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昨天下午与万总、朱教练再上青山,聆听教诲,受益颇多。老师的武功深不可测,知识面之广、思维之敏捷,令我等追都追不上。仰慕心多少恭维话也无法表达,相必老师听得太多,也有点烦。
言归正转,还是完成昨晚的学习笔记吧! 今天是3月27日,周一,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忙,但遵循最近所悟——“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中还有很多其它的精彩”,忙过一上午,下午又忙完一件要事,就匆匆忙忙离开单位,按事先约好接万总、朱教练上山,万总生意之收获汇报老师并希望老师指点,我则是想借老师在大青山不多的宝贵时间(巡游世界开班办学、传道授业——精神、自我实现的追求)里多挤点时间聆听教诲。
饭后到三楼大厅,看到几位同学跟着一个教练(惭愧、我上山太少,认识的同行太少)打拳,就跟着打了一遍81路全套,又打了二遍13式,老师在看过大家的第二遍13式后说,“再打”,不过这次“慢一点”,只有“慢”——老师方便纠正各位的不规范动作,臂如每一定式中,“收肘”的方向、伸手时“手臂”保持的弧度,(不可伸直用力到极限成直线),要留有余地才可放长伸展那微弧的一段,老师给每位学员纠正动作、讲解要领之细,真让我钦佩!
不过这个“慢”也太考验大家的腿上功夫了,连一向认为还算可以的朱先进教练,都小声说,身上出汗了,何况我这功力太浅的后来者(尤其大理石地面的滑,对每一个定式“不动”的认证)。 单说一式“起式到金刚捣锥”吧,起式站位(为下述方向准确,设定为面南),左、右脚位置、方向、相对距离,双臂自然下垂等。
教练们讲得太多,这里不再赘述。左脚下用力蹬地,左手靠压肩从下向上向前慢慢挤出,右手也是右脚蹬地挤出向前只是不用太向上,且两手到位后(手心朝向斜下45度)、肘下沉内合,尽量往中线靠,两手定位后保持“不动”,这个“不动”尤其两手在空中位置、指尖所指方向一定保持不动,然后左右手慢慢旋转至“左手心斜向上45度”“右手心斜下还是45度”(同样是转手:左手转得多、右手转得少)、身体再右转至不能转动时再“不动”,慢慢开右脚至与原站位右前45度方向“停”,右脚向下压蹬地,左脚顺右腿下压之力拉左腿提步并跟至右脚左后侧一点(并虚步前脚尖点地),再次定位“不动”,然后右支撑腿下压带动整个身体下降,左脚从点地向左前方擦地铲出,(前脚尖内扣、后脚跟贴地靠内力挤出)到最大,再“不动”,刚才只顾讲腿脚下肢动作,其实上肢(左、右手)一直保持“不动”,外人所看到的所有位置的变化都是因为“动”的部分“下肢”的“一动”带过来的,这或许是古人说的“一动无有不动”之奥秘吧。
而这让我慢慢体会老师常说的,“动”、“不动”,该“动”的部位一定要“动”,不该“动”的部位定要“不动”的真谛吧。再之后,左移重心至左右膝呈定式平开之马步,当然此时面朝向西南,要记住中(重)心51、49之平衡位比例,到位后定住下盘“不动”,左手微转内收右手向外伸(平衡对拉),定住“不动”,向左慢转身开左脚至与原站位垂直左侧方向(东),下“不动”,左手旋转由下向上至身体左前上方(手转至再斜下45度)、右手划弧收向左前方(两手位置:右手前上手心斜向上45度,左手在下在后手IE斜下45度虚按在右肘内侧部位),左脚蹬地拉动右腿向前,两手向中线合,左腿支持,右脚提上虚步点地,定住“不动”,左脚蹬地下压、上肢“不动”,到位后,右手掌变拳,左手掌形不变但旋转至右手心斜下至掌心向上放在心口前,右拳借左脚下蹬力落下砸在左掌心上。
至此,“金刚捣锥”一式终于拆解完毕,体会到老师说的“规矩”之重要,“细节”之重要,理解孙中华老师所写《规矩》认识之独道,也体会到老师说“多练少说”、“仔细看”、“勤琢磨”之重要,还有老师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身感受”的重要性(以后有机会我会多试手的);包括这个“眼见为实”也要注意,老师说“变魔术”,看到了,“真实吗?”。
老师说,西方人讲科学,其实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追求、探索真理的精神,“细节决定成败”,举证的艰辛与坚持,有人说,牛顿太幸运了,一个苹果砸他头上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可是没有前期大量思索、试验积累,这个“幸运”的苹果砸在生活在同时期的我们头上,谁敢说,我们也会变成另一个大科学家“牛顿”?所以,千言万语一句话,听老师的,“慎言践行”、方法对后“苦练”、“多练”,练到极致,练到“一剑封喉”、练到“曾不失手”。
对初学者来说,不要贪多贪快,基本功,“十三式”,足够了,古有“一招致敌”,“一招鲜”(卖油翁铜钱漏油、老者捕蝉如“探囊取物”之“易如反掌”——无它方法“唯熟而已”),程咬金就会“三板斧”,三斧过后打不过就跑,“黔驴技穷”时还要有“自知之明”,所以有“程咬金本领不太大但是福将,从未失手”。贪多无用,招招都会,一招也不精,怎么克敌致胜?做人、做生意都一样,把自己专注的做到极致,别人想学、模仿都不得其精髓,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有错要“反求诸己”、“三省吾身”,谦虚才能进步。一看就会,细节不深究,那算会吗?所悟之处,定是错误太多,望老师“不吝指教”。 感谢老师的教诲,“相见恨晚”,好在“觉醒时间还不算太晚”,“朝闻道,夕死足以”,学生已隐约看清道路和前进方向,下一步当仔细研学、细心品味、勤于实践、奋起直追,争取能够早日练到可以拜到门下的水平,早日成为“入门弟子”我当倍感荣幸。再谢!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