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转关,经常听到老师讲,但是学习还没有到一定的阶段,却是无法真正的理解转关的真实意义的。印象最深刻的,是3-14日上午孙元峰问:“这个转关,是不是就是肩往下沉然后转到肘上?”
陈老师:“其实转关,它可以转到任一一个地方,可以是肘上,也可以是胯上,可以是膝上脚上…”

sdr
肩肘胯动,接触的地方不动,是13日下午陈老师在人民公园所讲的一个要领。当时听了,但是理解不透彻,所以笔记下来。
也是在14日的上午,当老师再次以初收的要领让我们配合做一组动作时,才深有体会。整个动作【收肘 – 提胯 – 手往后翻】竟然能将比我体重高大许多的同学一下子翻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学习实用拳法,有这样的感觉是让人欣喜不已的,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是非常受鼓舞的。

bty
推手的时候,我们普遍的初学者都会把劲用在上面-手臂和肩上,其实这样反而使自己的劲出不去,和对方顶在一起。
陈中华老师教我们:推手的时候,上面故意假装推不动他,就给那么店力,然后下面(我自己理解为脚或者步或者腿)进去,此其一,或者遇到对方力大或者身体大者,下面偷偷的绕到对方后面去,此处要注意,上面接触的地方,就是那么点里,绝对不能使劲,肩不能起来。占位占好之后,锁住对方一动不动,填胯-转腰。
- 一拉一推肘顶起来,封住对方劲路。
在陈中华老师的视频里面,看到过学生使劲推陈老师,看到老师用手一掐,就能封住对方的劲路,让他的劲出不来。
倪剑再次向老师请教了这个问题。
陈中华老师再次示范了这个动作:倪剑用双手推陈老师,老师用手掐住倪剑小臂(感觉上陈老师的手是钳住倪剑小臂的),老师说:“你看,这样一拉一推肘一顶”,只见倪剑的双手被老师轻巧巧妙的定在了空中,动弹不得。
我自己体会的时候,感觉手推出去的地方停留在了那个点,出不去收不回。
第二天2018-3-14
- 关于步的大小,我之前的步太大。调整过之后,往下压,才能脚趾抓地。(测量了一下,十拳的距离)
- 小六封四闭,前手手指头往前伸(其他全身都不动),后肘,只用肘往后拉(其它全身一动不动),拉出膨胀感。第二步,只转腰,转腰的时候其他全部都不动,必须是真不动。这两个步骤不是一个整体,但是却又要在同时出现,出来的劲就非常的大。
要点,前手指和后肘需在一条线上,转腰的时候,这条线不能跑。使用转腰让前手和后肘的这条线加长。
老师说这个动作反复体会,就这一个动作,练会了之后推手会有很大的帮助。
- 上面忘掉,下面胯过去,用自己的胯去够对方的胯。推的手钳住对方,肩往下沉,就会把对方搓起来。
- 收肘提胯往后翻
- 胸以直线往下落,落的同时把手伸出去。只是伸出去。不要推,更不要往上推。
- 电钻的原理,轻轻的放在哪,转没有用的,只有给它压力的时候,它才会钻进去。
- 反圈出手,和对方的劲一直是九十度,只有两个放下,向下和45°向前。
中间,因为动作有错误,老师再反复强调:“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我们平时做的动作就是,做了动作,目的也跟着跑了。”
初学者由于基本功练得不够,所以对自己身体的调节和控制非常难以掌控,所以在做动作时,要求不动的地方总是会跟着身体跑,劲也就跟着跑了,老师的反复强调,一定要时时刻刻的闹记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上海-朱彦来13661595937@139.com
2018-3-14
更多帖子
- “太极理论1”视频购买 (强烈推荐)
- 高泉植2012.10.24日 (强烈推荐)
- 高泉植改拳照片幻灯片 (强烈推荐)
- 2012.11.4日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