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 陈中华 片长: 48 分钟 难度: 3/5 语言: 中文
年份: 2025 地点: 加拿大埃德蒙顿陈中华太极馆
如果你喜欢这个视频,你可以更便宜的一次购买这次系列的全部视频,一键购买这个视频包。
购买3级1班202401-202412日职青山太极拳文化研究院教练员培训直播及回放视频包
购买3级1班202401-202412日职青山太极拳文化研究院教练员培训直播及回放视频包
注:
- 本网站视频包是为方便学员而特制。
- 视频包可以理解为视频分类。
- 视频包内的有些视频有可能已经在本网站发布,也有可能你已经购买。
- 视频包的价格和单一视频价格相比非常低。视频包内的视频数量会一直添加,直到价值达到2倍或者以上才会停止添加。
- 鉴于以上,如果你购买的视频包内的视频有些你已经购买,恕不做退换、退款等补偿。同理,如果你购买的视频包含在了你将来>购买的视频包里,我们视为同样。
- 本视频包内的所有视频都是付费视频。您通过这个课程的付费得到了这些视频的观看权利。这些权利只限于您本人。您没有权利分享或者销售给任何其他人。
- 请注意您已经同意本网站和陈中华老师本人享有使用您的肖像权,视频权等所有商业和法律方面的权利。
- 购买视频包表明理解以上解释并同意以上条款。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
太极就是三。有一的动作就是晃,有二的动作看似不晃但整体还是晃,只是由一点到两点有一个平面,三的动作就不晃了。因为三的动作是转有定位了。三是开口三角,开口三角是圆,也就是三的动作是圆形动作,圆形的动作出来是捧劲。太极如水,水的结构是圆形的被变形后还会归位,行云流水的动作就是碾。剪刀做出来的动作也是碾。有了三才是进了太极状态。太极大架和小架的区分,大架是为了练开,练用是小架,标准是中架。
太极每个动作都带3. 动作只有1的时候就是晃。动作有2的时候有的的地方看起来不晃了,就像橡皮筋拉开了一样,两个头一起动,一个头相对于另一个头来讲就不晃了。
太极动作到了3的时候就不晃了,就是定住了,不变化了。就是不变化中有变化。带有3的动作就是转,是圆形的,或者开口三角形。太极的动作因为是圆形的,包括了3就是有peng 劲儿了,对方一看非常稳。一做动作就出来3了,也就是关节的碾。
太极的3,以前上课的时候也经常听说,但是没有什么深刻印象,也就是没有什么理解。这次感觉理解的和以前比明显不同了,更具体了,虽然没有完全理解。
这种突然加深的理解,也是长期上课,参加讲座,和师父接触多交流多的结果。
现将老师今晚上课内容简要记录如下:
1、我们练拳的阶段和层次,一开始只有个一,一开始一在这,然后一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原来的地方就没东西了(这也是我们练拳要避免的情况);然后第二层一可以拉伸延长到另一个点,分出了一A和一B,但整体还是个一,这就像橡皮筋拉长了;再然后一A一B不动,拉橡皮筋中间,拉出个开口三角,这就是三。
2、老师说讲座时常让人固定皮筋两头,然后老师用力拉皮筋的中间,在今年泉州讲座老师也安排了这个环节,我用两手把皮筋一头固定在空中,另外一头另一个同学用脚踩住,老师拉皮筋时,两头得一动不动。课后老师转发了天缘兄视频号的视频,老师说天缘兄有了三了,并让我们讨论,看天缘兄视频里的动作,对照老师课上所说,想到的是,如果有了掤劲,能定住两头不动,出手即是三。
3、今年我们的课老师一直在讲这个东西,讲怎么样在套路里加上这个东西,加上这一点就不一样了,这一点可能很小,甚至小到我们根本没有动作,只要知道这一点,套路就不一样了。
4、老师用金钢捣锥第二动动作给我们说明,一开始手和肘肩都没有关系,就是动了手,这就是只走了一;而后,做的时候手没动,手和肩建立了关系,手不动肩动带着手动了,这是走了二;再之后,肩走到合适的位置又不动了,只走肘,这就出个三了。从三开始,所有的动作都是太极动作,就是把三练到成为动作的核心,一出手动作里都带着一二三,就是做一个动作的时候,里面就孕育了一二三了,这样的动作就是我们三级一班要做的,这样的动作才是太极动作。
5、太极是阴阳(理论),太极是三(概念),太极是掤(动作),根据老师说的,想到的是弓,开弓,旋转伸缩。
6、老师说知道太极是三,就知道为什么太极很难了,因为在生活中的东西,一般是从一延伸到二再延伸到三的,而我们太极的动作是从三开始的,根本的东西已经包含了三了,所以他很难练,因为得把我们所有的东西转换一遍,日常就是个一二三,我们一就是三,二就是六,三就是九,我们的三是九个动作,普通的三就是三个动作。
7、只有一的动作,就是一然后又个一然后又个一,只是一的重复,没有二,只有一的动作就是晃,在三维里头都在晃;有二的动作,就是有的地方(有的角度)你看上去他不晃了,但是整体他还是晃,就是一拉开成了两个,动的时候这两个相互之间没有晃,但整体还在晃;到了三了,他就不晃了,不晃就是定住了,定住就是不变化了,但你实际是在变化的,变化的不变的动作,三的动作,就是转,就是圆形动作,前面说的开口三角,在太极里,认为三的动,三角的动,是圆形的。有了这么一个基本的理解,最基本最核心地明白太极是怎么回事,明白太极的动作是圆形的动作,从一开始是零散的动作到最后是做个太极动作,太极的动作是个圆形动作,因为是圆形,他里面最低包含了个三,所以他动作出来叫掤,我们练的时候按照这个轨迹,按照这个顺序,按照这个逻辑,按照这种理解去练,懂了会了这个了,我们就能分辨练的是不是太极,为了方便就简单说动作里有没有掤,就是有没有在每个动作里包含个三,翻过来说,因为有了三,所以我们一做动作,别人会说我们的动作非常稳,因为三就是稳,稳就是有掤,有的人语言可能和我们不一样,他可能会说你看这个人打拳味道十足,全身都是劲,八面支撑,那也是因为有掤,还是因为他稳,还是因为他有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理解就和常人的理解不一样了,对每个词的理解都不一样了,并且这个时候把这种东西这样的动作作为我们的标准来看别的东西都不一样了,把他作为标准的话,我们就知道人写的有关太极的东西说的是这个,就应该能够理解老师平常说的话,再去看太极书应该就能看懂了。
8、人说行云流水是什么,就是一做动作他就出个三,这个三也就是圆也就是三角也就是固定的意思,他每个角都会转,这样的动作实际上像水。水的动作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水分子就像一个一个的小圆球,很多的圆球能合在一块,他合在一块的方式是他永远合在一块但他永远变不成一个,他就像齿轮一样,永远来回地动,所以他让你觉得非常地软,但每个最小的部位他一直是个小圆球,他不会被压扁,水有这个质量(特性)。铁的东西钢的东西(变成一个)再厉害,用锤头一敲,他就扁了,没法恢复原样,而水一敲他一压他,压的地方没水了,但你手一松,他又回来了,他都是圆的,你觉得压下去了,实际上是把他推一边去了(水转开了),一拿走了他又回来了(水又转回来了),这就是水的功能、质量、特性,明白了这个内在的东西,你会发现我们的动作都是圆的,都和水一样。这和只是模仿水的外形是不一样的,如水一样不是模仿流动的外形,流动只是他在容器里的运动方式,而非水的本质。
9、明白了这个,我们再回到太极里,行云流水对我们来说是碾的意思,就是齿轮箱齿轮转起来了,要是在中间,齿轮就把你碾碎了,齿轮箱做出来的东西是打碎机,打碎机实际上是碾的意思。延伸到剪刀,剪刀剪东西实际上是碾,完整意义的碾是大面积的球形立体三维的动作,是用脚去拧底下的土,而剪刀是碾在两维的体现,明白了这些东西,我们在练拳的时候脑子里全是想着这些东西,动作完全就变了。每个动作都得找到关节,在关节里面拧、转、碾,然后外形才出来这个动作。
10、老师演示了六封四闭到单鞭的动作让我们进一步感受。
11、高院长问老师这个三是否就是一动无有不动的意思,老师回答说这个三是一动无有不动的入门,刚刚沾上这个边。第一是刚沾上这个边,第二意思是现在你可以用“动”这个词了,就是说从今之后你所有的动都不是原始的动了,而是进入了太极状态,在没进入太极状态之前,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动,因为那时的动都是单一的动,都是一在来回地跑,而现在的动都已经开始是转了,已经每个动作都包含着三,已经没有动的地方了,这时我们再回过头来说“动”,这个“动”的意思已经变了,已经不是普通人的动了,他已经进入另一个状态了,他的动是像齿轮箱一样。所以实用拳法很难学,从另一个角度说,因为到最后返朴归真,回归成一样了,说的话和普通人一样,但同样的一个词,他里面的所有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是不在同一个维度的。
12、老师再给我们加了一点,老师说我们得到这个东西之后就会发现我们身体结构变了,我们把结构(形态?此处未听清)分为三类,第一对于初学者是大架,大架就是式子很低、舒展大方,这是便于把每个身体部位练出来(其他地方动不了就一个部位能动),用的时候是小架,就是站得很高,和普通人一样,他最灵活能打人(运用自如了),而最标准的就是今天说的到三级,他是个中架,他的大小位置正好,正合适,身体任何一个位置做动作,都能贯串到身体所有的地方,只要动作牵不到、穿不到身体别的位置,那就是死位置,找中架这个感觉是我们这个层次要找要练的东西。
这堂课太重要了!很多地方还不能很好理解,得放在心里多回味。
太极是阴阳,阴阳是三,太极是掤劲。有了三就开始转。
今天明白以前师父讲过的:水是至刚的。小到水分子就是无数的粒子组成的,足够饱满,足够丝滑,才有的“行云流水”,就是齿轮箱。
师父看的是本质,不看现象。
动作里有了“三”才是太极动作,“三”的基本概念就是定住两端的点,动中间的点。以肩、肘、手为例,将肩与手固定,只动肘,便形成一个开口三角。这种定二动一的方式就是“转”,转动就形成圆。随着身体各部位产生多个圆,这些圆就如同相互啮合的齿轮。在打一路或做动作时,所有的动作都是用身体上的这些“齿轮”相互撵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