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為體,後天為用

“一陰一陽之謂道”
是中國文化的哲學核心。

古人將一陰一陽,陰陽平衡的概念圖像化以先天八卦的方式表達。
先天八卦分陰陽兩儀,陽儀的卦對必然是陰儀的卦,另外八個方向也有包含所有方向的意味,所以先天八卦反映著所有方向都是一陰一陽的平衡。因為所有方向都是平衡,先天八卦也代表圓形和球體。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成言乎艮。

古人用後天八卦代表不同的週期現象,例如每日的時辰,每年的月分,每年的天氣氣象,甚至乎國家人事的變化,通通都按順時針旋轉方向在後天八卦上排列。
到此,我們可以簡單總結,先天八卦代表著平衡,平均,圓形和球體。
後天八卦代表著旋轉。
至於,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和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有什麼關係呢?
練習一路基本功的目的就是要練平均,尋找身體的中間位置定住/活開關節。
平均: 有向前的動作,身體就有一點向後,有向左的動作,身體就有一點向右,有向上的動作,身體就有一點向下,各動作的用力程度,大小程度,要相當或按比例
中間位置: 身體各部位處於中間位置,即相關的關節同時處於中間狀態,即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轉動,亦即對方攻我,我可以任意選一個方向變動應接。
定住/活開: 按拳式要求,身體不同部位互相配合,例如定住一胯開另一胯,有不動有動,有陰有陽,訓練關節的轉動能力。

所以練習一路基本功是重新構建自己的身體,打造一個雖然不是球形但可以模擬球形活動的身體。
練習一路基本功就是打造乎合先天八卦的 “體”。

身體這個球體打造好後,身體一點開,身體對的另一點就會呼應開,兩邊對拉,互相支撐,構成基礎的掤勁,然後身體一點的移動,可以作用到身體對應的另一點,所以發力點/發動點就可以和接觸點/作用點分開,發力點/發動點間接作用在接觸點/作用點上,如下圖所示。
 
我們可以以丹田作為不動點,以腳的公轉產生手部接觸點的相反方向公轉,或者以手部接觸點為不動點,以腳部公轉產生手部接觸點不同方向的作用。

而上圖只是在一個平以一個方向為軸旋轉,但實際在三維空間裏面,我們可以同時以三個垂直方向為軸旋轉,模球體旋轉,如下圖所示。

所以當我們累積足夠的一路基本功訓練,我們就可以模擬不同方式的旋轉,將先天的”體”化為後天的”用”。
洪公說: “自轉為化,公轉為發”。
陳中華老師說高級程度的推手,最後就是一轉,對方就倒地。

肩和胯都可以透過練習一路達到不用力之下順滑地作出萬向軸旋轉,因為關節的轉動能力,我手接對方來力可以順對方來力隨著對方,我手自轉引進對方,另一方面,我胯的轉動可以產生我手的公轉,若兩者在合適地點合適時機合上,就可以反發對方出去。

全身關節若都能定住/活開,就能產生全身轉動,身體局部轉動,或者各種身體部位的複合轉動。也同時意味,可以將 “中” 設定在身體上的任意一點,即可以對重臂力臂的長度比例作出任意設定,亦即可以模擬各㮔槓桿運作。

除了整個身體模擬成一個球體,我們還可以將身體分拆開成不同又互相配合轉動的球體,達成齒輪箱或杠桿的作用。




我於2018年在香港參加了陳中華老師的工作坊,然後跟隨林克彤林先生學習實用拳法,至今若6年。到今天,我仍然是在腦比身體快的階段,身體上的功夫並未能反映出腦裏面的對拳的理解,因此這裏的分享並未完全經自己的實踐來驗證,謹恭拳友們參考。6年來跟陳老師和林先生的學習經歷,2024年大青山的所見所聞,個人學拳的少少心得體會,慢慢一篇篇寫出來和拳友們分享。

更多帖子

统计: 111 总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