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康复医生—实用拳法用疗效和事实说话
摘要: 太极拳能治糖尿病?何兴华教练接触练习实用拳法后身体的切身体会向大家播报,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糖尿病这款慢性疾病的共鸣。
博兴县精武体育会现任助理教练为何兴华。上面就何兴华教练接触练习实用拳法后身体的切身体会向大家播报,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糖尿病这款慢性疾病的共鸣。
太极拳能治糖尿病?
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现代疾病中的一大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据估计,Ⅱ型糖尿病病人在全世界有两亿五千万人。在我国,它已超越高血压人群、成为第一大高发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带来的危害。然而,目前尚缺乏能彻底根治的特效药,人们只能自已控制饮食及用药配合的方式进行维持,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改善糖尿病病症的方法?这是医学专家们所面对的共同难题。
很多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以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吃什么药”。事实上,体育锻炼和饮食疗法才是糖尿病治疗的两大基石。缺了这两样,使用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成功控制住病情。
目前糖尿病虽然还不能根治,但只要患者医治方法得当,合理用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生活的调理就可以控制,而运动治疗可以说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太极拳为例,通过太极拳运动来改善糖尿病病症,已经有非常多的学术研究。
2007年3月,美国《糖尿病治疗》杂志发表了研究文章,指出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并对Ⅱ型糖尿病人的血糖起到控制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中国太极拳因为其动作的舒缓性,可以改善病人的心脏和肺功能,且能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改善作用。
台湾高雄长庚医院研究发现,练太极拳不仅对一般人有益健康,对糖尿病患也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长庚技术学院副教授叶淑惠表示,高雄长庚医院新陈代谢科、复健科与护理部针对糖尿病患开办太极拳班,邀请太极拳老师每周指导运动。为证实太极拳对健康的益处,他们选取37名平均年龄55岁的一般人进行研究,在太极拳运动前后各做一次抽血检查,结果发现,白血球中的调节T细胞从133微升增加到170微升(约28%),显示糖尿病患在练太极拳后,抗排斥、抗发炎的能力增加。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完成12周的太极拳练习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标准浓度水平显著降低,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人体免疫功能增强。
中 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坚持练太极拳的糖尿病患者比那些不练习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而且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也较低。练习太极拳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能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对于肥胖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何为糖尿病
病例病症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2.不典型症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3.急性并发症的表现:在应激等情况下病情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尿加重,头晕、嗜睡、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昏迷等。
4.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
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时间;是否检查过眼底或眼底荧光造影;是否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
②糖尿病性肾病:有无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③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
④反复的感染:例如反复的皮肤感染,如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发展迅速的肺结核。女性外阴瘙痒。
那么,太极拳运动为何能够改善糖尿病,纳入糖尿病的治疗处方呢?让我们简单分析下:
1.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强度适中、刚柔相济,通过肌肉有规律的舒张收缩,可加速完成吸收转运葡萄糖的功能。
2. 同时,太极拳强调意识与动作、呼吸的高度配合,受试者在习练时身心高度放松,以腹式逆呼吸配合舒缓、张驰的圆弧动作,能够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3. 太极拳不仅调形,更调息、调心,即拳理中的“心静用意”。行拳过程中,精神高度集中,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性得到加强,提高了大脑皮质与各功能区的联系。而高血压与糖尿病同属大脑皮质内脏性疾病,中枢神经平衡性的改善使血压降低,同时也影响到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使血糖趋于正常。
实用拳法爱好者程医生现身说法
程志强医生:耳鼻喉专家,80年代代表中国援建非洲医疗队,中英文结合工作诊疗。
实用拳法,医疗康复的医生。
实用拳法,医疗效果用事实说话
博兴县精武体育会
太极拳实用拳法健康热线:
15910066708 17854356330(张召臻会长)
更多帖子
- 儿童少年学练太极的好处及中国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强烈推荐)
- 一切都变了~小儿麻痹遇见实用拳法 (强烈推荐)
-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拳理与中医推拿理论的同源性 (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