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
-
陈中华在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上讲解
陈老师用攀岩做比喻,一只手百分百抓住了才能移动另一支手,演示了步法,道理和爬山一样,定住前脚拉后脚,定住后脚移前脚。另外讲了不动,与对手接触的点或位置,可以抓住,但不能有任何方向上的位移。
- 太极拳就是阴阳分开。阴阳分开就是独立运动。独立运动就是一个部位动的时候相邻的部位都不要动。等到接上了以后再动!庇身捶第一动:收肘,连接上;第二动:转腰(头、后脚、前手不动,前肩、胯、肘之间的距离缩短);庇身捶左右转换时,不能松掉,要两肩压住不动,合住劲,将两手换过来。
-
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期间晨练
我们练什么?开胯、旋转、不动! 最后是不动,那我们一开始就不动!把生锈的关节拉开即开胯,开胯后才能旋转,真正的旋转才能中轴不动。
- 关节转,有长度的要顺着长度走,即走顺不走逆,走长不走短。只要是硬的就推;只要是软的就拉;只要是关节就转 。

陈中华老师在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期间教授混元气功。

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上陈中华老师讲课。
1身体中正,五点外争。头,两只手,两只脚。 运动轨迹方向要求,外面定住里面转。2、开胯,所有关节都是轴,如火车只能沿着轨道走,所有的不能动的地方走顺不走逆。所有的关节,要打开能旋转,能旋转才能让身体不动。 做拧毛巾的动作,不能低头看你的身体,眼平视前方。 身体的动作和你的肩、肘不能同时往一个方向用力。各走各的轨道。 做提水动作不能低头看,看准45度,转身不转头。 拧毛巾:力要从里面走。
- 陈老师找学员纠正了后脚扣不够和前脚摆太大,及身法不中正问题;用幽默的情境剧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关键本质问题。
- 陈老师给我纠正了两个动作,六封四闭前胯填的不够,后肩起的问题,说前高后低才有力;庇身捶定住膝和腕两点胯拉的不够的问题。
八月二十日:

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上的学生笔记。
一、 陈老师讲拧毛巾引申:1五点外争,头,双手,双脚五点向外撑住力,身正、头要顶住,不能低头,身子不能上下起伏和左右晃动。2开胯,所有关节都是轴,如火车只能沿着规到走,走顺不走逆。关节打开能旋转,能旋转才能不动。3身体的动作和你的肩、肘不能同时往一个方向用力。各有各的轨道,一路就是铺设轨道,二路就是把敌人放在轨道上.
二、陈中华老师讲解上步要求. 微下蹲,脚尖点地,下蹲保持中轴不位移脚跟擦脚前出,前膝盖不动落脚,然后保持后膝盖不不动用前脚把前膝盖拉上去上步不上身体,上身体不上膝盖;一步做一个动作。进而引申出力要绕过去,力要绕过去的办法就是身体在保持某一点不动的情况下拉伸开。
八月二十一:
-
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上陈中华老师和部分学生合影。
陈中华老师晨课讲解要点:垂帘内视:内视、内听、內觉,内视看自己的丹田是红色的,听自己的丹田如烧火一样声音是丝丝的,用自己的身体体验丹田是热的。还讲解了三丹采气,揉球功。
- 陈老师在上午课中首先讲了太极的劲道,一定要定住两个点,身体不能晃,力向下走。第一个动作做出来,就是一,第二个动作就要以此为参照。太极拳难度就是参照物在空中的一点,那一点是宇宙的。所有的动作都是不动的,动仅仅是那一点点缝隙。功夫出来了,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 把面变成点,收肘不收肘,出手不出手。面对时45度要变成90度。
八月二十二:
-
第十六届大青山讲座第一天上午课合影 2016.08.20
- 陈老师讲六封四闭的手指指向性引申出对准。对准时两点的距离为零,如推手时拿掉空间;收肘时肘下小球和手心对准;线越细越好,要善于把面变成线。 胯以上是软的是一根绳,功能是用来捆人的,胯以下是硬的是一根棍,是用来打人的。一推一拉一转的推手方法,一推一拉制造一条线,然后转断它。
-
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上晨练。
陈老师讲怎样做动作,就是不做动作。动作都是转出来的。有个轨道,自己运行的轨道,这是大原则;所有的动作都要分离,落实了再做下一个动作,没有落实是不能动的;在空中是没有力的,只有落实了才有力;所有的动作都是转,手不要做任何动作。这就是所谓的节节贯穿。
-
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上在大青山太极学校。
正圈的运动轨迹是从下弧线进来,从上弧线出去,大头在外面,小头在里面;反圈运动轨迹是上弧线进来,下弧线出去,大头在里面,小头在外面。 四、金刚捣锥动作改正:第一动要注意腕直肘曲,第二动转身是拧转出来的,第三动进步保持身体不动,第五要转上去,第六动肘膝要合到丹田,第七动脚落地再移身体。 五、陈老师改正我的提水练习,肘要合到身体里面,转肩。螺丝刀越长力量越大,前面保持强度和不动,越往后的转越有力。
- 中轴不动,保持身法中正是实用拳法一个大的原则
八月二十三:
-
部分参加讲座的学员游览大青山。
- 陈老师讲庇身捶,手不动拉肘,肘不动转肩,手肘肩不动转胯。这就是所谓的节节贯穿,也可以说每个动作都是独立;引申概念定住两头动中间,或者说定住两头转中间,还有一种是定住中间动两头。第二种杠杆原理好理解,第一种不好理解。
三、陈老师讲了如何练拳,在应用中最高境界就是我行我素,按照如何练得去应用,一遍不行接着练。同时,陈老师讲了如何推墙练功,做到三点一线,力达脚底分出阴阳了来。
八月二十四:
-
18名学员成为陈中华老师的入室弟子
陈老师讲课内容摘要:是什么就是什么,做动作时不能改变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左边的在左边,右边的在右边,上边的在上边,里边的别出来,外边的别进来,就象气球变大变小;气球任何部位和任何其它部位不能改变位置,可变大变小,不能位移;所有动作一阴一阳,一开一合,一呼一吸;保持大自然的原态非常重要。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
第十六届大青山实用拳法讲座上陈中华老师、陈旭教练和重庆大足团队。
陈中华老师2016年夏在大青山第十六届讲座上。
讲活步正圈,手及中轴不动进腿,脚不动移重心,手及中轴不动跟脚,。活步要阴阳分离,中轴不动伸手。活步是和人推手不能变形,唯一改变的是节奏,不能改变结构,动作是分离的;定步是结构,要把自己练成一块石头,节奏的变化,让石头觉得在动;变化万千,中轴不动。定步练的结构力。
三、 两人一组腰不动练习铲出,两人一组练习肘拉,两个步骤,调位置也叫找劲,然后收肘。
八月二十五:
一、 下午陈老师讲双重,引用洪老师的三字经把全身的力集中于一点就不是双重,双重就是身上有两根轴,这两根轴互相制约,不能统一目标,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如果我合住对方两个点,对方就双重
二 、 回答拳友三圈问题,一三不见面,这是劲路问题,如果见面劲就上了自己身上
三、 晨练基本功完成后,陈老师带领大家练习混元气功。 照像前陈老师表演混元二十四式太极拳。照像后解说气功的来历,提问拳友的提问。
四 、 附双重三字经
双重者,手足实,手化慢,足转滞, 重心偏,招必失。陈拳法,前足虚, 裆松沉,后足实。虚不空,实不死, 虚实间,轻重比。虚则灵,转换宜, 实则稳,立根基。欲使巧,仗足力, 足无力,巧难施。凡接招,手先出, 我柔旋,引彼力。来的劲,在我臂, 我虽虚,等于实。避双重,更在腰, 如轴转,戒摆摇。重心沉,丹田际, 身步变,总随遇。前后移,非陈式, 一移动,必失势。当此时,看腿法, 腿之缠,互顺逆。手肘劲,也忌双, 凡沉肘,手必扬。顺缠化,在肘上, 沉为柔,扬为刚。掌下收,逆缠走, 时向前,对敌方。肩肘手,互阴阳。 或有人,逞聪明,避双字,讲单重。 配合法,未认清。双足踏,尚稳定。 单立定,怎有用?独立式,与踢蹬。 手先拿,或双封,制对方,成被动。 再趁机,膝足攻。
八月二十六:
更多帖子
- 陈中华指导笔记 (强烈推荐)
- 正确使用橡胶管的前奏 (强烈推荐)
- 日照东港区第一届实用拳法讲座学习笔记 (强烈推荐)
- 大青山实用拳法第十六届讲座学员感言 (强烈推荐)
笔记完整详细!学习了谢谢!
温故而知新,看了仿佛又回到了8月的大青山
感谢高兴平学兄分享一篇高质量的实用拳法学习笔记。收藏分享了!谢谢!
看一遍有一遍的收获,重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知识在不断重复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又复习了一遍!好多内容再次看到又有了新的体会,例如活步正圈练节奏,定步练结构力,始终中轴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