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拳法和养生

习练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下称“实用拳法”)要求带力,练完常常大汗淋漓,于是就有一种说法,说是外边练的太极拳,只是用于养生,而实用拳法着重的是太极拳的技击功能,

洪均生

言外似乎是说技击与养生是相悖的,或者至少暗示实用拳法的养生功能不如其它流派的太极拳。更有一种说法,认为作为养生的太极拳与技击的太极拳练法是完全不同的。根据此一理论,用于养生的太极拳在习练时应极尽松柔之能事,不可用半分力气,不然徒耗气血,于养生全无益处。只有身强健者,才可练习用于技击的太极拳。

众所周知,实用拳法的创始人洪均生正是因为弱多病而开始习练太极拳的。洪公自幼弱,1929年冬,忽染冬瘟,卧床三月。1930年病愈后向刘慕三先生学吴式太极拳。数月后拜陈发科公为师,学习陈式太极拳,自此身日渐强壮。当年和洪公一起学拳的杨德厚先生(杨先生今年95岁,仍健在)在其回忆中说,“洪均生开始学拳时身不太好,去他家一进门就闻到屋的中药味,到处都是药罐子,他后来练太极拳把病治好了。”洪公一生境遇不佳,生活艰难,但最终享年89岁。

陈中华和杨德厚2012年北京

那么,除技击的作用外,实用拳法到底有没有健身养生的功效?年老弱者能否习练?如果习练,可否用力呢?我认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陈发科拳照

其实,就是陈发科公,年幼时也是弱多病,腹中生有痞块,每犯病,疼得床打滚。14岁始认真练拳,每日少则60趟,多则100趟。如此三年有余,腹内痞块都消了,身也发育强壮了。可见,弱之人绝对可以练习太极拳。

陈发科初到北京时,最早的学生里有京剧名武生杨小楼。杨当时已年过60,学拳前,每周唱两次

戏,不敢卖力气,还累得全身酸疼,一周也歇不过来。练拳半年后,精神大长,多年不演的《冀卅城》、《金钱豹》等戏又敢演出了,且一天能演双出,可见上了年纪的人也可以从这个拳上得益。

实用拳法的第二代传人亦多高寿,已仙逝的几位多享寿80以上,如洪公的大弟子何淑淦天生弱、一生坷,因受政治问题连,曾多年身陷囹圄,但因坚持练拳,享年81岁。许贵成享年82岁,詹定国享年88岁等等。

何树淦与陈中华

何树淦与陈中华

除已谢世的大师外,还有多位实用拳法的高龄二代弟子仍在授拳带徙。

吾师陈中华先生,亦是自小多病,年幼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皮肤病、先天性心脏移位、关节炎等,后来习武练拳,才慢慢好了。如今陈老师已过知天命之年,常年在全球各地奔走教学,事务繁忙,每日仅睡四、五个小时,依然毫无倦意,全赖太极之功也。

陈中华实用拳法有此上佳之养生功效,与其运特点有关。洪公说过,“太极拳的特点是缠法,合于生理学者在此,合于力学者也在此”。合于力学者,技击也,此处不论。合于生理学者,即言其养生健身之功效也。所谓缠法,就其运方式而言,可以归纳为拧转和拔。拧转是像拧毛巾一样将筒状物的两端向相反的方向转拔则是将其向两端牵拉。拧转和拔是同时发生的,并由此形成螺旋的缠丝劲。拧转和抻拔发生在全身的所有部位,直到手指脚趾。经络不通的因此而通畅,机体中积存的废物和毒素因此而被排出。正是这些独特的运动方式,对全身的各个系统都产生良性刺激,使实用拳法具有了极好的养生功效。下面分别讲一下对各个系统的作用。

 

一、神经系统

太极拳讲究用意,习练时必全神贯注,这就使得交感神经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练拳后人多感到精神振奋,心情愉悦。故练拳之人少有患忧郁症的。白天交感神经适当兴奋,夜晚就容易抑制,故练拳也有治疗失眠的功效。

 

二、循环系统

习练实用拳法运量大,对心脏要求较高。若带力练习,很容易达到有氧运动要求的心律,持之以恒,能较好地改善心脏功能。

 

三、呼吸系统

有些太极拳要求习练时配合呼吸,呼吸要徐缓深长,实用拳法却无此要求。虽然实用拳法对呼吸没有任何要求,只要自己觉着自然即可,但是实用拳法的运动量决定了习练时呼吸必然较深,可有效增加肺活量。

 

四、消化系统

习练实用拳法时躯干部分的拧转和拔能对五脏六腑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增加新陈代谢,促进肠胃蠕动和胆汁分泌,起到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以上各项,非实用拳法所独有,而是所有的太极拳共有的,但由于实用拳法运动量较大,效果也较明显。

 

五、骨骼系统

练拳走架时,全身的肌肉不断地拧转和抻拔,必然牵动骨骼,促使在后天不良习惯下畸变的骨骼结构(如间盘突出、颈椎病变)逐渐恢复到其自然状态。此外,已有的研究证实习练太极拳可以有效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这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不经常运动的老人普遍患有骨质疏松症,而且平衡功能较差。一旦摔倒,极易骨折。由于老年人气血衰弱,骨折后恢复缓慢,很多时候无法完全恢复。骨折若发生在上肢,伤者会在

许贵成

许贵成

很长时间内感到生活不便。骨折若发生在下肢,后果更为严重。伤者长期卧床,能和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很容易感染其它疾病,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增加老年人的骨密度有重大意义。对于骨质疏松的老人,西医通常的处置只是开一些补骨补钙的药物。但这些药物若不能被吸收,则对骨质疏松的老人并无任何帮助。而运动(特别是承重的运动),才是促进钙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的最佳良方。曾经在网上见到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练的八十岁老人和不从事锻练的五十岁人士的骨密度照片比较,前者的骨密度大大高于后者的骨密度。而且,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练的人神经反射系统发达,平衡功能极佳,不易跌倒,这也大大降低了因跌倒而发生骨折的概率。当然,调整结构性骨胳病变和增加骨密度的功能也是所有太极拳共有的,但由于实用拳法的运动量和承重都较大,螺旋缠丝的幅度也大于其它流派,故其效果就格外明显。

 

詹定国与陈中华

詹定国与陈中华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实用拳法对膝盖的良好作用。经常锻练的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膝盖,练太极拳的更是如此。由于很多练习太极拳的人伤了膝盖,以至社会上有“太极膝”、“太极拳是膝盖杀手”的说法。打太极拳膝盖出问题的,以杨式最多,练传统陈式的也有。但是练实用拳法出问题的少见。陈老师教过的学生上千,还没有膝盖受伤的。许多同学带着练其它太极拳练出来的膝伤转学实用拳法,学了实用拳法之后,膝盖旧患均有改善甚至完全痊愈。这是因为实用拳法的动作,完全符合运动生理学的要求,故此不会伤到膝盖。

 

打太极拳伤到膝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跪膝(即前弓步时膝盖超出脚尖),这在杨式拳和吴式拳中比较多见。二是膝盖横向运动,国家标准套路中较多撇脚的动作,容易引起膝盖横向运动。

024实用拳法非常重视随遇平衡,走架多用半马步,重心几乎永远保持在两足之间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的地方,不会全然偏于一边,弓步时膝盖向前也不超过脚踝,虚步及个别过渡动作中可能略过脚踝,但绝对不会超过脚尖,这样就减少了单膝承重的情况。而且,实用拳法支撑腿的膝盖总是向着脚尖的方向,膝盖定住不动,这样就避免了膝盖的横向运动。如果姿势正确,膝盖几乎不受力,因此不会受伤。治疗膝盖伤患的一个功法叫“小半蹲”,可以强化膝关节韧带、营养膝关节及修复关节损伤。其作法是双脚平行站立,微微下蹲,保持不动。同时要虚领顶劲,裆劲下沉,和实用拳法中“如坐凳上”的要求非常相似。这也说明为什么实用拳法不但不伤膝盖,甚至膝盖的伤患还有治疗作用。

 

六、运动系统

缠丝运动方式对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有极好的锻练作用。通过不断的拧转和抻拔,已经变得僵硬和纤维化的肌肉和韧带会逐渐恢复其原有的弹性。对处于腹、腰、背的核心肌肉群及位于大腿的股四头肌,效果更为明显。核心肌肉群起着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作用,西方健身界对其极为重视,整个普拉提训练法就是围绕着核心肌肉群的锻炼而建立的。与其它太极拳腰部的平转不同,实用拳法中心定住不动、两胯开合转换、肩向胯合的动作特,形成斜向的扭力,使核心肌肉群和大腿肌肉群得到极大的锻练,并促进机的新陈代谢,有极佳的消脂作用。习练实用拳法的大师中,除极个别情况外,没有型肥胖者,而在其它流派的太极拳中,腰围粗大者并不少见。

 

那么,实用拳法用于技击和用于养生练法是否有所不同?是否以养生为主要目的时用力应该小一些,而以技击为主要目标时用力应该大一些?就我所知,陈发科公和洪公练拳并无技击养生的分别。或者应该说,技击是练拳的本来目标,健身只是它的副产品罢了。实用拳法过人的健身养生功效除了来自于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外,也来自于其运动量。据洪公讲,陈发科公当年在北京,每居一室,不久则室内所铺砖地必有数行破碎。由此可见陈发科公发劲震脚的威力。陈公曾言,旧时练拳,凡前进,必小腿肚贴地而行,足见架子之低和功力之深。陈发科公曾要求洪公亦依此练习。陈老师亦多次提及,他在和洪公学拳时,有一些外地人想向洪公学拳,但看到洪公众多60多岁弟子练的低架子,就打了退堂鼓,可见实用拳法用力之巨。

 

对于到底应该怎样用力,我打算另外撰文探讨,此处仅就用力的程度提出一己主见,以供参考。我认为,用力应以通身汗出、精神爽利、身疲倦为标准。所谓精神爽利,是说练完拳后,精神应该是振奋和愉悦的。若练完拳后感到精神萎靡,即是气血消耗太过了,必须减少运动量。身疲倦是指练习后身略有倦意,肌肉有发软、不太想动,但应以经过一夜休息这种倦意即会消失为度,若第二天仍觉得乏懒动,就是过了,应适当减量。我认为这样的用力程度可以给身充分和必要的良性刺激,使身状况日渐改善。但是在通身汗出后,一定要沐浴更衣,以防着凉。

 

最后,说说本人学拳的经验,供拳友(特别是中老年拳友)参考。

 

我于2009年10月开始学练实用拳法,当时已经56岁。因长年伏案工作(每日十三、四个小时),颈椎和腰椎都有病变,常年接受物理治疗而不愈,肩背疼痛不断,后心胸椎(特别是两个肩胛骨最接近处的连线)常常痛到欲以榔头痛击之。两肘既有网球肘,又有高尔夫球肘,虽然我根本不打球,双肩则先后患上肩周炎,脉博平静时约每分钟80跳,略动则过百,膝盖在尼泊尔登山时受过伤,亦患有退行性病变,下楼梯时常疼痛且有无力感,由于经常饮酒而患有脂肪肝。

 

自习练实用拳法(特别是自2012年10月之后加大运动量)以来,健康状况有了极大改善。肩背和胸椎的疼痛几乎完全消失;网球肘、高尔夫球肘不治而愈;肩周炎未留下任何后遗症;脉搏安静时稳定在60跳左右;腰间脂肪消失了,露出了肋骨;虽未练习胸肌而胸部自然挺起,上身初现三角形(原为长方形),全身挺拔修长;走路轻快有力,膝盖不再有刺痛和无力感,虽膝盖两侧副韧带仍时有酸痛,但应该与肌肉酸痛一样,是力量增长过程中的副产品,并非伤患。而且,今年体检时,发现脂肪肝也消失了。

 

此处岔开一笔,谈谈疼痛。实用拳法是易筋洗髓的功法,切实行之,有脱胎换骨之效,但其过程是艰难的,不可能一踘而就,代价之一就是一定会有身体疼痛的情况发生,除非你是全无损伤的童子身。疼痛通常是因为不通,所谓“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但练功而发生的疼痛,多为酸痛,若是尖锐的刺痛,就要小心是否受伤了。疼痛的部位多在劲路不通的地方,肩、胯、膝、踝都是容易发生的部位,通常会依次疼过,而且并非一次就算,而是反复发生,直到劲力完全通达为止。

 

絮絮叨叨讲了一堆自己的情况,非为吹嘘,实则中老年人进行大运动量锻练,常有疑虑,恐有损伤。本人一己之经验虽无统计上的意义,仍有参考价值。若有拳友因之而获得少分信心,则我撰写此文之本意即未全然落空也。

CIMG079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zNjM4MzE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zNjQzMDk2.html

 

更多帖子

统计: 11751 总浏览,

实用拳法和养生》上有 5 条评论

  1. 实用拳法我是初学者,今年8月份的学习班,通通过学习林老师的文章,给我解除了很多疑惑,不再对打拳时出汗、打完拳喘粗气产生误解,更坚定了练拳的信心,再就是提水作林老师给我做了详细的文字讲解,一并表示感谢,更期待下篇怎样用力的文章早日出炉

  2. 陕西卢昌宁 08:29:00
    林师兄这篇文章我读后有两会:一是其亲身经历说明了实用拳法的健身效果好;二是文中谈到了许多实用拳法的练习方法,如练习实用拳法须带一定的力,须有拧转和拔,顺有一定的强度(运量)以及如何对待练功中的疼痛等。
    这些对象我这种因种种原因限制,不能够经常亲听老师教导的学生来说很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希望林师兄在方便的时候能多写些练功方法等方的文章,来传播陈老师的思想,也供我们学习。

  3. 关于练习实用拳法的养生功效,我深有会,由于长期在空调房工作,加上不喜欢运,所以质非常差,感冒,肠胃病频繁光顾,中药西药都吃了不少,效果甚微。练这个拳一年之后,几乎没有感冒过,连鼻炎都自愈了,饭量增加了很多,弱的人练习好处太多 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