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今天上课的内容。
首先感谢一下卫平教练,他教课的内容每次都是朴素实用,遇到他实在是幸运
前不久卫平教练才发表了一篇关于转胯要两头一起转,才能真正固定中点的文章。当时看了,“知道了”。今天一早刚开课,他就开始讲这个概念,听的时候也是“知道了”,只觉得再听一遍,又实际上看到他怎么作,自己也试了,挺好。
小臂向下,手腕被压住的姿势下要把对方撬起来,必须在小臂中间有个不动的支点。卫平教练教我们把另一个小臂放在这支小臂下面撑着当作支点,撬得就很顺,一拿走就不行。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了早上讲的,两头都要控制,中点才能固定。尝试在不用另一支手支撑的情况下,控制支点的两边作等量的运动,手向上一寸,肘就向下一寸,果然效果跟有支撑一模一样。
试了这个,再把同样的方法放到胯上,也可以顺利的把人撬起来。
直到这时候,这个原来觉得”知道了“的观念才真的“知道了”。 道理在文章里说的非常清楚,但看了,了解了,是不是自己的,还得经过一番体会。
另外在上步,移进去,这两个动作上也得到很多启发。 以活步正圈为例,收肘上步的时候,收肘但手留在前面,保持了“不退“。身体因为前面有人推着进是进不去的,但可以下沉。脚向前踏,实际上是扩张。
把身体移进去的时候前膝前移,後膝不向前移,是两膝的扩张,是分阴阳,是开胯,是身体沉,是向前胯推,是想象后胯有人拉着等等,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但动作是同样的,造成的结果就是我变大了他没有。
肩膀下压很重要。 反圈第三动手伸出去后,想接回第一动收肘,只把肘尖向下转是不够的,不连肩一起转的话身体到不了手下面,也就跟手连不上线。 同样正圈出手的时候肩不压也连不上线。拦擦衣两手打开时,右肩不压也打不开。
更多帖子
- 大青山学拳记之三上大青山 (强烈推荐)
- 大青山学拳记之四上大青山 (强烈推荐)
- 我的太极之路 (强烈推荐)
- 正行和前行 (强烈推荐)
学习了,谢谢分享!
补充一个支点的位置问题。
同样是小臂向下, 对手压着我的手腕这个位置, 支点在手腕到手肘中间,我施力在手肘下压, 同时控制手向上抬形成旋转。
若对手抓的是手腕的拇指侧,那支点应该设在小臂中间的小指侧。这样 负重 – 支点 – 施力点 呈v型应该较为稳定。
若支点设在小臂中间, 尺骨桡骨中间, 则 负重 – 支点 – 施力点 呈一直线,也可以有用。
但若支点设在拇指侧, 负重 – 支点 – 施力点 呈倒v型, 就容易把自己撬走了。
谢谢王书帆同学的讲座总结。下面是三篇相关文章的链接。
http://www.shiyongquanfa.cn/archives/29610
http://www.shiyongquanfa.cn/archives/25571
http://www.shiyongquanfa.cn/archives/2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