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法

缠法”这个词是陈氏十六代陈鑫(字品三)在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是提出来的。他说:“太极拳,缠法也。”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肯定了缠法在陈 式太极拳套路中的重要地位。他又具说明:“其法有进缠、退缠、左缠、右缠、上缠、下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根据我会,应当说顺、 逆二法是它的自转基本变化;而且自转的顺、逆,也都自然有进退、左右、上下、里外的区别。至于大小则属于公转的范畴。但根据什么来定顺、逆,陈鑫却未说 明,也没把手部公转的正 、反旋和双手运转中的配合方式说明,更没有谈到手部的缠法规律,不免使学者茫然莫知要领。
今就我从陈师所传,并参考陈鑫著作在、身、步、手方缠法,加以介绍。
沈家桢、顾留馨所著《陈式太极拳》将缠法的顺,逆定为基本缠丝,其它五对为方位缠丝,这比陈鑫将六对缠法并列,较为明确,是进步的。但沈说:“顺着时针旋 转方向为顺,反之为逆。”我认为这还不能说明手足缠法顺逆。因为手足是左右各二,右手顺时针旋转为顺,左手的顺时针旋转反为逆了。所以我把他这个说法仅 用于躯干的旋转,即身向左转为顺,右转为逆。
腿部缠法顺逆,则应以身旋转的方向而变。凡身向左转,则左顺而右逆;右转则右顺而左逆。顺缠应膝向上提,逆缠应膝向下垂。但只许一提一垂,没有双顺,双逆的变化,而且绝对不许向左右摇摆。
手部自转比较易于区别顺逆。凡大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到向上,则为顺缠;小指向外翻转将掌心转到向下,则为逆缠。
手与臀部配合着向左右、前后、上下旋转, 则为公转。公转的方向有左、右、前、后、上、下的区别。左右及上下公转中的自转,只有一顺、一逆。即:凡右(左) 手向右(左)转,逆缠上开而顺缠下收的为正旋。开时逆缠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从心口前下颏旁斜向右(左)上转,转到手高齐为度,这是上半圈。接着松肩、 肘、塌腕、手指上扬,将肘收到肋旁,肘贴肋部,只用小臂带转经脐上转到心口前为度。陈鑫说:一只手只管半个身躯(在技击方,手同岗哨,以防卫躯干为 主)。但他原说:“以鼻为中界。”我恐学者误会为“必须将手收到鼻前”,所以改正为心口前。王宗岳《太极拳论》所说“无过不及”,当然应该有个界限作为过 与不及的标准。陈式手法与躯干的配合便是:高不过,低不过脐,中不过心口(要求掌心斜对心口)。过则劲丢,不及则劲顶。一般说来从心口到旋转约以 90°为限。以上是正旋的规律,如云手的左右手或拦擦衣的右手运
公转左右反旋的手是:顺缠从左或右外上斜角向里收转,而手指的方向仍向左或右外上斜角,肘应收到乳房下。然后变逆缠,先将肘转贴肋部,再以手领肘经心口与齐,再转到高与齐为度,如一路十字手等。此为公转的反旋。
手部上下反旋的式子最少,只有金鸡独立是两手同走反旋而一上一下,从心口前变逆缠分开的。上手先走顺缠经过心口上转,即变为逆缠,经口、鼻前转到头顶百会 ,如托物状向上托起。下行也从心口前向下变为逆缠,经过前向外下按。它的自转缠法只是顺逆两转,但要注意上正、下斜的方向。
前后公转手的配合都是走反旋,但后手从顺缠经过心口前变逆缠,经前 斜向外后转出,转到90°(从心口前计算)即变顺缠肘收转到肋旁,然后从腕变逆缠, 经耳下向胸前转出,台掩手肱捶,自转缠法共变四次。高探马则当肘以顺缠收到肋旁,手向耳旁上转时,又略变逆缠,经耳下时复变顺缠外转,缠法共变五次。二路 伏虎则共变六次。所以应当注意在不同式子中,手部缠法在运行到什么部位时变什么方向,一也不许错。《太极拳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有道理 的,也是学拳时应当注意的。
手的前后旋转搂膝拗步倒卷肱还有个规律是前手正,后手斜。或说为前窄后宽。它是指的两手配合方向,同样应当注意。
至于法是否也有顺逆的区别呢?当然有的。是传达意志,指挥全身因敌变化的官,又是负责观察敌情和地形以便进攻退守的官。陈鑫曾说:“练拳时,无人 若有人;交手时,有人如无人。”孙子兵法也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练拳时,“无人若有人”是指观对方肢静而适当应用各种着法应 敌,是知彼的 方法。知彼的方法首先是看对方站立的步法,从而推断对方将用何种方向、方法进攻。这都是由观察所得,加以合理的判断,才能机灵活地进行防守与反攻。 所以陈式每个式子都有一定的主要方向。主要方向是当未步前,以出步的方向为主。出步方向定后则以手的最后攻击目标为准。因此的方向和身法步法一致者为 顺;的方向与身部旋转和手法变化过程中的方向相反者为逆。

更多帖子

统计: 1071 总浏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