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陈师得功夫——与柴子峰同学商榷
周末在看到柴子峰同学写的我想练出点功夫,柴同学练拳的视频经常发在网上,很用功的学者。上周写了一个得功夫的文章还没有写完 ,有感而发,正好续写了。
两年了,通过这两个周末参加讲座,才理解陈老师经常说的分阴阳是什么意思。
陈旭教练拿一根棍示范拧毛巾动作(提水,六封四闭也一样),第一动,只动肘,肘从棍上绕过去,第二动只动肩,肩从棍上绕过去,第三动只动胯,守住肩胯连线转胯。三个动作手都没有动,只是肘、肩、胯在动。把棍子拿开连起来做你是看不出来有三个动作。严格的按三个动作去做,你就会发现手是不动的,动的是肘、肩、胯。
看陈老师一路教学视频,倒卷肱动作,陈老师说肘、肩、胯转,老师的话背下来了,动作照着视频也模仿了,如果没有老师,教练手把手的掰,你的动作与正确的动作就差之千里。陈旭教练在泉州讲的,这个东西一定要有传承,只是辛勤的苦练是练不出来的,肘差一个角度他一辈子也练不出来(陈教练把同学的肘调了5度左右,然后用力压,同学就顶不住)。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照视频学也是一个初级的学习方法。
个人理解肘、肩、胯每次只动一个关节,就是分阴阳。一路的所有动作都要这样分解的练,那么外形看起来就会像机器人。就是这两次讲座让我悟通了机器人的练法。而我们之前练习太极拳动作都是太流畅了,如行云流水,就是流畅把一些细节的错误给掩盖了,所有动作都是手的动作,而没有关节的动作。
陈老师在《规矩》书中说我们练的是筋骨之力,力量都藏在关节里面。筋骨力不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大大衰退,肌肉力随着年龄增大衰退明显。而肘肩胯分开动,分阴阳应该是练关节力的第一步。筋骨力对抗肌肉力是太极拳的优势之一如果太极拳还停留在练肌肉力的阶段,那么太极拳是不可能对抗健身房练肌肉的和个头大的人。如果把筋骨力练出来,女人是可以对抗用肌肉力的男人。
今年四月在泉州,陈老师给我改拳。金刚捣锥,第八动右手右脚同时向正前方上。陈老师说你手不要动,把肘顺着我指的线走到正前。 这是我第一次领悟把肘的动作和手分开。
2018年2月19日第一次参加大青山讲座,到现在已经参加7次讲座,上四次私课。2018年一起我是很怵推手的,因为自己心中有底,一碰就倒。现在在当地武协的朋友都说我劲大了好多,胯也可以做到让他们推不动。2018年一起去大青山的黄旭同学,平常练的少,进步没我快。他也在我身上试过劲,感觉我劲大了。陈老师说的拳还在于练。
这次去浙江省平阳县,碰到福建的一个老乡,第一次参加实用拳法讲座。他是练陈式太极拳快10年了,他的师傅、师爷也是脉络清晰,而且网上都是名师。老乡自己说在当地能合住150斤体型人的力量。我开玩笑说,我130多斤,你让我体会一下你的合力。两人搭手以后,我右手搭其左大臂,他右手搭我左大臂。我用陈老师今年四月在泉州讲座中得技术,右手、右肩定住,右肘往胸前中线打(定住两头打中间),同时右手还有一个向前按其左大臂的力。两个合力过去,他已经踉跄了;接着填胯他已经站不住了。右脚还有一个扫其右前腿的动作,友好交流没有做。陈老师教的太极拳是经的起推手检验的。是陈老师教的功夫管用,不是我个人管用。
老乡对10年的心血还是有自信的,接着再试,基本上一个收肘上步他就站不住。就像机枪对大刀,有代差,不在一个维里面没有办法比。不是说他刀不好,他的刀也是千锤百炼的名刀,刀只能跟冷兵器对练。交流以后老乡对实用拳法的认识加深了。理解并认可我们的技术。
昨天到市里面朋友的太极馆玩。聊到套路会讲很多流派的不同点。聊到推手,也试试,还是陈老师教的功夫管用,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就推不动,为什么在他们发力之前就被我控制了而发不出力。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参加讲座教练的推手我也是一碰就倒。但是很明显,通过两年的学习,我自己感觉有进步。离功夫上身还差的远,但是已经向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柴子峰同学,早上5:30起来练拳,坚持30年。功夫上身会比你容颜的流逝来的更早一些。
更多帖子
- 大青山学拳记之三上大青山 (强烈推荐)
- 很累,但要坚持 (强烈推荐)
- 学拳不难 (强烈推荐)
- 功夫的“效益”与“成本” (强烈推荐)
该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陈中华老师崇拜、感谢的真情实感,陈中华老师的技术是科学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是当今太极拳拨云见日的指路明灯。我也经常看陈中华老师的文章、视频、也参加陈中华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文章写的细致入微,《规矩》经典之书也读悟了经典之上,信则其有,不信则其无,得功夫的,都是以陈师为师,信师之规,行师之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积跬步之功,得千里之行,积粒粒细沙,叠块块沙丘,厚千万阴阳之圈,得恒久筋骨之力。而不信者,则如擦肩过客,风吹无影,其实老师三十年如一日的实用拳法,已不再是拳,是宇宙大道,是天地智慧,故有了从健身到防身,再到修身与化身的祥宗境界,我信了,心诚之至已信四年有余,身同心受,自不必说,又说不得,筋骨之力从不说慌,规矩之至是因,动必如式是果,又合了因果不虚的佛宗智慧,而这一切皆来源于信的理念,知行合一的久久持恒……