯旋转不动的六字真言中,哪个关节更重要,是人体先天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体器官抢功自己说自己重要就重要了的,各司其职,谁也抢不了别人的位置,自然地位中包含着规矩,大道自然,按规矩练拳,照师承要求练拳,才能更有效的练出可以与人交手的真功夫。
更多帖子
- 特殊时期爱上直播——郑丽霞 (强烈推荐)
- 2021.7.13陈老师直播课笔记 胳膊和躯干分离 ,一动不动 (强烈推荐)
- 上下分阴阳 胯缝开了2022.11.17.陈中华综合教学 (强烈推荐)
- 真不動 三字經-馮嘉傑 (强烈推荐)
强哥这一年看了很多视频、文章,参加了多次讲座,思考了很多,收获很大,这篇文章是他多年学拳积累、重新校准认知的厚积薄发。
理论是意识形态的产物,能有自己的理解是提升的第一步。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需要及时纠偏。
反思、反观、反省,这个过程也适用于学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