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老师一路、二路表演 发表于 2017年7月5日 由 陈中华官网通讯员 陈中华2009年加拿大维多利亚讲座时的一路表演 陈中华2014意大利炮捶表演 陈中华2013年9月美国新汉慕州表演慢一路 陈中华新加坡炮锤2013
“陈中华2013年9月美国新汉慕州表演慢一路” 两个胯,后胯是塌的,前胯是填的。塌和填都“做出来”清晰明显。随着套路行进,在同一个胯上它作为前胯、后胯是转换的,转化的过程是保持塌和填的。没有一个中间状态。 当我能模仿这个的时候,我能看到我们以往打拳,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有一个中间状态,它既不是塌、也不是填,是丢掉了结构的、松懈的,老师的转换是填和塌无缝衔接的,没有中间状态,是“一直拉着、撑着、拔着”! 登录以回复
塌、和填,一开始学、练的时候,表现为“高低”,填了就高、塌了就低。 它实际和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我觉得它是“方向”。填是在前面向上的、塌是在后面向下的。向上不是在上,向下不是在下。它可能没上也没下(看起来没有上下的运动轨迹),仍然有填或者塌。 登录以回复
看陈老师的一二路表演,悟出了要加强练习套路的重要性。陈老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练几天几夜就能一步登天也。 当我们学习了很多基本功之后,打套路和推手都很难体现出来,质量就大打折扣。原因是;大部分基本功是固定的动作,移动很少。一旦移动变化就把基本功练的东西都丢了。 因此没有练套路或少练套路,在打套路和实践推手中就不能得心应手。 实际上你练的所有基本功都必须在套路中体现出来,才能在推手中得心应手。 一步一个脚印,从量变到质变,才能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功力!不断积累经验。 登录以回复
老师的一路拳,每招每式的动作,像摆照片一样非常清晰,像拉皮筋一样的伸缩。每招每式的里面和外面走的都是整劲、像一堵墙,有攻有防。每招每式的收肘和腰裆胯的像蛇一样的灵敏转换。每招每式的出手,又像鞭稍一样迅猛速决。 登录以回复
老师这个一路真的要多看,它里面有个节奏,跟其他任何人不一样,推手也有个节奏,准备准备准备,对上了就那么一下。看一两遍真看不出来,看多了,画面就真不是流线的了,真变慢了,一帧一帧的,节奏就明显了。 登录以回复
再看陈中华老师2013年9月美国新汉慕州打的慢一路,可以看到两胯的“转”,转了就悄悄的转换了。 像陈老师这样,定住不动的转,是我自己日常练功的方向。 练功最怕没有目标、盲目的练。 有目标,当下如何不重要,坚持朝着目标走最重要。 登录以回复
练拳如垒墙:①先把砖头石头垒起,粗糙就粗糙,垒起来就行。②等砖石稳当了,糊一遍墙皮,把砖石的缝隙填上,大致平整即可。③等一遍干透,再附着二层更精细的墙面,修平整。以后可以慢慢琢磨精修,细心装潢④⑤…。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照着精致的墙面去做,砖石是垒不住的,墙是盖不起来的。所以教练老师说“没有对错”,确实如此。在相应的阶段,做相应的练习,做的不够(偷懒)或者超出自身水平强求,都是不可取的。 看陈老师打拳,如同明灯在前。眼看灯塔,脚踏实地,坚定向前。自身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天生的身体资质有限,能前进到哪,不需问,坚定练习就是。 登录以回复
功夫出功夫。 每一次看陈中华的视频都觉得柔中带刚。全身运用得当。灵活与极致挥洒自如。 单就看陈中华老师的每一次都觉得一生与太极结缘。 太极改变了我太多太多。感谢带入我太极之门的初炎强教练。感谢陈中华老师给予我的信心和执着的勇气! 博兴陈中华太极馆 实用拳法学生 张召臻 登录以回复
抽空就看,尽量多看。
如蓄势待发的弓箭,一触即发。强烈的节奏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时而波光粼粼,宁静祥和,时而波涛汹涌,惊涛拍岸。是艺术,是精品,是盛宴,是享受!
“陈中华2013年9月美国新汉慕州表演慢一路”
两个胯,后胯是塌的,前胯是填的。塌和填都“做出来”清晰明显。随着套路行进,在同一个胯上它作为前胯、后胯是转换的,转化的过程是保持塌和填的。没有一个中间状态。
当我能模仿这个的时候,我能看到我们以往打拳,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有一个中间状态,它既不是塌、也不是填,是丢掉了结构的、松懈的,老师的转换是填和塌无缝衔接的,没有中间状态,是“一直拉着、撑着、拔着”!
塌、和填,一开始学、练的时候,表现为“高低”,填了就高、塌了就低。
它实际和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我觉得它是“方向”。填是在前面向上的、塌是在后面向下的。向上不是在上,向下不是在下。它可能没上也没下(看起来没有上下的运动轨迹),仍然有填或者塌。
看陈老师打拳、行云流水。功力深厚。每个动作由内到外、身体的协调配合很完美。
叹为观止!
今天再看陈老师打拳,发力象绳镖,身体行拳时转,一碰就把人打飞了。
看陈老师的一二路表演,悟出了要加强练习套路的重要性。陈老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练几天几夜就能一步登天也。
当我们学习了很多基本功之后,打套路和推手都很难体现出来,质量就大打折扣。原因是;大部分基本功是固定的动作,移动很少。一旦移动变化就把基本功练的东西都丢了。
因此没有练套路或少练套路,在打套路和实践推手中就不能得心应手。
实际上你练的所有基本功都必须在套路中体现出来,才能在推手中得心应手。
一步一个脚印,从量变到质变,才能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功力!不断积累经验。
老师的一路拳,每招每式的动作,像摆照片一样非常清晰,像拉皮筋一样的伸缩。每招每式的里面和外面走的都是整劲、像一堵墙,有攻有防。每招每式的收肘和腰裆胯的像蛇一样的灵敏转换。每招每式的出手,又像鞭稍一样迅猛速决。
老师的拳感觉劲非常整,像一个无法攻破的铁球,出拳攻击的时候又如此迅猛。既能攻也能防。
看看陈老师的视频再跟自己的套路比较,就像砖头垒墙,自己的晃是砖头之间没有水泥固定。
陈老师的动作都特别“准”,没有多余动作,都是直接到位,所有动作都像拉着皮筋,劲都往里,不在外面,揪着的感觉。
老师这个一路真的要多看,它里面有个节奏,跟其他任何人不一样,推手也有个节奏,准备准备准备,对上了就那么一下。看一两遍真看不出来,看多了,画面就真不是流线的了,真变慢了,一帧一帧的,节奏就明显了。
同感
陈老师打拳周身都是劲!
坚持每天看老师的视频。
看师父练拳行云流水,劲力通透,实难望其项背
再看陈中华老师2013年9月美国新汉慕州打的慢一路,可以看到两胯的“转”,转了就悄悄的转换了。
像陈老师这样,定住不动的转,是我自己日常练功的方向。
练功最怕没有目标、盲目的练。
有目标,当下如何不重要,坚持朝着目标走最重要。
学习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陈师太极化青山,造诣精深何处及!
陈老师的二路看的我浑身是劲,练拳的动力更足了。我也要练成这个样子
只想说,打的太帅了!
感觉:1,脖子和头几乎订死不动.
2,在发力还是一个式中,膻中和命门几乎不动.
3.发力时时以左肩左胯或右肩右胯为轴.
4,太难了,自己都做不到.
练拳如垒墙:①先把砖头石头垒起,粗糙就粗糙,垒起来就行。②等砖石稳当了,糊一遍墙皮,把砖石的缝隙填上,大致平整即可。③等一遍干透,再附着二层更精细的墙面,修平整。以后可以慢慢琢磨精修,细心装潢④⑤…。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照着精致的墙面去做,砖石是垒不住的,墙是盖不起来的。所以教练老师说“没有对错”,确实如此。在相应的阶段,做相应的练习,做的不够(偷懒)或者超出自身水平强求,都是不可取的。
看陈老师打拳,如同明灯在前。眼看灯塔,脚踏实地,坚定向前。自身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天生的身体资质有限,能前进到哪,不需问,坚定练习就是。
每次看陈老师的视频都是一种享受,对自己练拳 的提高和模仿陈老师练拳起了很大的帮助。
这拳柔中带刚 拳风朴实 动作到位 劲路运行线路清晰舒展大方,堪称太极拳是真正的艺术品。
看了三年的陈老师的打拳视频,今天终于有所悟!感谢老师。
悟出了什么,给大家说说看!
功夫出功夫。
每一次看陈中华的视频都觉得柔中带刚。全身运用得当。灵活与极致挥洒自如。
单就看陈中华老师的每一次都觉得一生与太极结缘。
太极改变了我太多太多。感谢带入我太极之门的初炎强教练。感谢陈中华老师给予我的信心和执着的勇气!
博兴陈中华太极馆 实用拳法学生 张召臻
每次看老师的视频,都会有新的体悟,虽然只能看到一点点的东西,但也是受益匪浅。
每次看老师的视频都有不同感悟!老师的太极堪称艺术
真正的艺术品。
钢劲威猛,舒展大方,一看就是好功夫,陈中华老师的视频,我一直在看,看他的视频自己感觉都长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