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 陈中华 片长: 10 分钟 语言:中文 年代: 2014 难度:1/5 地点:大青山
视频文字转换:闫兴华
它这里有个尖,有这么个尖呢它就把劲堵住了,它就出不去了。它一定是,你摸着我,你试,你摸这儿,摸上边脖子,唉好,你看它有这么个尖。它突出了这么一个尖,你有这么尖的时候,你看这个劲一直顶着,你要出去呢,你反而这个东西动作做错了你的劲特别大。因为它出不去啊,它一直憋着,那应该怎么样呢?你抓住用上力,往后,你看这个疙瘩,这就是那个尖,应该是怎么样,你试这个尖它没有了,这个尖没有了你做动作,不管是正的反的,你看它那个劲你看是不是它没卡在那儿。有个尖你试它卡在那个地方了。
刘向阳你呢,也有个尖,我看你的时候你是在这边。你站到这儿来看,你也抓着,唉好,你这个尖是在这儿的,你的尖是在这儿的,所以你在这个地方一直有个尖。你的尖往后的,你是这么样的,你是这么样的。唉,你画画看看,你看他一出手这个尖在后面堵死了。你看它是这个地方有死扣堵着,唉应该到这儿来就行了。你看一到这儿来就浑身难受了,就是你养成了一个习惯,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没调别的的地方,就是没调别的地方,你不舒服的时候你调这儿来了,它这个地方出去了。记得得把这个尖搞没了它。
你再做做你看,你一出手你试,他一出手他这个地方就起来了,你是在这个上面,只要能看出来毛病,改相当难,三年之内你改不过来。你看它只要有这个尖,你看,你做,唉好,走,你有这个尖他劲是出不来的,是吧,他出不来,这时候怎么办呢,这儿顶好了,手伸开,唉不要动,就开这个腋窝,唉对从这儿开,你开了一半再开。开的时候你是往前开的,往后开,唉这儿往前顶一顶,顶这儿往前,好,然后就这个地方,不,等一等,就这个地方往后脚拉,唉你别拉这儿,这个地方直接顶到后脚。
就是这儿你得,这儿吧顶到这儿来,这个对拉开它,没往后你还是往前大了,往后,往前大了往后,你只是往前。我们呢,我今天借你们的动作讲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中了目前这个社会的风,都是“钱进”,听不出来。我五莲话,这个不是叫锅腰子嘛,叫驼背,驼背上山,驼背下山,前进。你看一碰人,他就想这样,是吧,你看一碰人他就想这样,你没听说过是吗?
我们小的时候,一说是共产主义社会嘛,一说多少钱,就是“驼背下山钱进,老想前的问题”。所以这个你看,你做的时候的它是伸开的,一定要平衡,你不能一过来就老想这样,一过来老想这样是不行的。
所以所有的人都得注意这个问题,你看六封四闭往后拉,一直拉到前手的劲能吃上,吃上这个劲和推的劲是不一样的,吃上是什么意思?吃上就是能抱住,吃上就是说一辆车你坐到车里面去了,要是轿车的话,要是卡车的话,你把这个物品装到车斗里面去了,它就不用劲了,另外一个地方可以用劲,这就叫吃上。
你没吃上的话,就是还在想办法,这东西没货箱里面,没在货箱里面,你就往上扔,扔进去它下来了,扔进去它下来了,你还在做这个动作,昨天晚上推手我们就看到这个问题了,你全部是用的劲,用的劲就是在那里对抗的事,实际上一交手要吃住,吃住就它不动了,它合在一起了,所以为什么说有个合这个说法,它们两个一下就合在一起了。
你看一过来一碰的时候,好了我这个合在这儿了,合在这儿什么意思,你们是来在这儿推的,一合在这儿不动了。就是你不管一个物品放在车上,还是一个人坐在车上,你不能动啊,你上去之后老想去撞那个车,撞到最后你不就滚下来来嘛。所以合在这里它不动了,但动了另外一个地方,你看它这个力是这么样的。
你们一过来就这样,到最后他脱手了,明白这个道理吧,所以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上面一合上了,这么合,这么合,怎么合都行,一合上之后你不要动,落实了,你动底下,动后面。因为一般都是往前合,要往前合住了再怎么样呢?把身体分一半再往自己的后面合,再合到脚上去。
它这个感受是这么样的,他一来,一碰我,唉,好,你看我就这个地方合上了和他,你再推他就没合上了。但你们,可能我这么一推从外面看我把他推晃了,实际上是我合的那个地方没了,我把自己合好的东西搞没了。你看,在这个地方不动了,我呢把这下一半又合到我后脚上了,前面合的他,后面合到脚,这一下他就没有了。那你只是这上面一合又一推它又没了,因为它底下又不对了。
这个就是我们的一个正常的规律,所谓规律就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毛病,你练的时候你得记住这件事,你不要想我怎么样,或者说他怎么样,我怎么样就是我劲大我功夫高,他怎么样就是一看他根本打不过我。你想这些事都没有用,你就按照规矩,不管他怎么样,不管你摸上去他多差你按照规矩。
你一试他没劲,没劲你也不能去推他,没劲你也得找这个劲。你看前后它对上了,然后你一上步,搞出一个差来,然后它再这么样,就是推的时候它前后对拉,对拉呢就是这个合它能继续的合,就是一是前面你合住了,交手的地方合住了,第二是你从身上有找出一套来,两个地方合住,再一转身的时候是三个地方合住,它合多了,对方不习惯这种动作。
我们一定得记住到最后是打什么,打的是你这套动作对方不习惯,他不知道怎么办,并且他一下适应不了,他只能适应一套,就是你这个手合住之后他能给你摆脱了,但是你合住两三套之后他就摆脱不了,他不知道怎么办了。不是你的劲大速度快和人硬拼,把他给拼倒了,我们不练这样的东西。
初学者这个没有问题,你怎么练都行,但是慢慢 ,慢慢的你得按照太极的要求,上这个太极的轨道,不能永远停留在练劲,练速度,和人拼命的这个轨道上。所以呢这个要求,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一定得从这个第二步下手。就是不能所有的自动的和我们的这个自然反应去做,得按照我们太极拳的规律去一步步的去练出来。都听懂了吧,有没有什么问题?
朱东升:师父你讲讲反圈这三个动作怎么做?陈老师:得伸开,不拉开的话你就没法来传递身上各位部位的动作,明白了吧。就是刚才说这个圈,你看披身锤这个动作,它在这儿,从它在这个地方,你看肘,看肩,看胯,这三个地方拉开。你们呢,现在有这个倾向,你有这个倾向是不是没拉开啊,你就是做了这个了。它不动,拉开,拉开,里面越来越拉,这拉的没得拉了,再转它又长了,再不行了,再含胸拔背,你看它又长了,是不是我手没动过。
这个时候定住不动了,它再做这个动作,做到最后这边开始拉了,这边就不要了,不要了,伸,伸到这儿,这就定死了吧,又开始拉,又开始拉,又开始拉,看,整个里面做这个动作,初学的时候,不够了怎么办,蹬一蹬脚也算是拉。所以你看整个这个动作里面是不是没有这个东西啊,就是咱们的那个橡皮筋你在拉的时候不允许有段时间松了,所以这有这样才能练出掤劲来,你一交手它才不一样。
那老想这么样的动作它是没用的。听懂了,就是全身拉长延伸这个东西,你别说关节。就是拉开,问什么呢,它肉也得拉开,皮也得拉开,筋也得拉开,唯一不动的地方,骨头的地方不能拉开,骨头一拉开就断了,明白吧。骨头缝,关节要拉开,所有的组织都得拉开,这个皮下还有一层膜,肌肉和皮之间有层膜,那层膜也要拉开,所有的都拉开,你的力它就出来了,要不拉开就是晃悠。
前重!打前重,不要前重。
前重是,“一处往前,后面跟着往前了”。
如何不前重,“让身体各部分之间不要相互牵扯”。让力从伸、拉中得到。拉伸得到的力是不前重的力。
以披身捶讲“拉”。拉!肘和膝对拉,胯分、脚蹬。不拉开就是晃悠!9分钟陈老师演示披身捶。
关键词:披身捶;对拉;前重
前重!打前重,不要前重。
前重是,“一处往前,后面跟着往前了”。
如何不前重,“让身体各部分之间不要相互牵扯”。让力从伸、拉中得到。拉伸得到的力是不前重的力。
以披身捶讲“拉”。拉!肘和膝对拉,胯分、脚蹬。不拉开就是晃悠!9分钟陈老师演示披身捶。
学习!
第一部分是手肘关系,关节不能有角。
第二部分是以披身捶为例,讲拉长、拉开,绷住劲做转换(不能放松)。
视频已补课
学习
因时间关系,今天上午的视频导读课就到这里,大家通过学习视频有新的体会或问题,继续写在在评论栏里。谢谢大家!
全身拉长延伸就是肉得拉开,皮也得拉开、劲也的拉开、关节也要拉开。处了骨头不拉,别的都拉开、只要都拉开了你的力就出来了,要不拉开身体就是在晃悠。
拉的时候要像橡皮筋那样,一点都不能松、这样才能练出太极拳的掤劲。
看视频08:39陈老师用庇身锤来给大家演示身体拉开,身体定住不动,肘间胯同时转、身体不能晃、一定按规矩去做,肘间胯转,转不动的时候,含胸拔背,又把它加长了。腰档要转换,最后蹬脚也是拉。
伸开,不拉开的话就没法来传递身上各部位的动作。
我们再来学习第三部分,从08:24一直到结束。这段讲全身拉长延伸,每个动作都在转、螺旋缠丝无处不在。
一定要按照太极拳的规律,一步步练出来。
我们练拳都要按照太极的要求,上太极的轨道。不能永远停留在练劲,练速度、和人拼命的轨道上。
学习中
先交手的地方合住了,从身上再找出地方合住、再转身的时候三个地方合住。让对方不习惯这个动作,让不知道怎么办。让对方和你一搭手的时候就感觉,就感觉很别扭,用不上劲。
在和对方推手的时候,不能老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定要按规矩去做。对方没劲,也不要去推对方。前后对上,然后手不动,身体上步、推的时候身体前后要对拉,对拉身体还能继续合。
看视频05:47陈老师给大家演示,手不能推,只要推了,就是把自己合好的地方又搞没了。手合住不动,丹田往下沉、再和后脚合上。这时候,手不动、只去上步就行了。
学习一遍
上边合住不要动,落实了、动底下、动后边。要往前合住了,把身体分一半,再往身体的后边合,再合到脚上去。
吃上就是能抱住,和对方合住,不顶,不用劲。和对方搭手的时候,手定住不动、动下边。手上一定不能去乱推,这样就是身体在晃,是没有劲的。
下边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从04:00-08:24这一段。讲手合住不动,动下边、身体定住不动,只伸手。用间接力,杠杆力、按照太极的要求,上太极的轨道。
太极拳就是一种平衡拳术。我们一定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身体一定要保持中正。只要身体失去了重心,就会被别人借上劲。
看视频02:17手要走螺旋伸开,腋窝要开、身体不能往前。身体重心往后,往下、和后脚连上。手和后脚是对开的。
陈老师在视频01:57讲,只要看出毛病,改的时候很费劲,三年之内改不过来。所以我们从开始练拳,就要按陈中华老师要求的按规矩练拳,不能心急。功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来的。我们从基本功就要规矩,刚开始身体定住了,按要求做了。我们在今后的练拳路上就会少走弯路。
身体中正,肩不能起、只要肩起了,力就堵住出不去了。让对方感觉你肩上的劲很大,憋着、出不去。肩定住不动,只做收肘,出手就可以。
在学习
在学习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04:00,这一段。这一段讲了收肘的关系,身体平衡的重要性。
今天的这个视频我们分三部分来学习:
师父在视频中讲到:
1 肩膀上不能有尖,肩上的尖要下去要练没有。
2 上面和下面合,落实合到脚上。
3 推的时候要前后对拉,要合住三个点以上。
4 视频的第九分钟师父讲到了披身捶要拉开,转,含胸拔背拉长,初学者不够可以登脚。
总结的很好。
在学习
在学习
大家好!今天上午9:30庞朝立教练和大家学习这个视频,在线的请到评论栏里打个招呼,我们一起学习。
陈老师!讲的很到位!非常清楚!能让人明白怎么回事!不愧是世界级大师
陈老师用力学,杠杆的原理去讲解太极拳,大家易懂、易学。
已学习
已学习
1.拉开,皮和肌肉之间有一层膜也要拉开
2.要前后对拉,这样才能继续合住。
3.前面和对方合住,后面合到自己后脚,一转身又合住,最后对方不习惯。不是比对方力大速度快。初学怎么样都可以,多少慢慢的要按太极规矩来。
4.手合住对方以后,不能动,动另外一个对方,对方就站不住了。如果推对方好像把对方推晃动了,其实是合的地方又跑了,没有用。
5.
总结的不错。我们推手就是让对方感觉很别扭。
拉开就不晃悠,就可以“不动”,才能通,通了就过去了,不会憋劲儿在当地了。
不在当地了,前面和后面就联系起来了。
学习陈老师做的披身捶的肘肩胯
是的。
视频已购买观看学习
学习了
前面合住,后面不能往前,只能往后,往脚下走
是的。
大家好,2020年3月25上午9:30庞朝立教练与大家一起学习这个视频,这个视频当中陈中华老师讲收肘关节,上边合住不动,动下边、用杠杆力。皮筋拉开就没有松,要练出掤劲,全身拉长延伸,就是要按太极的要求、上太极的轨道。
请大家提前购买观看,并在评论底下进行评论 提问。
这里不教拳,只是导读这个视频,不购买视频观看,是没法理解讲课内容的。
视频通过购买才能观看全部的内容。
大部分同学看见的是视频的花絮和文字,是学不到里面的内容的。
可以单独购买视频(只要购买就可以永久观看),也可以办理视频套餐。
不会购买的请联系赵青云 电话与电话同号:18686108820
往前与对方合住,往后跟后脚合,然后打出个时间差来!
所有皮筋膜肉都要拉开加长。
通过练习要改掉正常人的反应,对手来攻时身体不能有前倾的迎合动作,要保持上身不动,利用上肢合住对方(我51,对方49)。然后在合住的地方保持不动的,即让对手没有感觉,利用脚下移动形成杠杆力,撬动对手。
时刻保持对拉力,全身各个部位都要练出拉力。
看完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老师以前教拳开过的一个玩笑,也是是实用拳法的规矩,就是肩膀被狗吃了,如此看来肩膀的重要性,只要把肩膀练的没有了,没有角了,身上的力才能传到手上,不知评论的对否,还请老师,师兄指正。
身体的各个部位要拉开,不能乱晃,要分出阴阳动静。与人交手时要学会合住,不能顶和让,合住以后逐渐找下一个点。(能理解但是做不到)
陈中华老师通过由表及里的讲解、示范,形象生动的阐述了收肘关系及杠杆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学原理!同时我逐渐清晰、明白了肘是往里走,手是往外走的!要遵循这个基本规律,并通过基本功、套路、推手等的实践教学与演示,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实用拳法“实”的理解!通过反复刻苦练习,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今后,我们谨遵规矩练拳,努力学习!
看了陈老师的教学,感触很深。其实,太极万变不离其宗,’宗”不能模棱两可,经得起检验才是”宗”。太极不是快餐,悟性高的人可能会快点理解到,但是”掌握”永远是在千锤百炼后。陈老师的伟大之处除去功夫外,他引领了中国武术推广的阳光模式,让旧时代的传授模式真正走出瓶颈,破除门第意识,破除墙内意识,将真拳理,真劲路和盘托出,这是大青山弟子的荣幸,向陈老师致敬!!!
不加不减按规矩练习
观读陈中华老师”收肘关系及杠杆力”视频学习心境
一、学习视频内容基本综述:
1、”肩尖”,肩尖若有,力则堵死,劲出不来。
2、”吃上”,若六封四闭往后拉,一直拉到前手的劲能吃上。
3、”合住不动”,一碰合着不动,落实了,动底下,动后面,把身体分一半再往自己的后面合,再合到脚上去。前面合着不动,后面合着脚,这一下对方没有了。
4、”三合住”,按照规矩练出身上的”三合住“,一是前面你合住了,交手的地方你合住了。第二是从身上又找出一套来,两个地方合住。再一转身的时候是三个地方合住。
5、太极轨道,上太极轨道,不能永远停留在练劲、练速度,而是按照太极的规律一步步练出这种杠杠力、太极力,练出
“棚劲”,如橡皮筋,你在拉的时候不允许有段地方时间松了,所以只有这样才能练出掤劲来。
6、”拉开”,全身拉长延伸,全身拉开,肉也得拉开,皮也得拉开,筋也得拉开,骨头缝、关节、皮下膜都得拉开,拉开了阴阳分开了,杠杆、太极力才出来了,也就不晃悠了。
二、所利用和示范的基本功有:正、反圈,庇身锤,六封四闭。
三、难点有三:
1、用三年把肩尖练没了。
2、按照太极规律、规矩练习杠杠力、简接力、太极力,练出三合住。
3、上太极轨道,全身拉开。
观此视频学习习练目标方向:
通过不断反复观看学习此视频,对照自身习练状况,找出不足与差距,纠正习练的准确度,以基本功为根本,力争三年时间:肩尖练无。吃上合住。全身拉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正确而规矩的太极轨道上来。
(所述不全面,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
2017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五日)晨读并记之
肩上不能有尖,要把那尖练没了,先看视频,再配合陈旭教练的课才会明白一点。
肩上不能有“尖儿”突出来。对肩不动又加深了 认识。和对方合住的地方一定不能再去推,要动别的地方,间接力。全身一定要拉开,伸长。前后对拉平衡。不拉开就是晃悠。
看完视频,主要记住了我们要练出不一样的东西。跟对方交手,不是要比速度,比力量,而是让对方不习惯,如果一个地方不习惯对方可以跑,如果有三个这种地方,那对方就不会动了。要练成这样,全身都要拉开。
陈老师这个视频讲座的思路很清晰:
一 不能起肩,肩上肩后不能有“尖”,有了“尖”力就堵住了。
二怎样消“尖”?前面手不动(吃上),均衡动后面,向后面拉,一直拉(合)到自己的后脚。
三怎样吃上(合上)?以上汽车为例,上了车不能再下来,前面合住,再合后面,一直往上合,能合两三套,这样你才上了太极轨道。才是按太极的规律去练拳和推手。否则就是拼力气。
四进一步强调要把全身的关节、肌肉、筋、膜拉开,只有拉开了,力才能出来。
尖:有尖的地方,力阻住了。得练没它。合住:多数上半身合住,下半身接到脚上。然后做别的动作。拉开:身上所有组织,除了骨头,都得拉开,皮,肌肉,膜,筋,拉开后劲就出来了。披身捶:都是拉开的动作。
陈老师此视频以正圈、庇身锤六封四闭为例,以学员为示范,以”吃上”与“向钱”为正反事例,详细而生动地讲叙了:
1、肩不能有尖,有尖把劲堵上了,劲特别大,因憋着了。
2、这个尖就是出不来了,劲不能只是往前,劲往后拉、拉开。
3、出手是伸开的,一定平衡,往后拉,拉到前手,一定吃上。
4、一交手吃住,吃住就是不动,合在一起不动了,动的是另外一个地方。
5、要走上太极的轨道,不能永远停留在练劲上,所有的动作都要按太极拳的规律一步步练出来,伸开、拉开。
6:如橡皮筋只要拉开就没有松,这样才能练出掤劲来。
7:全身拉长延伸,就是拉开,骨头缝、关节、肉拉开、肌拉开、皮拉开、膜拉开,拉开了,力出来了,不拉来就是晃悠。
总上所述:我们要想练出杠杆为、简接力、必须按照规矩,遵循规律,把肩尖练无,把肩、胯拉开、伸开,基本功的正反圈、六封r四闭、庇身锤,都是练习拉开、伸开的基本动作,把抻拉力、杠杆力、简接力、太极力练出来。在推手中以吃上、合上,以太极力中的三种力对一种力,不在对方的强与弱,推手推的是对手的不习惯。
上边合住之后就不要动了,不要用手把别人推开,手只是合住,捆住,动下面,练套路时就该按照这个要求去练。
看完后受益匪浅,在以后的练习中要有意识的加入老师讲解的规矩。
看了陈老师的讲解,对“合住不动”好像有点理解了,坐在车里不动很形象,今后练拳提醒自己注意。
通过视频可以看出,平时练拳一定要规矩来练的重要性,视频中讲解正圈出手时怎么分出阴阳来,胯往上填肩往下压(也就是平时讲的肩与胯合)形成一根立轴,这根立轴不能动,以这根立轴为分界线,开始出手时分出阴阳来,前手往前上方45℃方向伸出,立轴后面的身体部分则向相反方向伸出。以此动作为例平时行拳走架都要找出不动的点过轴。只有练出动静分开,在和对方交手时,和对方接触的地方是不能动的,才能合住对方,在用身体其它地方的力(间接力)打对方。从屁身拳可以看出,还要注意平时练拳时在定住身体某个部位时,身体其它部位除了骨头,都要伸开,身体像吹气球一样由内往外膨胀。这有这样练拳才能练出棚劲来。
视频虽短,内容信息量却很大,陈老师细心讲解了手肘沉肩、对拉、合住劲、吃上劲、间接力!
并讲到只要看出毛病,要改相当难,三年之内改不过来!一定要按照规矩,不管他怎样都要按照规矩练!谨记心中,按规矩练习实用拳法!
去掉尖,出手做动作时前后分出阴阳,吃住劲,合住力,与对方合住,与自己的脚合住。陈老师这个视频讲的太好了,需要反复观看领会并加以练习!
正反圈出手时都要定住腰背向后脚拉,腋窝分开向前拉吗?肩的尖如何去掉呢?谢谢教练!
通过视频,学习了将身上的角尖头教练每了,肩膀松开,尖就每了,并将手臂外伸拉长,腰背往后转,这样前手跟后脚跟就对拉,有了一根线,和对方交手时,交手的地方不用力,只是合住,吃住来力,对的来十分力,我有九份力吃住,然后动后一半将力接到后脚,动底下,动后面。这样不双重,向前和向后的力平等。保持身体的重心平衡。
大师就是大师!打铁需自身硬!一身硬功夫配合打铁的技巧,高,明!
通过看了视频,肩膀要松开,不要有尖,并且手臂要延伸拉长,腰背向后,一个向后,一个向前的力,对拉,形成前手和后脚跟一条线,合住力,合住的地方不动,吃住他,动后一半,力到脚跟,动底下,动后面,向前和向后的力相等,这样不至影响身体的重心平衡。
通过这个视频,学习到了怎样压住肩,如何分成两部分合住。上部分与对方合住,下部分与后脚合住,然后动第三个部位。用庇身捶得动作演示了拉开的细节,知道了什么样才是真正的拉开。让练拳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个视频中,老师讲解时间不是很长,但信息量很大,将实用拳法的压住肩,定住不要晃,合住,对拉劲以及间接力等一一作了演示,收获很大。
通过看这个视频,知道不要起肩,出手不出肘,身体要练出对拉劲,定住身体,不能晃。和对方搭手时,要合住对方,把对方的力通过肘腰,传到脚底。通过习练实用拳法,慢慢的进入轨道,在推手中不能用蛮力,用间接力。
陈老师讲这个视频我就在老师身边,当时什么都听不懂,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个视频有重新有了新的认识,怎么样合住对方,如何定住不动以及把身体的筋、皮、骨关节拉开,总之分开阴阳按规矩练拳。
陈老师在这个视频给我们演示了肩部不出尖,做动作时是拉开,身体不能晃动
反复看,反复体验!每看一遍都有很大的收获!
看完陈老师讲课的视频受益匪浅,就俩字练吧!练到身体像皮筋一样。
学习了,要反复看
看了老师这个视频,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首先练动作时,以前也有起肩的毛病,老师的讲的如何不起肩,手是向前去的,身子是向后拉开的,身体是不能晃动的。陈老师通过庇身捶这个动作示范,让我看到了如何把身体拉开,如何定住不动。练习时身体不能晃动。每天看视频就像老师在身边教课一样。
陈老师详细的教我们怎样怎样才能压住肩,不出现尖,只有做好第一步,然后进入下一步顶好了,手伸开,开腋窝是往前开的,后开,直接顶到后脚,这样就有对拉劲。老师有列举生活中实例,告诫大家怎样合住前边的部位不动吃上劲,动另外一个动作,把身体分一半再往自己的后面合,再合到脚上去。生动详细的讲解,更加清楚了收肘的关系。
师父讲了做所有的动作都要按规矩拉开,关节拉开了跟人推手的时候才能合住,才能挂上档,才能学用间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