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大青山,好几位练混元拳的朋友专程从外地赶来打拳让愚下给拨拨架子。我们在王廷的小会议室,逐个看,逐个提建议,到最后一两位的时候,陈中华大师也来了。等都进行完了,愚下请陈中华大师给说说。陈中华大师两句话就把大伙连愚下我都给镇住了:“你们发劲都是肌肉力,应该是骨力。练的时候,发的是骨力,使肌肉收,洪先生说这叫‘不流水(指把劲力收住)’。”
那么,骨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愚下以为,所谓骨力,就是发自脚下的劲力,全由骨骼传到手(或者肘、肩等)而把劲力传入对方身体的部位。
流传至今的拳论只说“力发于足”,最后“形于手指”,中间只说力“行”于某部位,没说是怎么“行”的。但是,力是怎么“行”的,也就是怎么传导的,其中学问大了。传导的介质(就是起传导作用的东西)不同,劲力的性质也不同,对方能够轻易感觉得出来。另外,任何传导介质都会产生损耗,传导介质不同也会造成传导的损耗大小不同,损耗大了,使到对方身上的力就小,损耗小,使到对方身上的力就大。
各位都知道鞭子劲。有一回愚下在同门的聚会上说鞭子劲不是太极劲,虽然没人说话反对,但看得出来有的人存着疑。鞭子劲是甩着打,发得好的可以节节加速,让鞭梢达到很高的速度。愚下打过排球、羽毛球,扣杀的时候都是鞭子劲。但是分析起来,鞭子劲有两个弱点,一是鞭梢的分量(力学上叫质量)往往不大,打击的力度有限,为了弥补这个弱点,这路兵器有的把末梢制造得很锋利(比如九节鞭和绳镖),有的故意加重末梢的分量(如流星锤);二就是甩着打传力都不好。拿九节鞭来说,两节之间靠铁环连着,是活的,使的时候只能保证节节不脱开,却没法把劲力靠接触紧密传导过去,这个弱点就不好弥补了。
显然,咱们使骨力不能像使鞭子,甩着打。那应该怎么使呢?要像使金刚杵一样,顶着打。要不,怎么有位老外形容洪先生的劲像“一根粗大的铁棍,上面还涂着油”哪!
劲力的传导距离很长,不是一根骨头就能传到位的,这就要求相邻的每两根骨头在关节处的结合要实(尽管骨头之间有软骨垫着),也就是结合面要合理,把九节鞭改成金刚杵。
说说不难,做起来可不易。您想,要让足骨、胫骨、股骨、骨盆、骶骨、腰椎、胸椎、锁骨、肱骨、尺骨、挠骨、腕骨、掌骨、指骨等要组成一个尽量符合发力线的结构,同时各相邻骨头(在各相应关节 )都结合得紧密结实,能容易吗!不过,这才叫节节贯穿。
这里头,肌肉的作用主要是发力那一下,还有把身体结构调整好并且保持结构住,再有当然就是使全身有关的关节之间贴合结实,当然还有把传力的末端放在对方身体适当的部位以及自身别的部位的必要的技术动作。
最后,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使骨力的。骨力讲究沾衣发力,这倒不是实用拳法的骨力法一家独有的。沾衣发力之时,脚一蹬地,瞬间拧胯,节节贯穿,手只往前走一点儿。陈中华大师从提到骨力之前几年至今,就常说“只走一厘米”,想来指的就是这事。
使骨力的时候,身体的发力结构得正确,节节贯穿和结构正确这两条得同时满足,这是使骨力效果理想的前提。如果在同伴身上试骨力,千万不要用大力。这不是言过其实,人体内部的抗击打能力有高低,试骨力的时候一旦高估了,就会受内伤,陈中华大师就老拿自己的“失手”为例,让大伙当心。
仅供各位同好参酌,有兴趣的同好可以一试。
更多帖子
- 合住 (强烈推荐)
- 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 (强烈推荐)
- 挂档与空挡 (强烈推荐)
- 实用拳法的“点”及其它 (强烈推荐)
今天看了孙老师写得这篇文章,对骨力和结构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原来是收住肌肉,肌肉不用力,让身体的各个骨头关节结合在一起,节节贯穿,有了整劲,当身体做出这种骨力的时候,对方推你的时候应该感觉不到用力的,而是觉得推到脚上了,要想有这种整劲,必须两个人多练习多体验,没有这种力出不来太极劲,谈别的都是空谈了。
孙中华这篇文章里提到了“骨力”和“鞭子力”两种。在实用拳法力,骨力属于“结构力”、“静态力”类,鞭子力属于“动态力”类。*注意,这两个不是力学上的分类。是实用拳法里的术语。
让足骨、胫骨、股骨、骨盆、骶骨、腰椎、胸椎、锁骨、肱骨、尺骨、挠骨、腕骨、掌骨、指骨等要组成一个尽量符合发力线的结构,同时各相邻骨头(在各相应关节 )都结合得紧密结实,能容易吗!不过,这才叫节节贯穿。
节节贯串的定义!
孙中华老师在这里说“愚下在同门的聚会上说鞭子劲不是太极劲”。 这是在精研太极理论的背景下说的,孙老师并没有说不是太极劲的就绝对不能用。
实际上,练太极的人使用的基本上都不是太极劲。只不过是要逐渐往太极劲上靠拢。在会使太极劲之前,过去的东西不可能全部摒弃。
这是从实用的角度说的。
骨力是寸劲的前提
对准
孙师伯讲的就是透彻
孙老师的文章每每都能把事物分析的很到位,讲解的很清楚,让读者能从中受益很多!
要言不烦,醍醐灌顶!
好文,认真拜读 ,在今后习练实用拳法中认真,仔细体验。
孙中华老师讲骨力,为我们厘清了骨力与鞭子力和其他力的不同,为练出骨力指出了达到的要求和目标,读来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了,骨力,练出骨力,节节贯穿的骨力,练出一根粗大的铁棍,上面涂着油。
坚信、坚持、坚守。
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孙中华老师讲解骨力,非常细致认真透彻,可是我是一个初学者,骨力劲我还感受不到,只有按陈老师教的规规矩矩的练拳,慢慢体会,谢谢孙老师。
孙老师对骨力的分析透彻入骨,过去曾看到不少有关太极发力的文章,总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力从足发,节节贯穿到手指,骨力一说就很有说服力啦!联想到陈老师有关骨关节齿轮咬合以及把身体练成棍子的论述,对发力中的寸劲的形成,就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感谢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